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手工艺是传统农耕文化背景下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承载着民众赖以为生的经济文化诉求,展示着多彩的地域特色风貌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手工艺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随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逐步代替手工作业,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传统手工艺也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本文根据产品特性及适用的不同产业化发展方式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了三种类型的划分,讨论不同类型发展模式,并对其经济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有专家断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传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接受的特点,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佳怡 《成长》2020,(4):20-20,22
非遗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无形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变迁,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传递着中华民族美的理想。在新媒体的发展刺激下,非遗传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非遗传统手工艺逐渐融入了大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10多个民族跨境生活的滇越边境线上,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服饰、土陶、竹编等手工艺。这些手工艺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滞后、衰退、工艺传承青黄不接的问题,但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手工艺的振兴而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5.
命题者的话     
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是一种特殊的技能。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势必被机械化生产打破,从而淹没了手工艺中的智慧和情感。手工艺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散落在时尚的夹缝之中。其实手工艺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奇葩——传统手工艺技术有些失落,有些近乎失传。传承和发扬传统手工艺之重负,关键为人。本文结合我国传统手工艺职业教育现状,提出职业教育培养手工艺技术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下民间传统手工艺面临着许多困窘,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用联系、运动的观点看待传统手工艺,探析传统手工艺的现状与出路。  相似文献   

8.
手工艺遗产作为地方人群共同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折射着人们对自然、社会与宇宙的基本认知,是一种以实用性为主的文化形态。随着文化旅游和消费社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产品逐渐从生活品走向工艺品,出现了“我者”的生活品与“他者”的艺术品形态并置,引发了手工艺遗产如何保护与传承的迷思。文章以云南大理周城白族扎染为研究对象,从“主客位”角度分析不同行为体对手工艺遗产价值认知的差异性而出现的手工艺遗产的不同形态,认为当代手工艺遗产价值是“我者”价值与“他者”价值互构的综合体,须从手工艺遗产层级一体化价值体系认知出发,理解手工艺遗产生活品与工艺品并存的意义,从而促进手工艺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活态存续。  相似文献   

9.
徐贲 《学习之友》2013,(11):14-14
今天,绝大多数人不再盲目地接受来自传统或宗教、政治教义的信仰,而是用理性来思考和判断信仰的内容和合理性。 在西方,人们一般是在宗教信仰的意义上说“信仰”,而在中国,人们大多数是在伦理和道德的意义上说“信仰”。这两个意义上的信仰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0.
科技的发展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知识的更新令每一位世人惊叹.新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人们关于教育的固有观念.能力培养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传授比结论教育更重要,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具备自学能力的人.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研究、探索、应用的领域越来越深、越来越广,现代地图及其制图中应用的坐标系已经不再是仅局限于地理坐标、极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等传统的坐标系统,而是向着多类型、多视角、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教育不再仅仅是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单纯重视知识的灌输,培养知识型人才,而是基于"人人都具有创造力",致力于开发人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同压力和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与强势文化的互动交往过程中,其传统文化因子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流失与变迁,部分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也因不能为其文化享有者创造价值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必然的文化变迁,如何在发展中寻求对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动态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在赴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鹤庆新华村这一典型区域进行分析,探索民族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琦 《中小学电教》2009,(2):153-153
<正>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终身学习成为21世纪人们的必需。而阅读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均息息相关,它是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如今.传统的家庭观念正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悄然变化着。一部分人的婚姻家庭关系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固若金汤”。一个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6.
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学习周期过长,导致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困境。因此,以池州为例进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路径研究。对池州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对池州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当前的困境进行总结,并针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技法传承弊端进行研究。据此,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池州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路径,建立乡村振兴现代化民间传统手工艺教育模式,同时结合科技、新媒体拓宽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范围,促进池州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品牌化发展。对池州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池州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活动开展内容,以此实现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美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民族工艺文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传统手工艺因经济效益等问题面临着消亡的境地,但其作为文化传统却有着极高的保存价值,我们怎么保护这些民族工艺文化?美术及其教育尤其基础教育,或许是当前民族手工艺保护的最有效、最直接、意义最深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任何形式的聚焦,都是为了凸显历史场景中不同社会生活历程、人物的生存状态。如今,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历史陈迹的异军突起,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而是越来越愿意从图片中阅读人物、体味变迁。是啊,历史往往记录着大动荡、大变革时代的社会事件,而忽略那些曾经与我们每个人成长息息相关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时代教育》2005,(4):10-11
编者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工业化产品无法取代人对手工制品的需求,为了对传统手工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创造和培育现代手工艺文化,2005年11月1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了首届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及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传统手工艺制作、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虽然在观念、方法、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都是"创造人造物",大致可以在"造物"(包括符号体系)的意义上进行理解.当代设计就无法用"造物"来指称,原因不仅是所造已非"物"(不是指负载于物质的情感、精神、体验等,而是指设计物质料的表面形式已经与功能分离.人们看不到原来意义上的形式),对"造"也提出了生态要求、抒情要求、体验要求、道德要求,等等.因此,我们用一个动词性的"生"字来替换"造",用一个名词性的"生"字来替换"物",即"生生".它体现了当代设计本体与方法的统一,是设计创造的核心概念和设计批评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