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聆听没有标题、没有附带着乐曲说明的音乐作品时,常常会产生"听不懂"的问题,原因在于音乐艺术同文学艺术相比较,音乐本身不具有语义性。同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相比较,音乐本身也不具有视觉性。当我们了解了音乐的特性后,我们就会更好的去欣赏音乐,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2.
刘传富 《快乐阅读》2013,(21):36-37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使我们想到: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让学生所接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音乐教学就不能最终取得成功。作为一名音乐课教师,要全面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关键环节。我们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基本技巧,还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上多下功夫。一、要考虑不同学生在音乐感受能力上的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做到因人而异我们知道,音乐欣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一般来讲,文化素质高低和音乐知识的多少与音乐  相似文献   

3.
正一、前言音乐具有它独特的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音乐可以带给我们轻松、愉快的心境,对我们的心情起到调节的作用。当前,有些学校在对音乐进行教学时,不重视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教育,而过分强调学生音乐专业技能的发展,使得很多学生以为掌握音乐技能就是掌握了音乐知识,而忽视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就使得有些学生虽然熟悉使用某种乐器,但是对音乐的理论知识却不够了解,综合  相似文献   

4.
包旭芳 《成才之路》2010,(32):65-66
一个人,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音乐,也就没有了色彩。音乐,如同一片美丽浩瀚的星空,正静静等待着我们的孩子们张开双臂自由飞翔。然而在音乐教学中常发现:一些孩子兴奋好动坐不住,演唱时缺乏自信不敢唱;在跳舞时因跟不上节奏而手忙脚乱。  相似文献   

5.
陈怡 《生活教育》2013,(5):110-111
音乐,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只有用心领悟时,每一个旋律、每一串音符才能融入我们的心中,才能感觉到它给你带来的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兴许,是因为妈妈怀我时痴爱音乐的缘故吧,从小我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出生时,  相似文献   

6.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对学生素养全面性的关注,"音乐素养"这一传统概念又重新摆到教师的面前,所不同的是,人们不再认为音乐素养就是那种"唱几个小曲,用几种乐器……"的组合,而是指人在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融会贯通,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丰富情感。当音乐素养被赋予时代气息时,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细细咀嚼这蜕变后的"音乐素养"。在我们苦苦探寻音乐素养内涵的过程中,我们幸运的发现,原来构成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欣赏影视作品时,我们的情感总是很容易被音乐所感染。恰当的时候响起一段音乐,我们内心那根柔软的弦就会被触动,随着音乐,不由自主地融入故事、进入人物的内心。想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可学生似乎很难真切地领悟,甚至无动于衷,一脸茫然。试想,如果能适时响起一段恰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领悟意韵,在音乐中理解文意,音乐可能比教师一味的讲解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善于运用,让符合课文意境的音乐滋润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铭霞 《教书育人》2014,(10):68-68
当语言不能充分表达某种感情时,音乐作品就应运而生了,而且不同的音乐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不同的审美思想。如何借助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作为音乐传播者的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从而达到新课标中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要使学生能"听懂"音乐,那么对音乐文本的解读就显得格外重要,否则再好的音乐对学生而言也只是简单、肤浅的听听唱唱而已,永远到不了理解、感受的层次。那么,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解读音乐呢?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又如何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立体地进行操作。一、深度挖掘,领悟文本本体性在引导学生欣赏、表现音乐时,我们要围绕音乐的本  相似文献   

10.
<正>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如果教育适当,节奏与和声音比什么都深入人的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人人知道,当我们的耳朵感受音乐时,我们的精神就会起变化。"由此可见,音乐可以给人以感情上的激发、情操上的熏陶和哲理上的启迪。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音乐恰当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就显得尤为必要。一、音乐在导入新课,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中的作用大多数音乐有着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和歌词。  相似文献   

11.
在远古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人体自身的律运有着音乐的节奏;大自然的鸟鸣、水流、风雨、雨声有着音乐的旋律。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电脑听CD音乐时,线控或VCD/DVD机面板上只显示“001、002……”等音乐序号,却不能显示当前播放的音乐或歌曲名称。这时大家一定非常羡慕MD、MP3歌迷可以编辑音乐名称。其实我们可以用《CD Text》来编辑音乐名称。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怎样制作一张可显示歌曲、音乐名称的CD,以现在用得比较广泛的刻录软件《Nero》为例讲解。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哲学家梭罗在谈到音乐作用时说:“当我听到音乐时,我的心会急速跳动,充满了生命力,就像是起风时的商船队。”音乐的作用不仅在于娱乐,还有很强的美育功能和德育作用。音乐教育是优化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这早已为教育家所肯定和教育实践所证实,可是当我们回顾这些年来学校的教学情况时,不得不看到我们有时候没有把音乐课摆到美育和德育重要手段的高度上来认识,  相似文献   

14.
音乐不朽     
我总认为,人活着,热爱音乐是一种必然。音乐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当然,有些人轻而易举就会使它胚芽‘胎死腹中”一生都无缘与它相见。它只有遭遇到能够与它产生碰撞的灵魂时,才会骄傲而茂盛地成长,生机勃勃地呈现其妖娆气息。音乐使人变得清醒和智慧人如果能伴随音乐而成长是一件喜事。它会培养我们看待世界的独特的眼光,可以使我们在幸福崩溃后不至于心死如灰。它能够穿透浊世的重重述雾而成为一脉清流。它能够给我们在年青时丰盈的激情,在晚年时  相似文献   

15.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音乐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怎样才能将这一活动组织好呢?一、注意幼儿节奏感的培养许多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活动时 ,总是埋怨幼儿的节奏感太差。其实幼儿对于一段乐曲节奏的敏感性是靠教师在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中逐步培养得来的 ,不是在进行打击乐活动的那一时刻就能产生的。我们许多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歌唱活动 ,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时 ,往往忽视了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在音乐活动中 ,我们应该先引导幼儿静静地听音乐 ,感受音乐的节拍、强弱及其表现的音乐形象和渲染的气氛 ,而不是直接要求幼儿去演唱、演奏这些音乐…  相似文献   

16.
杨立梅 《幼儿教育》2012,(Z1):82-83
当我们看到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就能够随着欢快的音乐摆动手臂、有力蹬腿时,我们无不惊异于音乐对生命的强烈作用和儿童与生俱有的音乐潜质。音乐之所以能对婴幼儿产生这样的影响,是因为它的最基本元素流动性、运动性、节律性能吸引感官不由自主地去跟随它。这种"上下翻飞"的美妙声响和有节律的运动又会进一步刺激婴幼儿的运动神经,而我们知道,运动正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我们想到: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接受,音乐本身就会黯然失色,音乐教学就不能最终取得成功.作为一名音乐课教师,要全面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关键环节.我们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基本技巧,而且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正>这几年很流行一个词“审美提升”,很多视频up主们会剪辑电影中最赏心悦目的镜头,配上舒缓的音乐,让人看了就忍不住说一句“真好看”!电影、音乐、摄影,这些在给予我们美的感受时,还无形地丰富了我们的眼界和阅历,小伙伴们知道吗?读书也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哦!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谈谈怎么读艺术类书籍,提升审美吧!  相似文献   

19.
音乐生活     
喜欢在黄昏时放上一张CD,将产音调到刚好挡住外界噪音,又不影响我的思维,独自享受,沉醉到音乐的世界里。时间在前行,经岁月筛选而留下来的音乐见证我们以往的回忆,也见证着曾经的感动——对音乐的感动,对生活的感动。只要有音乐在,人的灵魂就永远不会寂寞。——题记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演示课件时,一般需要一个背景音乐来烘托氛围,可是背景音乐不是时刻需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制作出这样的一个控制按钮:当需要停止音乐时,只要点击一下音乐即停止;当需要播放时,只要再点一下该按钮即可继续播放,并且可以循环播放,就象我们平时用的播放器中的“播放/暂停”按钮一样。笔者的制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