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鲸□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朝阳小学汪丽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介绍动物的一般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鲸的...  相似文献   

2.
黄春燕 《广西教育》2008,(34):55-55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搜集资料了解动物特点,学会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介绍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有关趣闻,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曾岚 《云南教育》2007,(11S):26-27
《鲸》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及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1.继续培养学生陕速阅读的能力,能抓住自然段中的中心句、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4.
《鲸》这篇课文写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大家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相似文献   

5.
《鲸》是一篇以状物为主、易于迁移习作方法的说明文。课文围绕着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介绍了一些有关鲸的知识,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要了解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认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是教学的重点,其中鲸的进化过程是理解上的难点;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让学生谈谈: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你没读懂 …  相似文献   

6.
《鲸》教案     
教学要求 :1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2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引出新课。1 .多媒体出示 :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2 .语言激趣 ,出示课题。3.复习 ,提问 :上节课 ,我们已经了解了鲸的一些知识。关于鲸 ,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呢 ?二、导读第 4自然段。1 .快速自由读 ,划记 :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吃食呼吸睡觉生长2 .轻声读第 4自…  相似文献   

7.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学习本课,既要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又要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鲸》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从鲸的大小、属性、种类和生活习性四个方面介绍了鲸,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和本课的教学重点所在。为此,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一、开展小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课上,我安排学生四个人为一组,从“食物”、“呼吸”、“睡觉”、“生长”四个方面去讨论鲸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在书本上用“—”划出须鲸的特点,用“”划出齿鲸的特点,用“”划出它们相同的特点。学生边读课文边讨论。这样做,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且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鲸的生活习性有了…  相似文献   

9.
刘元生 《青海教育》2002,(12):27-27
《鲸》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鲸的大小、属类、种类和生活习性;难点是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和它的生活习性。教学步骤是:1.通读全文,感知整体。2.从全文入手。让学生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3.让学生有顺序地把有关描写“鲸”的主要词语(中心句)说出来。4.板书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默读课文。通过画、思、讲、读,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课后的思考题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抓住课后的思考题讨论分析,将全文从不同的三个问题划分成三段。第一段,写鲸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鲸》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及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1.继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能抓住自然段中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和要求: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搜集资料了解动物特点,学会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介绍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有关趣闻,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2.利用电脑软件Frontpage或word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抓住鲸的特点介绍说明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运用比较、列举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3.学会生字、新词,找出特殊句子及修辞。   4.鉴赏与评价文中的重点句、段。   …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动物被写得特别有灵性,这是作者悉心观察与描绘的结果。作为初学者,却常常是“蜻蜓点水”,写不出贯穿全文的诗情画意,这正是平时缺乏观察或不甚观察的表现。怎样才能更好地写出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呢?一、善于观察。1.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在观察中,首先要根据观察的目的来选择观察对象。确定了对象后,就要认真观察其外部特征。我们写常见的动物,首先就要抓住它们的外形特点,写出动物的头、躯体、四肢,写出它们的鲜明特点来。2.了解动物的习性特点。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它们的生活习性也是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农村教师培训授课教师",已有80多篇文章发表或获奖.<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学习本课,既要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又要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教学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了解被称为"四不像"的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一、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知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典型课例三:小鸡(小班)文/杜玫创造思维教学法一、教学目的1.重点观察小鸡的外形、结构、运动,了解小鸡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联想能力。2.学会画圆形组合物(让幼儿自由创编小情节,画出小鸡的生活习性)。3.学会用多种方式绘制小鸡,如...  相似文献   

17.
《鲸》是一篇阅读课文,着重介绍鲸的特点、种类及生活习性,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着重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认识结构的逻辑关系.特别要在鲸的“大”这方面做文章.鲸的“大”,是世界上任何动物都不可比的,它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导力.所以教学中抓住鲸的“大”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能通过抓住鲸“大”这个特点,明了课文段落之间的联系,领悟写动物的规律,学习到多种说明事物的方法.一、抓特点:教学时首先要抓住鲸“大”的特点,抓住这个特点,就可以提领全文,使学生对文章的联系一目了然,学习有兴趣.在学生对课文感知的基础上.出示思考题:①鲸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能按课后作业中有关鲸的几个方面的提示给课文分段。2.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能按课后的问题读懂课文。3.知道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培养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按课后问题读懂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难点:了解说明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时间:1教时教前准备:课件(教师);收集有关鲸的知识(学生)。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有兴趣吗?2.观看课件:各种不同的鲸。3.师:这位新朋友,就是鲸,你了解鲸多少知识,能向大家作介绍吗?二…  相似文献   

19.
犤训练要求犦古怪的猫、可爱的雪猴、善解人意的小鸟……这些动物在课文里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悉心观察,同它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将这些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写完以后多读几遍,看看有没有不通顺、不清楚、写错的地方,如果有,认真改一改。犤作文指导犦重点指导:写好这篇作文,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抓住外形特点。要写好动物的外形特点,就必须对动物进行仔细观察。观…  相似文献   

20.
《鲸》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围绕鲸的特点、生活习性,介绍了鲸的有关知识。教学本文时,可运用问题导读法,紧紧抓住鲸的特点,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脉络,突出重点段语言文字的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品评揣摩作者介绍动物的基本方法。突破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理的能力。 [阅读学法指导片断及评析]: 一、抓住特点,理清文章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