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友”,几年前,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就与中华经典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初,读着晦涩难懂的《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我也曾苦恼过,当我懂得了“有  相似文献   

2.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丰富文化储备,提升思维水平,在感受中华语言魅力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培养孩子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智慧和优秀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具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们从小与古典诗词同行,与圣贤为友,享受快乐古典人生,  相似文献   

4.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丰富文化储备,提升思维水平,在感受中华语言魅力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培养孩子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智慧和优秀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具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5.
以"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主题的"古典诗文诵读教育"活动是南昌大学附属小学承接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下的市级子课题,本课题研究历时5年,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梅 《华章》2011,(33)
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走进校园,“书香校园”营运而生,凸显的效果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华文化对孩子发展、成长的影响力.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以经典为伴、与圣贤同行”,我们通过营造宣传性、教育性、浅显性与可操作性的环境,让幼儿经常沉浸在经典文化之中;通过抓住生活环节,建立了两个特定常规制度,让幼儿时刻与经典文化为伴;我们以活动导入,幼儿参与到形式多样、富有游戏趣味的经典诵读活动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喜爱经典、亲近经典.  相似文献   

7.
经典诗文沉积着中华民族的精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把"经典诗文诵读"列为校本课程开发之中,可以使广大师生在经典诵读中与圣贤为友,与思想为友,与经典同行,与时代同行,含英咀华,沐仁浴义,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底蕴,共同打造书香氤氲,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学校。  相似文献   

8.
张慧 《学周刊C版》2014,(4):150-150
学校要持续发展,是学校自身求生存、铸辉煌的必由之路。创新,乃是现代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文化”强心固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校本课程、特色课程,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同经典相伴,消除自己的乖戾与偏执,陶冶的是性情;与圣贤为友,化解自身的虚无和妄想,涵育的是智慧。经典是圣贤之书,圣贤是经典之人。经典与圣贤共同指引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引领我们抵达人性的真善关,从而塑造语文教育的灵魂与人格。  相似文献   

11.
学校要持续发展,是学校自身求生存、铸辉煌的必由之路。创新,乃是现代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文化"强心固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校本课程、特色课程,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润泽童年,积淀人生,我校构建了一体两翼的书香校园体系:“一体”指实施“课前延伸、课上感悟、课后拓展”,即“两头在外”的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两翼”指“读书环境”和“读书活动”。让全校师生及家长都能直面经典,与圣贤为友,与名人对话,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师生及家长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实现同步成长、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作为学校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通过"经典诵读"方式引领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让留守儿童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从而为终身健康发展作铺垫。  相似文献   

14.
张洁 《教书育人》2008,(3):55-56
现代社会的变革在给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游戏、电视、网络充斥着学生的眼球,“快餐文化”“浅阅读”成为制约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瓶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和圣贤为友,与阅读同行”呢?  相似文献   

15.
中华经典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积淀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精品.因而我们要努力创建“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的学校文化,让学生饱读经典文化,让他们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逐渐开启智慧,从而奠定他们拥有美好人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当今,国学已经成为教育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各个地方都在倡导国学经典教育。作为广东省会的广州,在教育上更是勇为人先,将"国学经典教育"这股热潮推及城市乃至农村的中小学,即使是在农村小学,你也能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国学经典教育的影子。所谓"国学经典教育",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作为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本文将以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变革在给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游戏、电视、网络充斥着学生的眼球,“快餐文化”“浅阅读”成为制约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瓶颈。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和圣贤为友,与阅读同行”,就要担当好推广者、搭建者、点燃者以及引导者等多种角色。  相似文献   

18.
西方人从小就读《圣经》,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从小就念《古兰经》,以色列人也从小念他们民族的经典。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也有那么多经典,却不让孩子从小去念呢?既然西方有这样一个教育理念,叫"与柏拉图同在,与亚里士多德同在,与真理同在",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与孔子同在,与老子同在,与真理同在,与圣贤为友"的理念呢?  相似文献   

19.
《小学青年教师》2012,(3):F0004-F0004
阅读,尤其是儿童阶段的经典阅读,可以影响孩子一生,可以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东风路小学实施阅读教育,提倡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润色。  相似文献   

20.
赵美莎 《广西教育》2008,(34):34-34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她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凭借着她的魅力而四海弘扬,浩然正气也靠她得以代代传承。有学者曾说:“儿童心灵洁净,读经典诗文效果比成年人更好。”诵读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中华圣贤同行,对他们的个性修养和人格发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