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语文课进行正确评价,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只有充分认识到语文课评课的误区,才能对语文课进行正确的评课。本文从对语文课评课的误区的分析,对如何正确进行语文课的评课活动做了进一步浅析。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生(七~九年级)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语文课外阅读.三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要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能力的迁移,并且在各类考试中课外阅读的份量也在不断地加大。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教师和部分学生的重视,他们并且意识到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和探索过程中,虽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要从误区中走出来,必须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传统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数学了。但是,要当心新课改走人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表演是一项能调动表演者各方面能力的活动,表演者利用技艺或专长来传达具体的事件或非具体的意象,以达到艺术或娱乐的目的。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表演的因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演中觅趣,在趣中显智,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然而,在许多公开课、观摩课上,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把表演一味地当作调节学习节奏、活跃课堂  相似文献   

6.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能力、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课改偏重形式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走出教学误区 培养创新人才——专业课教学的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宝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128+130-128,130
教师深陷教学误区,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而影响了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因此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使教育能启迪学生创新之芽,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教学原本应该是最富有生机,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但曾几何时,语文课堂却被枯燥的令人生厌的词语解释、句段语法细分缕析和题海战术所笼罩,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气可言。新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气息,应该让阅读教学涌动着生命的春潮。  相似文献   

10.
王琼 《广西教育》2005,(1A):59-5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1.
张乃霞 《考试周刊》2014,(70):50-50
<正>衡量一个孩子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就是习作能力。同样,一个人习作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语文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从教材、教学方法到老师的课程意识、教学方法、孩子们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习作教学也发生着令人欣喜的质变,假、空等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写真心话、心里话成为主流。然而,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看似符合孩子身心特点和习作教学特征的做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蔡玲 《现代语文》2009,(12):87-87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失去了其原有的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本来面目,沦为应对考试、获取高分的一门工具。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传授,还要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与情感培养,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教材,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籍,不仅承载着知识和文化,而且承载着灵性和生命活力。每当教师手拿教材的时候,应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对于教材的使用一直存在着一些偏激或偏差的不良现象,照本宣科者有之,另起炉灶者也有之;容量过大者有之,容量偏小者也有之;教学重点不明者有之,无教学重点者也有之……如此种种,已经远离了课程改革的宗旨,远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远离了课标教材的意图,远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深深地思考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籍,不仅承载着知识和文化,而且承载着灵性和生命活力。每当教师手拿教材的时候,应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对于教材的使用一直存在着一些偏激或偏差的不良现象,照本宣科者有之,另起炉灶者也有之;容量过大者有之,容量偏小者也有之;教学重点不明者有之,无教学重点者也有之……如此种种,已经远离了课程改革的宗旨,远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远离了课标教材的意图,远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深深地思考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反思近年来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离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反思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及时地走出语文课程改革的误区。迅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沈松明 《湖南教育》2003,(15):28-29
误区一:“媒体”渐欲迷人眼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了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有力助手。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合理使用媒体,这本无可非议。但是,一些语文课却存在一味使用媒体、用声像的欣赏来代替语言文字品味的现象。前不久,笔者观摩了《揠苗助长》一文的公开教学。教师将课文内容动画化,课文的题目、正文内容及课堂提问都被做成字幕配在画面上。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一节课下来,学生竟没有捧着书读一次。很显然,媒体已由“助手”越位成了“主教”,喧宾夺主,虚化了语文教学。模糊性是语言…  相似文献   

18.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新课程启用后,有关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虽日渐成熟,但为应付考试而教学的现象依然突出,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校和老师的现象仍旧严重,这阻碍了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改的深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日渐显现。如何在教学中把阅读落到实处,进而读出成效,是长期以来横亘在教者面前一个貌似简单,却又难以解决的课题。本期将从阅读指导的误区、阅读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略做探讨,希望能抛引玉、引以共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