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虽然教育部门多次出台文件,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但其现象依然广泛存在,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管理、环境设置、教育评价等方面。通过构建幼儿园教育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大政府学前教育投入、创建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打造新时代育儿共同体等措施,着力消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野研究范式对全国175个村庄进行的调研发现,由于农村幼儿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陈旧、业务能力不足以及园内教学资源匮乏,导致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表现为教学内容小学化,教学形式小学化以及日常活动小学化。为了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本文从教育资源建设的视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政府可以从教师培训、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园图书以及幼儿园课程四个方面投放资金,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幼儿园教育作为与小学教育相衔接的阶段,其环境的创设和教育活动的实施对儿童的入学准备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影响儿童入学后的学校适应,幼儿园要在社会性与情绪发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加强对儿童的培养,使儿童顺利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应试教育机制和某些社会功利性商业舆论的影响下,一些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出现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端正儿童观和教育观,开展科学的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正规教育的基础阶段,而小学则是幼儿进行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成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有效过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任务。鉴于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小学学习。本文从幼小衔接的含义、展开幼小衔接工作的原因及具体优化策略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并没有消退的痕迹.这一社会现象主要是由中国传统人才观的价值观取向、社会的功利化需求、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缺失以及幼儿园教师整体质量不高等原因引起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农村民办幼儿园幼儿的生存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对福建省农村民办幼儿园幼儿的生存现状调察发现:农村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幼儿生存空间差、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幼儿受教育质量低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幼儿的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必须要及时纠正、解决这些问题,以改善农村民办幼儿园幼儿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8.
幼小衔接是个体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衔接的效果直接制约着儿童入学后的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能力,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本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和文化教育的落后,幼小衔接工作流于形式,小学化倾向严重,忽视衔接的全面性、基础性、长期性.究其原因只有提升对幼小衔接的科学认识,重视幼小衔接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幼小衔接的任务,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有效沟通,注重家园合作,才能保证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在教育上的承接和连续,是指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时期整体教育的双向衔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做到全程衔接,明确园所育人目标;全面衔接,科学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协同育人,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联合教研,建立双方衔接机制;综合治理,提炼园所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搞好学前、小学和初中教育的衔接(以下简称“两个衔接”),是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任务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本文想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研究的必要性学前教育(幼儿园大班、小学开设的学前班)、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是三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它既有连续,又有区别.说有连续,是指在这三个教育阶段中,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有相对的连续住,说有区别.是指各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求、年龄特征、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每过渡到下一个学习阶段,对学生来说,都会发生突变,产生不适应.目前,三个教育阶段由于各自为阵,相互脱节,互不衔接.学前教育有些学校单纯追求经济创收,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心理,将一年级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提前教.致使教学过早小学化.五年级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干扰,没有真正的将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结果造成知识上的机械重复,学得不扎实、过死,加重了学生负担,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着儿童心身健康的发展.部分孩子的智能已受到压抑,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它已直接危害着教学质量迅速、稳步地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项任务的完成.为此.着手研究搞好“两个衔接”,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各级教育部门、教学研究机构和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与小学的紧密合作是实现幼小衔接高质量教育的关键。运用问卷法对贵州省793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探究幼儿园与小学合作开展幼小衔接的现状,结果显示:存在合作主体地位不平等、形式固化、活动内容简单且时间较短、运行机制缺乏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提高幼儿园与小学合作开展幼小衔接的质量及加强合作深度,合作主体应丰富合作形式与内容,形成制度化的运行机制,建构科学的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而体育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教育部1981年4月制订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征求意见二稿)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德、智、美全面发展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除了保证幼儿的自由活动以外,还应当组织幼儿参加由教师计划结构的教学活动,也就是非游戏活动。幼儿园的非游戏活动是对幼儿园除了游戏以外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总称,如何使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值得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幼小衔接是近两年学前教育的热点,《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建议从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准备出发,帮助幼儿做好全面准备。心理准备教育该如何开展才能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和焦虑感,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呢?本文以《我眼中的小学》主题活动为例,就幼儿心理准备教育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需要和学前教育向0~3岁渗透,幼儿园招生年龄有从3岁降至2岁半的趋势,随着幼儿园服务对象年龄向下延伸,幼儿园中的托班就面临班级编制和教育教学两个新问题。对托班的班级编制问题,目前,从中、小学到幼儿园都十分关注班级规模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等教育信息化手段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日益普遍,这种新的教育辅助手段革新了教学方式,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本栏目收录的这几篇文章皆以教学一线的教师为研究者,分别阐释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及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效果,在不同角度上彰显了新的教育手段的运用对学科教学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的曙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之所在,重视早期儿童教育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要把幼儿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终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重视幼儿教育,全国幼儿平均入园率(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来自幼儿园的儿童所占的比例)现已达83%以上,在身体教育方面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实施着有特定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对儿童进行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和绘画创作等六个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已成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就会有什么样的幼儿园。幼儿园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水平、教育环境、员工素质无不体现着幼儿园的整体素养和文化品味。这其中,人的因素是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课程观、评价观的建立,教师的专业发展已不仅仅局限在教育技能方面,它更多的体现在教师的知识、理念、能力、情感、信仰等多个层面的发展上,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幼小教育衔接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以实例,作为开篇的引子。我国张姓小朋友人小学的第一天,感到上课时间长,坐着腰疼,未等下课就伸腰踢腿,老师认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下课后又罚了站。作为从“小朋友”刚刚变成小学生的他,下午哭闹着不再上学,要去幼儿园。任凭父母哄、吓、劝,也无济于事,只好又送到幼儿园,经过幼儿教师和家长的配合教育,做好心理等方面的准备,才算送回学校。这里固然有幼儿、教师、家长诸方面的因素,但却暴露出幼小教育衔接上脱节的问题。我以为从幼儿向小学过渡,是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矛盾统一的错综复杂过程,它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连续性,是…  相似文献   

20.
混龄教育更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及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幼儿园的混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对混龄教育观念及其价值的认识不足,混龄教育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及组织与实施方面也忽略了班内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师资紧缺、专业素质低等问题。树立科学的混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混龄教育价值,混龄教育内容选择注重园本化,混龄教育的组织实施应体现适宜性,重视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评价理念,注重农村幼儿混龄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是解决我国农村幼儿园的混龄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