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六组课文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组课文,”学习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小学阶段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詹天佑》是这一组的第二篇课文,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现了四个关联词语。教学时.可抓住关联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邓稼先》(人教版初中第四册语文第20课)一文的教学顺利推进着,学生正争先恐后地品评课文。  相似文献   

3.
4.
孙殿镔 《山东教育》2005,(10):25-25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记述了一个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如何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使其对小女孩的遭遇感同身受,激发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不幸人生的同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对比,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5.
牛彬宏 《甘肃教育》2023,(5):106-109
长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难点,字数多、结构相对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长课文在阅读和理解上存在较大难度。文章将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综合运用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从聚焦教材、设定目标、优化流程三个层面入手,从“明确有什么”“明确教什么”和“明确怎么教”的行文顺序展开,探索语文教材中长课文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概括、总结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并逐步增强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带着美好的幻想含笑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感悟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针对这一教学重点难点.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05,(11):40-40
当“竞争”成为社会的标签时,孩子们学会的第一个词就是“坚强”,而“感动”则渐渐被遗忘,他们的心已被功利的外壳包得越来越坚硬——“小时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象着可怜的女孩冻得瑟瑟发抖的情形,我也会觉得浑身发冷,而火柴发出的温暖光芒总让我感动得流泪,并且幻想自己能有一间又大又暖的屋子,让所有穷孩子住进来……”记和36岁的阎耘谈到她8岁的儿子时,她首先想列了自己的童年,“现在我的儿子和我小时候完全两样,对这些毫无兴趣。”  相似文献   

8.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大段(第5—第10自然段)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四次幻景,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在准备这部分的教学时,原计划找找童话录像,做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受小女孩的寒冷、饥饿、痛苦。但很遗憾,童话录像找不到,课件制作又很费时。后来一想,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于是,在教完第一大段后,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细读课文第5—第10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加以联想,画4张幻景图,第二天带来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对于《卖火柴…  相似文献   

9.
袁明秀 《宁夏教育》2011,(12):56-56
丹麦作家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童话用梦想创造了过去,用梦想回忆了童年,充满了奇异的梦幻般的色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纯真透明的世界。那诗一般的语言、婉转曲折的情节、奇异动人的故事,无不令我们神往痴迷。  相似文献   

10.
孔波 《小学语文》2007,(9):57-57
今天,我和往常一样站在讲台前,与学生一起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正努力地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案例】《卖火柴的小女孩》(义务教材六年制第十二册)师:小女孩共擦了几次火柴,每次分别出现了什么幻觉?生:小女孩共擦了五次火柴。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次看到了慈爱的奶奶,最后一次是奶奶把小女孩带走了。师:同学们,如果小女孩再擦一次火柴,她还可能会看见什么?请大家展开合理的想象,给课文添加一段内容,看看谁能成为未来的安徒生。(给学生五分钟动笔准备的时间)生:小女孩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看见了爸爸。爸爸正坐在桌子旁边,享受着美味佳肴。爸爸是那么的温和,他不停地…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选编了《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关雎》和《蒹葭》,对中学生进行爱情诗教学。老师们在讲到这两首诗的时候,有的只是肤浅地讲了一些大致意思,然后就让学生读来背,有的甚至避而不讲,生怕一旦把握不好,这爱情诗就会成为助长学生早恋的导火线。其实我认为,老师们大可不必如此担忧。我曾经做过以下三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2000年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是一套体现了改革精神的优秀教材,本文仅就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教材)和第三册<读本>中所选的中国古代诗词的有关问题,结合自己二十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古典文学专家和语文教育方家.  相似文献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震动世界各国亿万读心灵的童话。然而,这样一篇无论是生活年代及社会制度都远离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课.怎样才能使学生与章的思想内容产生共鸣呢?利用录像可直奔中心,入情入境透彻地理解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赵龙 《教育文汇》2006,(3):40-40
课文《牛郎织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述的是孤儿牛郎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之间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很多同学小时候在夏夜纳凉的小板凳上就听老人们讲起过,他们太熟悉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了:憨厚老实的牛郎,贤惠温柔的织女,神奇的老牛,还有天庭中那无情无义的王母娘娘……是这些生动  相似文献   

16.
17.
李燕玲 《辅导员》2010,(6):15-16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里保留着几篇传统的经典课文,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我已教过多遍,按理说驾轻就熟。可是由于每一批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尽管照搬以往的教学很方便,我还是放弃了,一律从头再来,加上如今教学理念已改变,面对的是新环境下的学生,我更加要求自己不能照搬以往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穷人》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记得那次公开课上,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穷苦艰辛,我先放手让同学们自读自悟,然后集体汇报交  相似文献   

19.
钟英花 《四川教育》2006,(10):43-43
人教版小学语第九册26课《可爱的草塘》,是一篇经典的精读章。作笔下的草塘无疑是美的:辽阔如海,鲜绿的、翠绿的、墨绿的,绿得发光、鲜亮,还“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那样富于动感、韵律;小河清澈如明镜,倒映着绿草、蓝天和白云,宛如仙境;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不大的水泡子里挤挤挨挨的都是鱼。  相似文献   

20.
一、从语文课本的删选说起:堵还是疏? 最近新编的小学课本剔除了《牛郎织女》,因为专家担心它催生早恋;有专家提出初中应当将《出师表》撤出课本,因为它“对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容易形成‘愚忠’思想,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军事观,甚至不利于形成‘止战息兵’的观念”。最近北京新编的高中教材,删除了《阿Q正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