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雄者,韩信也;枭雄者,项羽也;狗雄者,非刘季者无以为也。韩信,明审大势,运筹帷幄,能屈能伸,怎奈灭项之后,囚于洛阳,终为吕后所害。项羽,勇悍仁强,战无不利,一生几乎未尝败北,怎奈四面楚歌,逼至乌江,遗躯终为旧日  相似文献   

2.
英雄者,韩信也;枭雄者,项羽也;狗雄者,非刘季者无以为也.   韩信,明审大势,运筹帷幄,能屈能伸,怎奈灭项之后,囚于洛阳,终为吕后所害.项羽,勇悍仁强,战无不利,一生几乎未尝败北,怎奈四面楚歌,逼至乌江,遗躯终为旧日部下所分.……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202年12月,刘邦、韩信会师垓下,项羽大败。兵败之际,项羽触景生情,留下了这首慷慨悲壮的《垓下歌》。这首诗,唱出了一代英雄的冲天豪气,唱出了英雄强弩之末的悲壮与苍凉。两千年来,不知让多少人同声一叹!  相似文献   

4.
我看英雄杀     
<正>"英雄杀"是模仿"三国杀"的一款桌游,在网络上非常受人欢迎。我也是爱好者之一。虽然在学生阶段多上网是不益的,但适当放松对我们调节情绪也是有用的。而且,这款游戏涉及到许多历史知识,让我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英雄杀"所涉及的人物非常多,不单只有"三国杀"中的三国人物,而是涵盖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英雄人物,例如:刘邦、关羽、康熙,甚至还有文人英雄李白等。例如:刘邦,他在英雄杀中的技能是"驭人",他的游戏配音:知人善用,此乃王道。起先我并不认识"驭"这个字,还以为念"奴"音。后来有一次,英雄杀中一个角色"韩信"说:我是韩信,自然是刘邦的忠臣。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其中的  相似文献   

5.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因为韩信所言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他,并将他推荐给刘邦,但韩信并未得到刘邦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决定中途离去,萧何发现后将其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  相似文献   

6.
宁愿做碳     
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走上讲台, 看见黑板上写着“韩信”等字,问: “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拿起板擦将黑板抹干净。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7.
钻石和碳     
碳变成钻石,到底需要多大的压力?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走上讲台,看见黑板上写着“韩信”等字,问:“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拿起板擦将黑板抹干净。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8.
《小读者》2003,(10)
1.小明在班里给大家讲了一个“韩信分油”的故事: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大将韩信,小时候就十分聪明。有一天,他在街上看见围了一群人,里面有两个卖油的吵得不可开交。原来,他俩要把缸里十斤油平分,又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油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油的瓦罐,两人把油倒来倒去,总分不均匀。韩信见此情景,上前说道:“这有何难,让我来帮你们分。”卖油的半信半疑:“你这小孩敢口出狂言?没有秤,我看你怎么分?”韩信倒来倒去,竟然均匀地分开了。你们知道是怎么分的吗?2.自然课上讲了火的作用。一下课,小明就问小刚:“纸最容易被火烧着,可是有一种火…  相似文献   

9.
历史事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对萧何说:你小子他妈的跑哪去了!萧何:我去追人去了。刘邦:谁啊?萧何:韩信。刘邦:扯——淡。这么多人你不追,偏去追那个韩什么信的。七国之乱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196正月,大汉开国元勋淮阴侯韩信被杀于长乐宫钟室,年仅33岁。从此,历代为韩信鸣冤惋惜之声不绝于耳。大部分人认为韩信作为一代名将,功高震主,死得可惜。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首那段历史,是否能够更客观合理地去审视它呢?就让我们从韩信那一幕惊人之举开始说起。"胯下之辱"作为一个经典的成语,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文化。韩信当初甘愿受胯下之辱,最后建立不世功勋,一直为人传诵,于是他便成了忍辱负重的典型。然  相似文献   

11.
秦朝末年,项羽、刘邦起兵,不久就推翻了秦王朝。项羽兵盛势众,自封为西楚霸王。他视刘邦为眼中钉,便把他分封在汉中(今陕西汉中一带)。汉中道路闭塞,土地贫瘠,难有作为。汉王刘邦入汉时,半路上不少将领溜走了,此时任管理粮饷职官的韩信也不告而别,去另投门路了。国相萧何深知韩信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曾几次向刘邦推荐过,但未引起刘邦重视。萧何听说韩信逃了,来不及禀报汉王,便连夜追赶。有人不知真相,报告汉王,说萧何也逃了。汉王大惊失色,第二天,萧何回来了,汉王责骂他:“你为什么要逃走?”萧何说他是去追逃跑的韩信。汉王既恼火又奇怪:“一路上逃跑了那么多人,你不去追别人却唯独追小小的韩信,这不分明是骗人吗!”萧何在汉王面前再一次称赞韩信,说汉王如果要成大业,要击败项羽,非重用韩信不可。汉王沉思良久,答应任命韩信为将军。萧何说:“让  相似文献   

12.
于敏 《考试周刊》2014,(71):105-105
韩信文化源远流长,所以职高学生了解韩信文化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教学中应结合当地的旅游文化,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渗透韩信文化,让韩信文化在职高英语课堂驻足,让学生感受、领悟韩信文化,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韩信死因析     
韩信以其赫赫战绩,为建立刘汉皇朝立下了殊勋,从而跻身于西汉皇朝开国元勋的行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韩信之功曾作过这样的概括:“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然而,韩信的结局是悲惨的,以“谋反”之罪而被诛。 韩信之死,扑朔迷离,真相难辨,杀“叛徒”乎?杀功臣乎?历史真啻安在?要想  相似文献   

14.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在亡秦败楚建汉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封王赐爵列土之赏。然未能善终,被吕后斩于长乐钟室。二千年来对韩信毁誉不一,褒贬难定。关键问题只有一个:韩信有否谋反叛乱。有人认为他是个“闹分裂的叛乱分子”。前不久《文史知识》刊出《韩信之死》一文,称:“韩信谋正是他因功封王和居功自恃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反迹也是确凿的。”(1982年第11期)真的如此吗?现辩证如次:  相似文献   

15.
韩信的历史功绩是依靠智慧而建立的。研究韩信的智慧,对于形成、建立历史智慧学至关重要。当下正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刻,我们更应该把韩信的智慧发掘出来,以为经济恢复发展所用,以为强国富民所用。这就是韩信研究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胸襟     
对于落魄(pò)时侮辱自己的人,李广杀了他,韩安国一笑了之,韩信却将他留在手下任职,谁的境界更高呢?李广杀了那个霸陵尉,可见李广心胸狭窄;韩安国不计前嫌,足见他的心胸比较宽广;韩信的境界则更高,他能将昔日侮辱自己的人为自己服务,不愧为汉初第一名将。  相似文献   

17.
韩信被杀     
“先生别来无恙,我乃淮阴侯韩信也。”韩信的鬼魂来到蒯通门前说。“将军,你怎么如此狼狈?”蒯通看到韩信惊讶地问道。“不瞒先生说,自吕后将我诱杀以后,我魂去地府,阎王问我因何被杀,我说不知,他又将我赶了出来。苦想多日,终不能明白,今特来请教先生。”韩信说道。“将军之死,通亦深感怜惜。”蒯通长叹一声接着说,“将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军事才能当世无双。可是……”蒯通沉默了。  相似文献   

18.
纵观古今中外英雄们称帝建业的非凡经历,常常使我凝神而思。究其成功的原因,一方面是自身的雄才大略;另一方面,与其身边的出色人才集团有着重要关系。汉初刘邦打天下时,靠的是“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以及另一个重要谋臣:曲逆侯陈平。他们屡以自己的奇智、奇  相似文献   

19.
张亚 《教学随笔》2014,(10):20175+175
语文教学历来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韩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安又是一代名将韩信的故乡,所以在淮安中职语文教学中传承韩信文化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力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广泛运用韩信文化内容,以激发学生对学习韩信文化和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韩信画兵马     
传说汉高祖刘邦要重用韩信时,曾问韩信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多多益善。汉高祖刘邦就让韩信画兵马,并说能画出多少就给他多少,封多大的官。韩信想了想,便画了一个大开的城门,城门口斜着挑出一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