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学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古诗教学中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情感是古诗的生命,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事实上在某种状态下,主体甚至感觉不到客体的美。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对审美对象的清晰表象,提高感知美的灵敏度,激发其情感,使之与作的情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培养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达成《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教学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等教学目标,我努力打造趣味课堂,让学生快乐学语文,轻松育习惯。 趣味识字——激发学生学习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儿童的古诗阅读目标是:“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然而。初入校门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由于学前没接触过古诗教学。或者教学不规范。读起古诗来往往生硬、平板。且以唱读为习惯。怎能“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呢?笔者也曾为此困惑过。后经几番摸索。觉得以下三招还比较管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6.
7.
8.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快乐写作,必须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和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一学段要培养孩子对写作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并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如何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快乐写作呢?教学实践中,我把写作与“说、看、玩、做、读”等密切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语文材料的精华,更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它以简短的文字中蕴含着无穷的意境,让人们产生无尽的遐想,回味无穷,从而使古诗经历了时间的淘沥,在文学形式繁多的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们内容深刻,意存高选,也包含有很多哲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都是脍炙人口、流传甚久的千古名篇,每首古诗皆蕴含着美的语音、美的韵律、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诗中各种美的因素,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张豆 《小作家选刊(小学)》2011,(8):227-227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因此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那么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孟浩然的《春晓》为例,谈谈在古诗教学中的心得。 相似文献
12.
张文静 《小作家选刊(小学)》2011,(5):109-109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认识常用的汉字1600—1800个;掌握汉字的基本笔茴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这一要求标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的质量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学生能否熟练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同时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的公开课上,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围绕教学重难点,很多教师习惯于借助多媒体,一张又一张地投影,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肢解成一个又一个的片段。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能与学生直接对话的课本。低年级有其鲜明的特点,孩子们手中的课本是一幅又一幅形象直观的画面,能帮助孩子们很好地理解课文,放飞想象。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才能提高低年级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一、《古诗两首》这样的课文,怎样的课时安排更合理蔡玉琴老师曾提到: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和写字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古诗教学中一定要匀出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尽管学生在初读、细读、品读诗文中,早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对生字的认识只是一种轮廓印象,要继续对字形做分析,才能让他们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印象。因此,教师要重视识字和写字的指导,教给学生有关汉字笔画、笔顺的基础知识和书写汉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将“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一、不做限制,自由表达。一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就自然会有阅读和表达的愿望。就写话而言,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规律,一开始要给他们充分的自 相似文献
17.
18.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只是它比画的蕴涵更丰富。古诗中丰富的形象和意蕴只有通过想像才能充分把握,离开了想像,无论多么优美的诗句也只是抽象的文字符号。新编小学语文教材,将原安排于中高年级学习的部分古诗前移到了低年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教学古诗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感受诗句丰富的形象内涵和情感内涵。现结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五首古诗,谈谈自己的粗浅之见。一、调动积累,大胆想像相关的画面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大多通过形象的描述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而这些形象又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 相似文献
19.
20.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言志、传情、精炼、含蓄、形象而富有魅力。但因学生阅历尚浅,古诗时空跨度太大。语言风格与现在完全不同,故学生很难领会古诗的意境与情感。而今,《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对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小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引导学生走进诗作的意境,激发情感的共鸣,体验诗人的情怀。一、了解背景。感悟诗情有人说:“诗不是锁在文句之内,而是进入历史空间里的一种交谈。”诚然.每位诗人都有他独特的生活背景及阅历,诗作便是其在特定环境下情感的喷发。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启迪联想.可助其透过特定的历史背景体验蕴涵诗里的境界和情思,与诗人“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教学龚自珍的《杂诗》时,先介绍清末王朝昏庸腐败、各国列强侵吞我国、百姓受苦受难、清官能人不被重用的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忧愤之情,继而说明:本诗是诗人面对无情现实.满怀悲愤辞官回家途中写下的。学生把握了诗人情愫,真切地感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的憎恶黑暗现实、渴求社会变革之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