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雪侠 《考试周刊》2012,(64):184-184
学生往往“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原因之一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音乐美学应从艺术教育的课堂上解放出来,到现实音乐生活中去。音乐的美首先是音乐作品的美,其次是音乐表演的美。审美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美形态的教育,一是美感教育。本文对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建荣 《宁夏教育》2007,(10):25-25
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才会提高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要源于生活,就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教学情境,使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3.
蒲大勇 《四川教育》2013,(10):29-29
喜欢上网的朋友只要用QQ加我为好友,就会看到我的个性签名:我阳光故我成功。这个签名不仅是我对自己生活的感悟,而且是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体验,也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特色的再现。为何这样说呢?话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促使我不得不去探索。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一千六七百个。因此对学生的强化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但学生的写作能力却不容乐观,多数学生表示不喜欢写作文,临到交作文时,便东拼西凑,敷衍成文,交差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素材匮乏,无习作之“米”。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陶行知先生说:“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  相似文献   

6.
政治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内心世界的形成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为生活服务。因此,研究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将政治教学融入生活,使教育走向生活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分享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认识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7.
闫丽 《考试周刊》2011,(66):228-22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能用自己喜欢画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了增强幼儿的艺术教育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日益突显出STS教育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新课改理念和新课标的实施者,更突显出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从以下方面论述:找准教材中STS教育的结合点、挖掘生活中STS教育的素材、积累俗语或成语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反思中考加强STS教育。本文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召庆 《湖南教育》2014,(12):35-36
第一步,记下一点点事情 我喜欢记下生活中的点点小事,或是教育的或是教学的,当然并非什么事情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应该记下来的事情一定是有它不一样的特点,正面的、反面的、或是能给你启示让你反思的,一句话,一定是让你有感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写作教学一直是困扰教育者的一个教学难题,而在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教育理论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把握情感、理清思路,从而使学生愿意写作、善于写作。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杜春兰 《考试周刊》2013,(8):195-19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这是将幼儿艺术教育放在对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位置。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让孩子们在愉快心情的陪伴下去学习、去活动,从而享受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在幼儿教育中实施音乐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仰望星空,日月星辰奥秘无穷;俯视大地,教育之路快乐永恒。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我热爱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喜欢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往,喜欢执起教鞭的感觉,喜欢与同行们一起研讨,喜欢记录点点滴滴的感悟,喜欢用亲历的行动求证教育的真谛。我曾说:教育是享受生命,教学是享受生活,教研是享受智慧!  相似文献   

13.
刘万海 《早期教育》2005,(8):i004-i004
对教育中的叙事研究目前基本存在着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另一种是狭义的,专指教师叙事研究。如有的学认为,教育叙事就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总体来说,当前似乎基于狭义理解的叙事研究居多。  相似文献   

14.
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品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呢?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论之一,其倡导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在社会学校中学生以创造性劳动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此教育理论符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要求,可以被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正视生活教育理论机制,对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生活化缺失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对应的教学改造措施,实现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形成生活化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以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固然重要,但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恰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如果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孩子爱学数学;如果想让孩子爱学数学,一定要让孩子喜欢数学老师。我作为数学老师的理想就是:做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智慧和思想精髓,强调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践行"生活教育"理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诗旭 《考试周刊》2010,(7):213-213
一说起低年级的教育教学:£作,百分之八十的老师表示不喜欢。除了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男老师不喜欢外,多数女老师也不喜欢担任低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一年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觉得低年级的孩子不懂事、听不懂话、不懂规矩。下面我根据多年从事低年级教学工作的经验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9.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它不仅顺应了素质教育理念,更让学生在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法,遵循生活性、趣味性和情境性三个教学原则,通过留意学生生活、挖掘生活素材等方式践行生活化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贾卓颖 《学周刊C版》2014,(3):109-109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教学理念,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是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物理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初中物理新课程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这正是生活化教学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