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教育是在反思传统的灌输教育及现代的园丁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实践。对话教育是一种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育。同时,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该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教育,因为在这种教育中,人们可以通过心灵的碰撞着眼于得到新的东西,在这种新的东西面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可能处于一种无知状态。  相似文献   

2.
1.对话教育对话教育是在反思传统的灌输教育及现代的园丁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实践。对话教育是一种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育。同时,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该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教育,因为在这种教育中,人们可以通过心灵的碰撞着眼于得到新的东西,在这种新的东西面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可能处于一种无知状态。对话教育,是在重新审视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原理和主张。对话教育认为,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授受关…  相似文献   

3.
心灵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心灵教育可以通过体育和音乐等方式,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心灵都得到成长,真正实现双方心灵的对话、精神的沟通.同时,心灵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十分重要的启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灵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让思政观念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动学生的灵魂,转...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我们从事高校一线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必须掌握互联网上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依赖于教育者与学生不断的交流与沟通。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网络语言的90后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如何在新的网络媒体中用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与学生对话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值得高校辅导员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论日常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实践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培养人的具体实践行为。它不同于纯粹的理性逻辑活动.而与教育者的日常教育经验息息相关。教育经验是教育者个体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认知与行动图式,其运作方式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被型塑与生成“惯习”的双向过程。教育实践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教育者对自身的教育经验进行自觉的改组与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叙事与问题、对话与校本、学习与审议等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理解"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也正是理解教育的魅力所在.我们应该将理解教育的重点聚集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的教育上.教育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具有深深的爱心,这既是教育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育者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教育新书架     
《教育情报参考》2010,(2):F0002-F0002,F0003
《给教师的一封信:对学校教育和教学艺术的反思》,《对话教育之道》——做自觉对话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8.
谢凌云 《教师》2015,(4):121-122
教育形式千差万别,它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价值,是需要每一个教育者去追问的。追问课堂,我们能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能更好地表达学生平等、尊重、合作、对话的心理需求,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问德育,我们能看到现代孩子的习惯养成、品德塑造等仍任重道远,能突破瓶颈、拓展途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集聚能量;追问教育的真谛,我们能体悟到教  相似文献   

9.
情境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发地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教育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受教育者在此情此境中自发产生的,因而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然而,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教育者往往忽略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所设置的情境往往难以激发学生产生教育者所期望的情感体验,从而最终无法达到教育者预设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理解”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也正是理解教育的魅力所在。我们应该将理解教育的重点聚集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的教育上。教育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具有深深的爱心,这既是教育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育者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首先是“人”而不是神。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可以和教师对视、对话并交流。教师应成为主动、自由的教学设计者,让他们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陶冶学生,以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下面我谈几点个人看法。“对话教育”的实质是昭示平等、民主。教学中,要求老师要与学生平等沟通,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是“小朝廷”,居高临下,学生则是“臣民”,正襟危坐,规规矩矩地接受老师的教训和灌输。“对话教育”,要求我们改变这种状态。时代变了,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但是,惟书、惟上、师道尊严等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接受教育”已经延续千百年了,改起来也非一日之工…  相似文献   

13.
杨清江 《小学生》2012,(12):68-68
教育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展开教育的。教育为什么需要语言呢?教育在语言学中得到什么帮助?这都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杜威觉得在语言的一贯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杜威列举了三种不良的现象:首先,语言教育中有"满堂灌"的现象存在。在语言教学中,教育者好像是独裁者,教育者垄断了语言权。通过对教育的实践和考察,教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喋喋不休,而学生只限制于用简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中蕴含了丰厚的教育思想资源,其教育理念揭示了教育者和受教者的正确关系,涉及了教育方法和对教育者的要求等诸多方面,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可造之材,加以重点培养;教育者和受教者要保持亦师亦友,平等对话的关系;教育者的教育和培养要结合受教者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缺点要包容和帮助其改正,避免简单粗暴;教育者要坚持欣赏教育和鼓励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有效地做好新时期学生的教育工作,我们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开展思想教育。一是根据学生的模仿心理,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二是把握学生的"向师心理",提高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度;三是抓住学生渴望赞扬的心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教师》2012,(24):F0002-F0002
本书将作者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与古今中外生动的教育事例恰当地结合起来进行论述,简明扼要,激情盎然,其弥漫着一个教育者对理想教育的幢憬和期待,其从理想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和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没有空洞高深的理论堆砌,完全是作者所见所想所思所感,用一个教育者的眼光来看现如今的教育,用诗意的文字来呼唤理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股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浪潮正在向我们涌来,它在更新教育的物质形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并提出种种新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教育?是什么导致了教育技术应用上的误区?信息技术的这些应用对学生和教师已经和将要带来什么影响?人在新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中究竟如何生存……存在的差异决定思维的差异,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人们与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人们,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我们以教育现代化为追求的思考与行动过程中,正是这些有差异的思维与答案,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对话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徐斌 《江西教育》2014,(3):12-14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杜威在论述“什么是教育”时也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要回答什么是知识,必须理清知识与认识者、认识对象及社会的关系。知识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知识概念的演化进程对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教育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知识立场”,去除知识的“真理”光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历史性,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批判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对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叙事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也是我教育教学中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方可胜任教育工作。因为有了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和学生心贴心;因为有爱,教育者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