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渊源关系,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遭受的挫折主要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没有把自己纳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迎接挑战和接受机遇,但它对人类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将通过解决当代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人类困境问题,体现出对现阶段资本主义的超越特征和历史价值,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义是一种与民族、国家相伴相生的历史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受到各种因素抑制的民族主义重新崛起,形成了20世纪第三次世界新民族主义浪潮。当代新民族主义无论是从产生的原因还是表现的类型上看都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民族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就意识形态、政治思潮而盲,世界呈现多样性特点。但从当代世界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类不同性质的国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世界确实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思潮:资本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思潮。分析这些思潮的产生根源、特征及相互关系,有助于人们加深关于社会意识形态产生根源及其对于社会发展与国际关系反作用的理解,并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2001年高考历史第35题:“试述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政府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主要措施及其根据和意义。”此题难度高达0.24。关于失误原因现分析如下:一、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时间概念上出现偏差。“50年代初”,考生一下笔就从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着手,重心偏移。这说明考生对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年),特别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教材中称为民族资本主义)这一段历史比较模糊。建国初期,为恢复  相似文献   

5.
改革,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如果我们去追踪这股浪潮的历史成因,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80年代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是前两次浪潮在更广阔领域里的继续。到目前为止,当代社会主义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主义改革浪潮:第一次是50年代初出现的南斯拉夫改革;第二次是50年代——60年代出现的苏联、东欧等国的改革;第三次是80年代出现的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高潮。这三次改革浪潮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互相交叉和并列的、不可能明确划分三次改革浪潮的时空界限。南斯拉夫的改革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革时代的到来,从此至今,所有社会  相似文献   

6.
欧洲共产主义是当代世界流行的一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它在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在整个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欧洲共产主义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状况,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运用的一种积极探索。这种探索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道路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有必要对欧洲共产主义的由来和发展作一些必要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中,人们都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历史的反思。然而,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于是,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势必引发出对资本主义再认识的课题。当前,这一命题已经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但是,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相比,它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为此,我们对这一个问题试作几点探讨性的思考,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在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下,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共同作用下逐渐兴盛。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民主主义捍卫民族尊严、民族独立的继承和发扬,但同时不断得到完善,对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在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要求我们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引导其向健康理性的一面发展,为实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复兴而服务。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对当代民族主义进行理性的研究,结合全球化趋势对当代民族主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五十年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世界五十年历史发展的主潮流黄安年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发展之快,竞争之烈,规模之大超过了有史以来的任何历史时期。当代世界50年的主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在80年代末、90年代...  相似文献   

10.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它们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和由此引起的各国经济实力地位的变化。这是列宁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战后迄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1945—1975年是从美国独霸到以美国为主体的美、日、欧三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时期。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居于压倒优势的地位。但从50年代开始,日本和西欧国家迅速崛起。特别是日本,增长更为迅速。在1953—1973年期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达9.8%,比美国的3.5%要快两倍左右,比联邦德国和法国则快一倍左右。到60年代后期,日本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世界历史"和"国际化"的理论从当时的社会条件出发,对全球化、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的预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垄断资本超越国家界限、摆脱国家管制,在全球范围内榨取超额垄断利润的倾向明显增强,垄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剥削和统治形式更加完备.从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来看,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新社会之间,出现了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对这种垄断资本主义新形态及时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探索当代社会主义新的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习提示19世纪早期至 70年代初 ,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二阶段 ,被称为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自由主义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主义 )成为当时世界的三大进步潮流。本单元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应当注意的是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未列入 2 0 0 1年《考试说明》 ;“19世…  相似文献   

13.
战后,由于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以及国家调节机制的作用,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外某些人,抓住当代资本主义的某些新现象,极力美化资本主义,断言资本主义成了人类社会制度与体制的普遍的和最后的形式,人类社会的历史终结了。他们还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20世纪最大的失败,与21世纪无缘。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奥秘,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具有二重性,既要充分估计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又不能忽视资本主义固有…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复杂的世界现象,认清它很难。民族主义存在的现实基础包括:世界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现实世界秩序的极为不公正,现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扩张性,民族国家和民族分离势力的利益冲突等,其中有许多重要方面都与国际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关系。民族主义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某些尚未建立民族国家的民族而言,主张民族分离.建立民族国家仍是其民族主义追求的最高目标;对于已建立民族国家的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继续推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扩张主义仍是其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对于已建立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对外反对霸权主义,对内发展民族经济则是其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当代民族主义的内容中,仍然包含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还是国际资本主义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观念及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主义是当代世界最为复杂的概念,在使用上也是最为混乱的概念,它不像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保守主义或自由主义那样,都具有一些最为明晰的政治涵义或理论要义。民族主义的流派、内容和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在人们看来,民族主义就像是一只变色龙,它可以和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相结合,形成种类各异、甚至不同性质的民族主义观念。其实,民族主义最根本的支配因素是一个族体的文化价值系统和与之相联系的政治权力结构,所以,任何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民族主义的表达方式。一、民族主义的文化认同在当代,民族主义通常不是以一种运动或社会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的世界文明主潮流。然而,由于对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的认识和判断上的失误,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的适当方式,从而不但生产力发展与资本主义拉开了差距,更重要的是与人类文明和世界进步偏离。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和威力,根本上在于它是使中华民族自觉地、主动地汇入世界历史,使社会主义中国回到世界文明主潮流的历史运动。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情况,尤其是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困惑。这些都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此,有些人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工作已无法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已行不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结论已失去了它的科学性等。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新的特征及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这一科学结论,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呢?本文仅就自己几年来的教学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汪清国 《历史学习》2006,(11):27-28
1956年,对二战后的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甚至是标志性的年代。了解和掌握这一年中的重大事件,既有利于我们弄清那个特定时期纷繁复杂的历史画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便于对二战后世界历史的学习。一、对中国来说:195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一年(一)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而在世界上出现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然而,自从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从来没有放弃过推翻共产党的领导,消灭社会主义制度,铲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目标。从1917年到5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曾几次试图用武力和战争来消灭社会主义,但没有能达到预期目的。之后他们便把重点放到和平演变上,企望通过使用战争以外的手段,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推翻共产党的领导,恢复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罪恶目的。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东西方关系出现的新动向,西方国家在继续实行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同时,调整了某些具体策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余大国 《历史学习》2001,(12):12-13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合作化是党和政府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途径的重大决策,农业合作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