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探索了深圳龙岗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中职生健康人格中的具体实践,以为中职学校培养中职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艾里克森心理学重要组成部分,其主张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社会及团体价值的认同,是个体在人生不同阶段发展起来的,关键期是人的青春期。中职生处在同一性的危机期,通过研究中职生同一性危机的状况、成因,有助于为构建中职生健康人格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心态.本文主要针对中职生的心理素质特点,结合语文这门学科特征,对语文教师从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工作进行了浅析探讨.中职直接为市场的需求培养和输送各类实用的专门性人才,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学的学习,积极担任起培养学生优良人格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4.
中职生处在人格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时期,健全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职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章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健全人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就必须切实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课堂教育和德育教育来培养中职生的健康人格魅力。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关联分析为切入点,就中职语文教学在强化中职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必要性、优势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积极人格是由多种积极人格特质组成的个体内部相对稳定的系统,是个人积极的思想和心态,它强调个体采取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行为模式。积极人格有一部分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文章就大学生人格形成现状及原因进行探索,并提出在心理资本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语文审美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个体审美素质的培养实现人格的完善和心灵的和谐。中职语文对中职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潜移默化地美化着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给他们的心灵带来自由、和谐和高雅,注入敏感、灵气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中职生是即将走上社会的技术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健康的人格品质。本文从中职生的实际出发,就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健康人格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中职教育要适应职校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认真分析中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人文学科教学形态之一,其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完成人格塑造与培养就要挖掘传统的教育素材,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教育;深刻剖析人物形象,引导中职生感悟人生;创设审美情境,陶冶中职生的情操,以达到现代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人格健康关系其身心健康,决定着个体的顺利成长和成才,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目前大学生人格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积极寻找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对高校德育工作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心态影响人的行为,积极的心态有利于人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在困难面前,有积极心态的人,敢于挑战,不怕失败。积极心态是个体发展的积极内因。对于中职生来说,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心态,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快乐的成长,为将来走入社会做一个有用之人奠定基础。本文认为,中职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应该是教育和引导中职生从"了解心态,改变命运";"认识压力,自我调整"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秉承了它的一贯做法,主张人格心理学研究不仅要研究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人类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也即研究积极人格。该文对四种积极人格特质做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培养积极人格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视角出发,以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必要性为前提,主张根据个体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各种思路和手段,努力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全的性格品质,以塑造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5.
健康的自尊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是实现大学生积极人格的重要途径,对控制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和个体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格、归因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健康自尊的重要因素,通过培养乐观的人格、积极的归因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度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自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道德情感教育是人们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以情感的方式进行善恶评价,形成较稳定的道德情绪、情感和情操的过程,是直接与一定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相联系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影响人格,形成良好德性.长期以来,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只注重知识性德育,而忽视了情感性德育,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以至于学生中出现了许道德行为缺失的现象.中职生情感道德教育是中职生真正人性化、人格化的教育,有利于中职生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善和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中职生的情感体现着他们对当今社会现实的适应程度,良好的道德情感会促使中职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据调查了解,当前中职生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自私、虚伪、逆反、冲动、没有同情心、不懂感恩等现象.这些不良现象体现人的品德心理出现偏差,情感缺失.所以对中职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是当今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迫切需求.针对当前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情感现状,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当代中职生的道德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7.
对中职生来讲,在院校就读期间形成良好的公约品格,为其今后更好地获得就业机会奠定基石。对此,中职院校应该着重加强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实现素质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要注重关注中职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主体,对其进行人格的塑造。中职生经过全面且系统的训练之后,加强创新思维的养成,及良好品格的塑造。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修养,提升整体素质。本文针对中职生的公约形象展开分析,探索出有效途径加强中职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关爱玲 《教师》2011,(17):42-42
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康的人格。中职生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历史课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作为历史教育者,必须认识此重要性和优越性,在职业教育中我们要加大重视中职生健康职业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体验与评价,或者对自己看得多高或多好的评价,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高自尊与个体的积极心理和行为相关,低自尊与消极心理和行为相关.[1]坚韧人格(hardiness)被认为是集认知、行为、情感为一体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2],具有该特质的个体,经常能看到事物积极的方面,保持一种积极投入、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的认知情感状态,面对困难和挑战,表现出较强的预见性和控制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坚韧人格是一种积极的人格资源.而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既来自于环境的影响,也来自于初中生自身的人格特质等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初中生的人格特质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密切,培养积极、乐观、坚韧的人格特质,将有助于初中生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所谓“高素质”其核心就是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它既是“中职”教育水平的体现,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现在,我校的中职生已树立起“以能力为本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观,认识到具有创新人格是时代的要求,只是苦于自己是中职生,能力有限,缺乏自信;也不知怎么做,因此.我们针对如何培养中职生创新人格的问题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