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和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举世瞩目,意义深远.香港的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由构想到现实的伟大实践.本文仅就这一历史问题作一回顾及评析.一、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英国在19世纪通过同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先后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香港的租让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对中国,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解释为什么.”这是英国首相巴麦尊在接到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消息后的蛮横表示.正是遵循这种强盗逻辑,1840年6月,英国殖民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26日,悍然派兵强行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江面逼迫清政府与之订立《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任便立法治理.”从此开始了英国对香港的  相似文献   

2.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订立《南京条约》,这是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帝国主义又割占了九龙.1898年6月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神圣的领土就这样被帝国主义通过战争或武力威胁侵占了,这是中华民族所蒙受的耻辱.  相似文献   

3.
清末腾越开关是云南近代史上一件举足轻重的事件.此次开关,是英国方面依据不平等条约,为了获得商业利益逼迫清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清政府朝野上下在条约制度的压力下,经过与英国方面多次协商后,始得被迫宣布开关.腾越开关,对云南社会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云南地区的对外贸易获得较大发展,加速了云南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使云南广大人民饱受了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阵痛.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东亚国际体系的转变中,中国与日本做出了不同的历史选择。在外来列强侵略和日本的挑战下,中国丧失了东亚的中心地位,清政府试图挽救危亡的尝试也相继失败。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在"脱亚入欧"方针的指导下,积极利用了条约体系对华夷秩序进行破坏,同时通过参与条约体系获取了与西方列强的平等地位,崛起为东亚强国。  相似文献   

5.
中俄关于《里瓦几亚条约》的修约谈判,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清政府的外交谈判人员曾纪泽在谈判中能洞察形势,做到知己知彼,并且善于分析矛盾,灵活运用策略,因势利导,纵横捭阖。他通过据理力争、不亢不卑的斗争,为清政府挽回了部分损失。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对曾纪泽的外交才能与智慧应该予以肯定,但是由于曾纪泽所签订的《改订条约》并没有改变其不平等条约的性质,因此对曾纪泽的评价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6.
1871年沙俄公然侵占我伊犁地区,并实行野蛮的殖民统治.次年清政府向沙俄交涉归还伊犁,这是历史上中俄第一次伊犁交涉,由于沙俄政府采取拖延伎俩,交涉毫无结果.事过6年,1878年10月,左宗棠部消灭阿枯柏反动政权,收复新疆.但沙俄赖在伊犁不走,于是清政府派崇厚为全权大臣,赴俄谈判归还伊犁问题,这是历史上中俄第二次伊犁交涉.次年10月,崇厚擅自签订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消息传来,朝野舆论大哗,清政府拒绝批准此条约,并将崇厚押入大牢,听候发落.伊犁交涉暂时搁浅.4个月后,清政府改派曾国藩之子,一等毅勇侯大理寺少卿曾纪泽为钦差大臣,出使俄国彼得堡,这是中俄第三次伊犁交涉.这次交涉由于曾纪泽“啮雪咽旃,期于不屈”,“障川流而挽既逝之波,探虎口而索己投之食”,为国争利,终于收回了伊犁及特克斯河流域等地,这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是少有的.曾纪泽在彼得堡谈判中的杰出表现,被爱国爱家的炎黄子孙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分析了首次中法基隆之役的历史背景,战前法军的骚扰活动,中法双方的军事得失和影响,指出:法国本想通过夺取基隆,强迫清政府赔款和承认其占领越南合法化,这一目的没有达到,而是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坚决反抗。  相似文献   

8.
鸦片贸易从十九世纪开始在人类道德法庭上就被看成是可耻的罪行,给中国带来无尽的灾难。英人蒙古马利在《论中国的政治商业和社会》一书中写道:“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叶中法越南问题交涉是清政府维护传统宗藩权,反对法国侵占越南的重大外交行动。但在中法交涉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第三种力量“居间”左右谈判的结果,这些人就是所谓的英国“中国通”。他们依靠英国政府的支持,大胆地介入中国的各种事务。为了维护英国的利益,他们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千方百计地把谈判导入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致使中国不败而败。纵观中国近代社会诸多对外交涉事件,均与这些客居于清政府中的英国“中国通”有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政权洋奴化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0.
1840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以中国的失败,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江宁条约》而告结束.通过条约,英国强行割占中国的香港岛.经过150多年的风风雨雨,今年七月一日凌晨,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华夏儿女无不为之骄傲自豪,神州大地无不为之扬眉吐气.但是,在举国欢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里,人们不得不深思,香港从沦丧回归祖国说明了什么?我们应当从这一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使亿万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要求振兴中华、改造中国的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也不得不实行一些改革。本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公法较为完善的今天,依然存在着国家地位不对等的情况。强国惯常于通过条约扩大自己的利益,对于条约的另一方,这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回归中国近代史,是一段缠绕着"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屈辱起于中国方面对国际法及外交知识的匮乏,随着留洋人士的归国后,近代中国才开始注重对外交方面的认识,如何消除"不平等条约"的严重侵害成为了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修约"针对此问题作出的努力,成为当时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天国与捻军的平定,清政府开始裁遣湘、楚、淮军,营勇的遣散这一举措导致哥老会从军营向地方上蔓延.面对哥老会的全面蔓延,清政府屡出对策.同治六年清政府颁布对营勇加入哥老会"即行正法"的上谕之后,清政府内部又对"就地正法"权展开了多次讨论.与此同时,曾国藩也在地方上提出了"但问其有罪无罪,不问其是会非会"与"外宽内严,恩威并济"等措施.同治时期,清政府也商讨过如何安置遣散营勇,但没有拿出一个具体政策与措施来贯彻执行.总之,清政府针对哥老会的种种应对之策没有遏制住哥老会全面蔓延的趋势,最终哥老会成为了对抗晚清政府的重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立”政策是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对华主要政策,这与鸦片战争后英国一直推行的对华政策是相左的。武昌起义后的最初阶段,英国企图帮助清政府镇压革命军,但由于形势的发展,英国抛出了“中立”政策。本文拟从“中立”政策的提出,实施到结束进行剖析,揭示其实质。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品,描写的是一次典型的英国家庭聚会,揭示了小说作者对于20世纪初女性生存状态的体察。作者对"热""冷"意象的描写与运用渗透着一种弥漫的悲凉,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从而与现代主义文学主流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也叫中英鸦片战争,它是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一次战争,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给我们的历史教训也是深刻的,我们纪念鸦片战争一百五十周年就是记取这些教训,振奋精神,建设祖国。正象马克思说的对中国人民来说“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国最早的茶叶标本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坎宁安于1700年底在舟山定海盘峙岛采集,1701年7月15日寄达伦敦,它和随后由舟山寄送的茶叶种植、加工技术记录及茶椅等物,对英国人学习、发展中国茶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坎宁安其后对舟山进行的全方面科考成果在英国发表后引发强烈轰动,它表明,在"海上丝路"中英早期关系中,并不只有商品的交流,同时也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文化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18.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扶植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随后指使其在整个东北沦陷区策划并推行鸦片专卖制度。本文通过简要回顾1932年之前日本在"关东州"进行的鸦片贸易情况,进而通过分析《申报》等报刊的报道,研究东北地区鸦片专卖制度的具体推行情况,最终揭示出鸦片专卖制度的影响和实质。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威海市古称威海卫。威海卫,设卫于明朝,在中国近代史上因甲午海战而闻名。19世纪末的1894年,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受尽蹂躏的时刻,拥有豪华装备的北洋海军由于清政府的无能而在威海卫全军覆没。在其后的1898年,英国帝国主义又趁列强瓜分中国之机,在强租香港新界的同时,又强行  相似文献   

20.
维新运动是十九世纪末维新派掀起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作为维新运动导火线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惨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震荡,维新派痛苦之余,深刻的认识到,日本不仅政治制度优越于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文明开化"造就了新的国民、新的理念、新的学识.因而维新派揭开了启蒙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