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传在远古时期,我国黄河流域附近有许多部族,其中有三个较大的部族:一个是轩辕氏部族。轩辕氏生长在轩辕之丘,在今河南省新郑西北。一个是炎帝的部族。炎帝姓姜,是神农氏的后裔。还有一个是蚩尤的部族。这三个部族进入中原地区后,发生过多次纠纷。后来炎帝的部族并入轩辕氏部族,炎帝担任部族的副领袖。当时蚩尤到处为害人民,轩辕氏率部跟蚩尤部族大战于涿鹿,史传这次涿鹿之战打得很激烈。轩辕氏造指南车指明方向,大举进攻,俘获了蚩尤,并  相似文献   

2.
特种部族教育是新桂系对广西境内的各少数民族实施的国民基础教育。特种部族教育的实施既有其政治背景,也有其思想基础。它促进了广西的"四大建设",增强了对特种部族地区的控制和特种部族的民族认同;加快了特种部族社会风俗的改良,以及特种部族同汉、僮族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特种师资训练所培养少数民族师资,创建了可资借鉴的教学模式。特种部族教育既具有普及性、强制性,也包含大民族主义和同化思想。  相似文献   

3.
夏部族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它开拓了夏代历史,促进了夏王朝的建立,在我国古代诸部族中首先摆脱野蛮的原始社会阶段,进而跨入文明历史的新时期。但是,对于夏部族本身的形成,我们以往却讨论得不多。本文试图就夏部族的起源,以及它的族姓和命名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夏部族是生活于我国中原地区的原始部族之一。根据文献记载,它应属于古老的黄帝族的后裔。  相似文献   

4.
综合苗语黔东北次方言语汇、古代文献及考古材料,发现三苗诸部族的名称大多与动物图腾尤其是人类驯化的动物有关,这是三苗部族联盟以畜牧养殖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远古农业文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标志。这种在部落联盟内群体性以动物名称命名各部族的现象,是远古时代部族及部族联盟产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区,部族认同由来已久,其直接构成对巴基斯坦田謇认同的挑战。部落区的传统部落制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政治发展历程,是目前出现部族认同强化、圃家认同弱化的主要诱因,并由此造成部落区在认同定位中置部族认同于国家认同之上的现象,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固家认同的构建。只有部族认同、固家认同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有利于建构巴基斯坦盈家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对部族认同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者通常把印度的表列部族看作是少数民族。印度政府对表列部族的教育高度重视,包括实施积极的区别对待的保留政策,设立专门机构保障表列部族的权利,在《国家教育政策》中做出详细的规定。可以说,表列部族在官方几乎所有的教育计划中都受到优待。综合考察印度保障少数民族入学机会均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我们认为,其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令人沮丧,障碍不易克服。  相似文献   

7.
蚩尤族是活动在中原地区古老的土著部族,其先祖创造了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当裴李岗人发生分化而迁徙之后,蚩尤部族留在中原地区而发展成为九黎族,蚩尤为九黎的首领。当炎黄部族从西部迁徙进入中原之后,蚩尤与炎帝族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强大的黄帝部族,两大集团在今天河北涿鹿县一带展开激战,蚩尤战败而被黄帝所杀。炎帝族、蚩尤族与黄帝族的战争结果使中原地区得以初步统一,中原土著部族与炎帝族、黄帝族产生大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初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诗经》作为周部族的国家音乐文献体现出重视南方资源和周人与南方部族战争的倾向,以此为线索并结合历史考古材料分析可知周部族渴望南方资源、恐惧异族力量的心态,故其以战争手段扩大统治范围、提高控制力、压制潜在对手、控制资源分配份额、削弱治下不安定方国,以封国和联姻淡化政治仇恨,以处理与南方部族关系。  相似文献   

9.
非洲部族冲突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族矛盾、部族冲突既是影响当今非洲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非洲各国政府或执政党必须面对的课题。而殖民主义的入侵,各国部族政策的失误,持续的经济贫困化,国际社会的争夺,多党制、民主化浪潮的冲击等则是导致部族冲突的主要原因。从部族冲突的后果看,不仅使经济困难的国家走向崩溃的深渊,而且由于对经济资源的争夺,仍会给一些地区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但总的趋势是,大体趋于缓和,局部依然动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古代国家早期形态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龙山文化时期的部族战争和夏禹时期的平治水土起了重大作用。基于这点粗浅认识,本文就该问题试作探讨。 一 考古发现证明:龙山文化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部族迁徙运动,迁徙的主要趋向是各地先民从四面八方向中原这块肥沃的土地汇聚。为了争夺生存空间,遭遇的各部族间展开了剧烈的冲突,于是大规模的部族间的战争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北魏道武帝的离散诸部政策、领民酋长制及其二者关系,学界看法不一。通常认为离散诸部意味着部族制解体,部民(tribesmen)编户化、农耕化,领民酋长制是针对未被离散的部族。对离散诸部的新认识则是强调北魏前期的部族制传统,认为离散诸部实为部族制的再编,旨在剥夺部落联合体首领的政治、经济特权及军权,部落组织和酋长对部民的统治权依然存在,领民酋长制也在作为离散对象的部族中实施。以魏末六镇起事为界,领民酋长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唐长孺认为北魏实际上存在两种类型的领民酋长。  相似文献   

12.
古代彭部族的繁衍与迁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部族为祝融八姓之一,是一个很古老的部族,后来发展成为国家,经历了夏商周,到了春秋时代,最后的一支彭国,被楚所灭,遗族散布于全国各地。这个绵延两千余年的古老部族和国家,在夏、商时代曾是强大的伯主,以后还曾参加周武王亡商的部族联盟,又经历了几兴几衰。但由于史迹缺乏,以至今日尚未为史学界了解。本文仅将彭国的历史作一个初步的探讨,粗略展示夏商时代的古国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周老认为,产生地主的主要原因,是周初的农业进步。他对周初农业进步的原因作了以下分析: 1、周人早是耕稼的部族,各自部族在周天子的名义之下,有一定的土地经营定居生活,于是农业发达。 2、周人在长期战争中,将战败的部族成为奴隶,陆续被编配在农场上耕作,  相似文献   

14.
黄帝尧舜禹时期,中原地区三大部族联盟的领袖帝的产生是当时中原各部族间相互力量的消长及其斗争态势影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英雄史诗《库布兰德》是一部古老的英雄史诗,具有鲜明的克普恰克部族特征。它不仅传承于哈萨克族民间,而且广泛流传于土耳其、乌孜(兹)别克、塔塔尔(鞑靼)、阿塞拜疆等突厥语族的大部分民族之中。现传承于阿尔泰语系或突厥语民族中的许多英雄史诗,原来都是传承于某一氏族或部族的部族史诗。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许多国家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多党民主制,使多党民主化在非洲取得了明显成绩。在某种程度上说,部族政治功不可没。非洲多部族的特点有利于形成政治多元化,促进非洲多党民主制的确立,从而推动其选举、监督和政权轮替机制的形成,以及未来非洲多党民主制的稳步发展。部族政治将会为非洲独具特色的多党民主政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尘埃落定》是一部反映嘉绒部族历史生活的小说。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对宗教作用的解构和再现,不仅反映了嘉绒部族的历史生活,也间接地暗示了宗教在嘉绒部族中的特殊作用。由于特殊的地域和文化影响,宗教在这一地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一方面渴望通过宗教获得精神独立,另一方面又慑于土司的强权,找不到自我解放之途。  相似文献   

18.
说“汉”     
汉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融通黄河与长江文明的纽带,是南北文化转换的轴心,是汉族形成和得名的摇篮;传说时代的北国华夏部族、江淮东夷部族、南方苗蛮部族、西部氐羌部族,正是以汉水为纽带逐渐融通,形成了以华夏文化为主干、以龙凤呈祥为图腾的民族共同体;至迟到西汉时期,地上的汉水已与天上的银河结合,“汉”已被赋予了“吉祥、美好、盛大、精华”等美意,而“汉并天下”,四百年汉室江山,最终使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获得了汉族的美名。  相似文献   

19.
广西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特种部族"教育,龙胜县成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较快的县,成为当时"特种部族"教育的一个典型县。  相似文献   

20.
炎帝与黄帝部族是同时兴起于我国西部的两个有亲缘关系的远古氏族。炎帝率先进入中原与冀州平原,与随之东迁的黄帝部族在涿鹿展开大战。黄帝一战得胜而入主中原,炎帝部族则向南迁移。炎帝后裔英雄与黄帝后裔的斗争贯穿了整个神话历史,构成了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是建构我国神话体系的主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