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多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明确发展性评价理念蕴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要求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现状,并结合评价理念、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手段等五个"转向"阐述了发展性评价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深深感觉到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重要“瓶颈”之一.从而也越来越重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笔者结合近几年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对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现就有关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理念。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积极展开了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评价改革是推进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新课程在总结和反思现行我国教育评价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教学评价的思路和举措,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评价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我国原有的学生评价中,在评价手段、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改革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发展性的学生评价。文章探讨了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内容、方法、主体等问题,试图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促使人们关注课程评价中的学生评价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确立发展性评价的评价理念,从评价方案、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几个方面改进课堂学生评价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通过行动研究致力于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施和探索,研究的思路是“以评促改”,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保障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并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实际的指导,一种操作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评价改革是课程评价的目标之一.教学评价应立足于“以评促改”的新思路,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丽娜 《考试周刊》2009,(26):20-20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现行的学生评价往往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而在发展性评价中有一个小环节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对学生来说却十分重要,那就是评语评价。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首要问题.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措施,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要重视考试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积极作用,摒弃唯考试思想,力求考试内容全面化、考试形式多样化,牢牢抓住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要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构促进新课程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评估疲劳"     
时下,有一个流行度甚高的时尚用词——“疲劳”,诸如“审美疲劳”、“职业疲劳”、“社交疲劳”等等。抟词义学,“疲劳”有生理、心理两种,笔者这里的“疲劳”不是指生理上的劳累,而是一种因面对反复出现的某种社会状态而导致的心态上的反感和情绪上的厌倦。这一现象的出现,究其主要,笔者以为与处在转型期的,  相似文献   

12.
论"评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骞 《教育科学》2002,18(2):11-13
“评课”作为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常规工作(或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大量的评课实践中,仍存在方法和价值上的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本文提出了评课的四个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实践哲学和活动理论构建了一个评课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陈坚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2):89-90,33
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有很多种,有些还非常科学合理,但笔者认为“综合评分法”在施工招标的评标中最为常见,也是最科学最精确的一种,它是在审标的基础上,由评标委员会对各可以接受的投标书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进行量化评定,从而比较各投标书综合能力的高低。下面笔者针对”综合评分法”加以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和研究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估方法是使得研究生学习课堂中取得"双赢"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据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培养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这一总体指导思想,提出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包括该学科课程框架体系、课程教学大纲与内容、创新能力评估三个层次的内容,构建"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的二元互评系统,更好的发挥评价体系的指导参考作用。通过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促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学友评价的最新研究予以综述,重申学友评价在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次突出研究了影响亚洲课堂教学实施学友评价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最后提出了排除或减少困难的建议与做法,希望学友评价的教学与实用优势能够在中国外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6.
17.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的开山之作,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作。该书以人本主义和整体论的科学观为方法论,以性善论作为理论前提,建构了以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为支柱的理论大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虽然不尽完善但却洋溢着理想精神的乐观主义的人性化心理学和伦理学。  相似文献   

18.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特征是以问题为焦点启动课程;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理解开展调查、执行探究,“基于问题”的学习主要以杜威的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其评价方式可以采用真实性评价、作业评定、系统观察等。本文就其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My last Duchess" is not only Robert Browning's masterpiece, but also his most well-known famous article. The way his writing is a dramatic monologue, it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characters that written in first person tone poems.There is a fictional speaker, one or more listener in such poetry.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is the presence of three dramatic elements: the dramatic speaker, the silent listener, and the dramatic scenes. In the three,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 is the speaker. When the speaker is speaking, at the same time display poetry plot, characters and scenes through the hero's mouth.  相似文献   

20.
从"形成性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考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提出后,其内涵不断发展,使用的术语也有所变化.在其历史发展中,使用的术语发生了从"形成性评价"到"形成性考评",再到"为了学习的考评"的变化.这个术语变化的过程也承载了相应的涵义发展,即评价从关注课程开发的效果,扩展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关注中,也从诊断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结果发展到经常性地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证据并用于反馈学习和调整教学,再在促进学习的核心价值下融通不同的评价方式,并持续性地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着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