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历史与概况国际文化学院是华南师范大学下属的二级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的"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2004年1月成立学院。学院主要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国际汉语教师及其他国际汉语人才的培养培训、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工作。学院下设汉语教育中心、汉语言文化系、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学院办公室、留学生办公室、国际汉语人才培训中心6个部门。2007  相似文献   

2.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成立于2001年11月19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的云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对外汉语培训中心.是学校从事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以及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科研的专门学院。  相似文献   

3.
李剑恩 《文教资料》2011,(33):39-40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顺应了“汉语热”的兴起,有助于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语言教学是核心,但不可忽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语言教学中要重视中华文化传播,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课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对外文化教学是文化传播快捷渠道。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过去的岁月里,该系曾为国家培养过大批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人才,也有不少走上了行政和教学管理的领导岗位。学院现有专任教学人员38人,管理、教辅人员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8人,副教授1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共23人,占总人数的65.7%。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水平在平稳中发展的一年。不仅学科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在科研方面也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黄金凤 《历史教学问题》2009,(4):111-112,55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原华南师大历史系的基础上于2005年成立。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科有深厚的学术传统。老一代学者杜国庠、罗香林、罗倬汉、关履权、唐陶华等教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职的李凭、陈长琦、谢放、宋德华、左双文、林中泽、陈文海、白于蓝等一批中青年学者为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的国际教学与传播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中国文化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传播机制等方面的探讨可以进一步厘清内在关系,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历时与共时层面展示中国文化精髓。《参考框架》为文化教学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思路,文化的选择性与拓展性可以得到更好地把握。三种类型的文化教学方式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相向而行,要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中的文化。中国文化课也是文化教学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在文化体验和文化应用环节也应重视。中国文化的国际教学与国际传播互相促进,泛在传播共生机制的科学建构将会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国际合作的日益发展,外语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广泛受到各国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外语教学、对外合作、外国留学生教育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地方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提出几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兰浈 《教育评论》2020,(2):164-168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明确地把国际学生流动与移民挂钩的国家之一,其技术移民政策对海外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服务出口。澳大利亚在国际教育与技术移民上的策略对我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建干2000年1月,由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系、教科所、课程所、高教研究室等五个单位重新组成。学院的总体目标是:坚持规范、创新、质量、特色的办院方向,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学科整体实力居于全国前列、若干学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内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上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科研不断创新,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获得中国史与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一成功是我院几代学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建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讨论了体验项目选择的原则,明确了教师与学生的任务,探讨了文化体验活动的操作流程,分析了活动的成效,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留学四川"已成为四川国际化教育、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来川留学生的培养以"汉语+中华优秀文化"模式进行教学试点,探索了当今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对来华留学生培养的有效策略与途径,提出了高职留学生"汉语+"培养模式构架图,总结了将IBDP语言课程的国际化教学理念融入巴蜀特色文化体验主题教学的探索性实践,以期抛砖引玉,为国际教育、高校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打造"留学四川"品牌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2010年,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上继续前进的一年。在科研不断创新的同时,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积极申报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我国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也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来华留学工作作为我国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界影响、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留学生教育甚至成为一个国家抢占教育市场和扩大国际影响的媒介。在"全球化"语境下,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日渐重视本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在高校留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是关系到高校进一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加入WTO后高校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如果不能正常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也就不可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因此,现代大学应是跟国际接轨的、能够广泛地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留学生教育,其家庭成员应是由来自世界大家庭的成员所组成,而不是其全部成员本土化的大学。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暴露了传统留学生教育系统的脆弱性,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国际共识。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将数字技术融入到留学生教育各个层面,推动留学生教育发生深刻变革,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良好教育生态的过程,包括应用、融合、全数字化三个阶段。总结世界各国推进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经验,呈现出重视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促进数字基建均衡发展、强调教师数字素养整体提升、支持多元协同治理和国际合作等特征。然而我国在技术、人员和文化转型方面还存在诸多挑战,阻碍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因此,我国应从顶层设计、数字基建、教师培训和数字化治理等方面谋划发展,提出适宜本土的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