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是以小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其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和社会性发展是该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对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一、注重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小学品德课程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著名的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提出:"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通过评价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品级性评价是一种评定学生道德品级的品德评价模式,它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学校品德评价的主导模式。德育课程改革以后,品级性评价已显示出与德育改革相脱节的种种迹象。显然,学校德育需要一种更加合理的评价模式——它不应是一种品级性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应为一种合格性评价。合格性评价致力于消除品级性评价的等级色彩,转向发展性、基础性、公平性等评价新理念。这有助于提升品德评价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小学品德课是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课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成长记录、描述性评语、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已成为品德教师的共识。然而,评价的结果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常常会出现"失真"的情况,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因此,在品德教学评价改革中,教师应有效地调控评价过程中各种心理活动,尽量克服干扰和影响评价活动政策进行的负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有的学校还在强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要求100%的合格率。其实,一个学生是否会成为人才,是否有成才的潜能,不能光看学习成绩的质量评价,更不是用一个"合格"能评定得了的。以数学为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蒙婉莹 《广西教育》2013,(13):6-6,10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历来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笔者就我市某城区大部分小学品德课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情况进行过调查,发现结果令人担忧:有93%的学校用卷面衡量学生的品德成绩;4%的学校有一些过程性的评价,如学生的作品;3%的学校有学生自评和互评。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评价的主  相似文献   

7.
一 随着教改不断深入,对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由此可见,"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其实是"手掌"的一体两面,二者要有机统一。教师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只是在于告诉他们道理,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课程。生活是品德教学的源头活水。我们的品德教学就是要用生活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用生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用生活来  相似文献   

10.
卢有林 《辽宁教育》2012,(13):78-79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如果过于强化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董继荣 《广西教育》2014,(41):22-22
正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学评价意义重大,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公允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品德培育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开展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时,应该客观、公平地表扬学生在日常表现、品德等方面的优点,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使用发展性评价和开放性评价。一、发展性评价教师进行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成长、变化,不要一成不变,不能总是用老眼光看待事物。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3.
1.问题     
《上海教育科研》2001,(Z1):89-96
现代教学手段负面作用的种种表现 1.疏于品德的教育.在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品德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品德成长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师生面授教学中教师品德以人格化、具体化的特点直接地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而由教师、教学机器、学生构成的"人--机"教学系统中,如果教师把预先设置的教学程序让教学机器来执行,形成"学生--教学机器"系统,那么,由于教学机器是物而不是人,是自然机体,而不是生命机体,缺少人所特有的品德,无法给学生树立品德榜样,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于品德涵义的理解与评价、品德行为的发生存在障碍,这与我们要求学生品德的自转完善是相背离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品德课程呼唤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在品德课教学中开展了"发展性教学研究"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用发展性眼光使用教材《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课程计划中的一门综合活动课程,与以往学科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这门课程理念新、综合性强,在呈现方式上采用模块化,突出问题式、探究式,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开辟了广阔的背景和空间。我们在使用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时,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着眼于教材的发展性和学生的生活性,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德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生活性。品德教学只有坚持教学目标个性化、教学内容本地化、教学方式体验化、教学评价生本化,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经验和真切感受,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需要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品行状况的即时性评价。恰当的即时性评价是促使学生品德得到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而评价不当则会扭曲学生的心灵,妨碍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探究即时性评价失当的原因,了解和掌握表扬与批评的正确方法,对于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正...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亲历,在亲历中体验,最后在体验中建构新的道德价值观.体验,顾名思义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是一种体验性课程,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品德教育只有让学生亲历过了,有了真切的体验,才会有感悟,教育才会触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体验应该是"情感的、生活的、内需的".  相似文献   

18.
叶飞 《中国德育》2012,(18):22-25
品德评价的量化模式往往把学生当成被评价的客体对象,通过测量、数据统计、问卷等方式对学生的品德操行进行数量化的评定,以此来划分学生的品德发展等级。这种评价模式是一种外在式的、缺乏主体性的品德评价模式,它没有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而是把学生纯粹当成了评价的客体对象。与此不同,人本化的品德评价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德育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帮助学生确立理想的自我,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真正将受教育者头脑中"内化"过来的品德意识"外化"为品德行为,形成社会认同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如果过于强化思想道德品质的灌输,而忽视人文内涵的教育,就会导致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具有的灵性与生机的流失。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抽掉人文精神,一切教学活动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人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在课堂,洋溢人文之美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才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