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法国《义务教育法》专门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各种规范,另有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规定见诸于其他法律法规。法国《教育法典》是调整法国教育的最全面的教育法律,其中某些条款涉及到义务教育。此外,还有一些法律、法令、政令和通报也对义务教育做出了一些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2.
教育法制化是教育现代性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980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7部教育法律,初步构建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楱心的较为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惩戒教育     
王卓 《宁夏教育》2007,(7):125-126
惩戒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主要教育方法。随着现代教育人文意识的加强,西方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影响和福射,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惩戒教育中体罚提出质疑,并从法律的角度去界定: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从一次偶然的相识相知,到十多年的相伴相随,我与《河南教育》意长情深,难舍难分一如今,她正引领我们穿越《教育时空》,漫步《教学长廊》,编织《班队经纬》,走向《教师驿站》……  相似文献   

5.
《学记》是我国古代著名典籍《礼记》中的一篇,约写于公元前二二一至二0六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可所作。它是中国也是世界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而又最为完备的一篇。文中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制度、视导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即使用现代教学论来看,也还是很有价值的。《学记》比起昆体良的论著要早300多年,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投入研究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应该整理这些成果并为《教育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较系统的学术依据。教育投入基本来源可以归纳为政府投入、市场投资和第三来源,但现阶段教育投入却存在政府投入保障不充分、市场投资和第三来源动力不足、缺乏监督约束机制等问题。为了有效促进教育发展,我国应以《教育法》的形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日阅读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对袁先生关于审美教育的观点产生共鸣,并由此引发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从教二十多年,为了在教学经验的积累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平时也自觉去阅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著作,但是接触到的大多是国外的教育理论,理解起来艰涩难懂,不断挫伤自己的理论自信。有时候,自己边阅读边思考,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思想宝库里并不乏教育论述,像《学记》《劝学》《师说》等古代教育专论,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身边却缺少自己的教育专著呢?面对这些古代教育专论中的本土教育思想,我们该做什么?该结合时代特点对其进行怎样的转化与改造?直至今天在读完山东人民出  相似文献   

9.
芦苇 《宁夏教育》2010,(10):15-15
我订阅《新华文摘》《名作欣赏》《读书》《世界文学》《作品与争鸣》这5种杂志,都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从事教育工作后,常年接触的杂志中,阅读《宁夏教育》的历史更长,几近30年。一个人和一本杂志保持如此长久的关系,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不浅的缘分。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期刊史上,上海的教育期刊,如:《教育世界》、《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等,对外国教育思想的引进和近现代中国教育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都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本文对上海近代教育期刊的发展脉络做了系统梳理,以展示上海在中国教育期刊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丢”钙     
路工 《老年教育》2006,(1):31-31
与《老年教育》相识多年,感情笃深,即使外出探亲旅游,也总是“结伴同行”。我为此编了两句顺口溜:老年教育随身带,一有空闲读起来。  相似文献   

12.
吴天石厅长“文化大革命”前在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工作十多年的期间里,在抓好全面工作的同时,也把《江苏教育》杂志作为推动全省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有力工具,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因而,他与《江苏教育》杂志的联系显得格外密切。我是1960年底加入《江苏教育》的编辑队伍的,对此我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现根据自己的回忆,并参阅其他同志的一些记录,  相似文献   

13.
情智语文的提出得到小语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小学语文论坛》、《小学青年教师》、《江苏教育》、《福建教育》等众多主流媒体均作了相关报道。随着实践的推进,广大教师希望对情智语文有更多的了解,期望自己的教学中也能融进更多情智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情智语文作一点较为全面的梳理。当然任何教学主张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都是边实践、边发展、边完善,“情智语文”也不能例外,今天的总结是昨天的发展,也必然是明天的起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汇》自创刊以来,曾刊发过赵文汉老师好几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有《我的教师观》《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缘何堪忧》两篇;这几年,翻阅其他一些教育报刊也经常看到他的文章。文汉是语文教师,他的课余之作都来自他的实践与思考,全是一些语文教改的热点、焦点问题,没有一篇应景文章,更看不到一点“功利性”成分。记得有一年《中国教育报》头版报眼上,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课从1978年步入高教讲坛,虽说只有30年,但与5000多年的华夏民族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的。在我国,语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孔圣人创立了有教无类教育说,删定、编纂出《诗》、《书》、《礼》、《乐》、《易》、《春秋》,他的弟子编定《论语》后,就奠定了古代语文教育的基础。古代贵族弟子所学的学科名日文学,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教育》2005,(11):F0002-F0002
为总结与推广我国群众性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推动我国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中国高教研究》于近日完成了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内有关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成果的汇编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为2004年1月至12月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江苏高教》(南京)、《教师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现代大学教育》(长沙)、《高校理论战线》(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相似文献   

17.
包罗 《上海教育》2007,(4B):62-62
校长不仅是实干家,而且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探索。校长的事业心应该表现在既能不知疲倦地实干,又能勤奋不息地学习。走上校长岗位之后,我自知功底不深,因此只有用勤奋来弥补。除了认真研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等当今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领导方略等书籍以外,我还认真地学习了《学习论》《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师心理学》《思维发展心理学》乃至《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以及《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管理史》《中国教育思想史》等。特别是最近,我带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理去读了有关《企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心理学》等作,顿时茅塞顿开,获益匪浅。在此,我再推荐两本书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龚克 《考试周刊》2009,(51):211-212
《学记》的教育思想一千多年来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光耀教坛,根本原因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本文结合现代教育需求、创新教育方式和如何培养全面人才,对《学记》中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教育论坛》2006,(10):10-10
《当代教育论坛》杂志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属全国教育科学类核心期刊。杂志每月三期,为宏观教育研究、学科教育研究、校长教育研究。杂志创刊四年,就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文摘》等国家权威媒体上全文转载和摘要文章238篇,在全国1309种教育类杂志中排名第7位,在全国业界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自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奠基之作以来,教育心理学一直是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整个心理科学一样历经坎坷,直到1980年才有中国学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正式出版(潘菽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随后相继出版了一些教育心理学教材或专。据我所知,迄今为止由国家批准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教育心理学》为数不多,张大均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唯一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作们在多年潜心该学科领域研究基础上撰写的一部优秀作。该教材的编基于对教育心理学百年发展的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紧密联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