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史学界曾对林肯是否为废奴主义比较热烈的争论,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林肯是废奴主义;二、林肯开始不是废奴主义,只是反对奴隶制,后来才逐步转变为废奴主义;三、林肯完全不是废奴主义,甚至还反对废奴主义。笔认为,林肯不仅一开始就把废除奴隶制作为,而且坚定不移地以实现此目标为己任,有步骤地开展斗争,并最终领导美国人民彻底消灭了奴隶制。  相似文献   

2.
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林肯是美国伟大的总统,在诗人与政治家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的、相互经典化关系,成为美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本文通过对惠特曼《林肯总统纪念集》和相关回顾性散文的文本分析,对惠特曼和林肯的传记研究,揭示了相互经典化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阅读》2007,(3):44-45
1861年4月14日晚.华盛顿,美国总统林肯邀请格兰特将军及夫人去福特剧院观看歌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当林肯步行到陆军部的时候.突然有一阵不祥的预感袭来,他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是否有必要取消去剃院的计划,但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为安全起见.他亲自要求作战部长斯特顿派一个名叫埃克特的陆军上坟做自己的警卫.可斯特顿却告诉总统,埃克特当晚有任务,于是一个叫布莱思的军官担任了总统当晚的警卫.[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领导北方军民取得了内战的胜利,促使美国存在了两个多世纪的奴隶制度寿终正寝。林肯从最初的仅仅反对奴隶制、不干涉各州现存的奴隶制度到最终彻底废除奴隶制,其对待奴隶制的态度和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保守、温和向激进、革命的转变过程,这主要是当时的美国社会政治环境和阶级斗争的形势,以及国际形势和林肯个人的性格特点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领导北方军民取得了内战的胜利,促使美国存在了两个多世纪的奴隶制度寿终正寝。林肯从最初的仅仅反对奴隶制、不干涉各州现存的奴隶制度到最终彻底废除奴隶制,其对待奴隶制的态度和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保守、温和向激进、革命的转变过程,这主要是当时的美国社会政治环境和阶级斗争的形势,以及国际形势和林肯个人的性格特点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林肯之死给诗人惠特曼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并促使诗人创作出了《紫丁香》这样优秀的挽诗。诗歌通篇使用了象征手法,以祭奠伟人的逝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常表达的生死主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启蒙》2009,(9):100-102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鞋匠的儿子。  相似文献   

8.
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是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一部不朽之作。郭沫若是我国最早接触惠特曼自由诗的诗人之一,受其影响,郭沫若出版了新体诗《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代表,并在“五四”反帝反封建竞争和同时爆发的新文化运动中起到急先锋的作用。受惠特曼的影响,郭沫若的诗歌创作思想在诸多方面都与其相似。两位诗人的作品在近代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脸的价值     
林肯担任美国总统时,有一次,他的一名备受信赖的顾问向他推荐了一名内阁成员候选人。林肯不假思索就拒绝了这个建议。当迷惑不解的顾问向他询问原因时,林肯说,“我不喜欢那个人的脸。”  相似文献   

10.
关于美国南方奴隶制度的研究,在国内外往往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或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汤姆叔叔的小屋》因为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美国南方奴隶制及黑人奴隶的状况,因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在研究美国南方奴隶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力求通过引用《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客观描述来客观评价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1.
唐鹏  杨丹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1):54-55,60
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在美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揭露了奴隶制的罪恶,推动了内战的爆发,使奴隶得到解放,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通过对内战时期废奴运动者的活动分析来探讨废奴运动在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美国内战期间,林肯的奴隶政策与其国家统一的思想分分合合,但他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奴隶政策都是为维护联邦国家的统一。林肯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需要,审时度势,采取各种灵活、现实的策略,以国家整体利益为重,成功地取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联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戏剧、电影、电视、小说等叙事艺术都离不开悲喜变幻这一人世常情 ,悲喜变幻构成叙事的情感氛围与心理节奏。以喜写悲更见悲 ,乐极生悲是艺术叙事的常用之法 ,也是不少艺术家孜孜追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崔斌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1):102-106
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反对外来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意志,应对英、法等国干涉的灵活而不失原则的外交举措,联合国际上的同情者、同盟者的综合外交策略值得肯定;在“特伦特号事件”上先捕后放的轻率行为造成外交上的被动局面,对南方军事封锁造成的法律问题引发了一系列外交纠纷,《解放宣言》的延后发布不利于争取国际社会舆论等则是应当力所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1971年巴基斯坦内战的成因问题,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有分裂说、"殖民剥削"说和内战说。然而,这三种观点都无法对巴基斯坦内战的真正原因给出令人信服的解析。因此,借用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S.N.艾森斯塔德的现代化视阈考察该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短时段的事件考察,造成巴基斯坦内战的近因是叶海亚.汗总统的决策不当引发现代化的崩溃;再借由中时段的局势梳理,巴基斯坦内战是其现代化进程中政局周期性震荡合乎逻辑的结果,即出现了一种代议制政府→政局动荡→军法管制政府→政局动荡周期性交替的局面;而透过长时段的结构分析,则不难看到巴基斯坦内战的背后隐含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传统与现代化、宗教与民族主义的冲突和不兼容。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的悲怨文学,在题材、形式、表现手法上有其因袭性和创造性.其因袭性主要体现在对<楚辞>借古咏今、悲秋咏怀、香草和臭物比兴、"消释模式"的借鉴;其创造性则表现在善于借友人、亲属不得志或去世实例哭诉自己的遭际,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如地理、气候、植物、动物、器物等等,渲染、衬托、比喻自己的悲愁怨恨.  相似文献   

17.
流传下来的348首纳兰性德的词作,大部分呈现着自然与悲慨两大审美特征。如果用《诗品》中的自然悲慨两品来阐释纳兰性德词的艺术审美境界,会发现二者的思想根源存在差异,司空图受老庄影响,融入了道气,而纳兰性德却生活味很浓。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的爆发是在抵制参政扩大化的政治体制下发生的,是国民党政府未能建立一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参政模式体制的必然结果。国民党政府无法为新的社会力量提供参政的管道,无法为新的上层分子提供参加政府的机会,而当时被排斥于政治之外的社会力量又具有参政的强烈愿望,国民党政府由于不给新的社会力量参与政治体系的机会,就迫使它们变成革命的集团,发动一场革命,建立新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9.
付云燕 《鸡西大学学报》2013,(6):126-127,141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转变过程,从刚开始的反对资本主义,并把反资本主义与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并列,到进一步的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夸大现阶段中国革命中反资产阶级、反富农斗争的意义,再到逐渐认识错误,对资本主义恢复理性认识。主要探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观。  相似文献   

20.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因此,不了解"物哀"就难以深刻地进行日本文论与其他民族文论的比较研究。"物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物感"论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物哀"与"物感"的解析以及二者生成的原因的追溯,进行一粗浅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