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莱克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视为一种概念方式,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对意义研究,二语习得等有深远的影响。但像其他理论一样,概念隐喻理论也有其自身的不足。本文以"寸金难买寸光阴"等为例证,探讨概念隐喻,建议应进行更深入的跨文化取证。  相似文献   

2.
姜林依 《现代英语》2023,(21):92-95
文章立足莱克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结合夏弗纳关于隐喻的翻译策略,从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三个方面,对龚景浩的《将进酒》英译本中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及翻译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与跨域映射有关的三种翻译策略:转换源语意象目标域为目的语意象目标域,转换源语意象目标域为目的语的对应意象始源域,省略源语意象。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语言学为诗歌隐喻的英译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为《将进酒》的英译和欣赏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骆洋 《现代语文》2013,(2):31-32
莱考夫(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该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国内外学者对概念隐喻理论纷纷提出了质疑,并谈了他们的见解。刘正光、李秀丽、VerenaHaser等对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了挑战,并表达了他们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有利于对概念隐喻理论及认知语言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人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了一种迥然有别的隐喻知现——概念隐喻。从概念隐喻的理论、其所属范畴、哲学基础以及运用等方面对其内涵加以探讨,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确信: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对人类思维方式、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的系统性原则为理论依据,分析《哈姆雷特》概念隐喻翻译的系统性,即概念隐喻的突出与隐藏、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以及概念隐喻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影响。根据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把握概念隐喻翻译系统性特征有助于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主题。  相似文献   

6.
隐喻一直备受中外学者的关注,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还是一种认知工具。莱可夫和约翰逊是其中代表,他们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并首先提出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构成、分类、功能、主要特点,以及国内外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依据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讨论“爱”这种情感的隐喻化构建。  相似文献   

8.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一种思雏方式。文章将概念隐喻理论具体运用到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学习英语多义词、英语习语以及如何通过概念隐喻将相关词汇联系起来习得。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是一种映射模式。从认知的角度,运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语中的人体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表达上的异同,并从认知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特定文化的特征。因此,通过学习概念隐喻,可以改变学生的语言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可以系统性地理解语言;还可以通过对英汉概念隐喻的比较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从解读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了概念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词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进行文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实现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李慧艳 《文教资料》2008,(12):37-40
莱科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客观规律.它的提出标志着隐喻研究已从传统的辞格和语义研究进入到认知研究.而Fauconnier和Turner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为隐喻理解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空间.本文试图指出两理论对隐喻理解的作用,具体分析两理论,探讨前者理论存在缺陷以说明隐喻推理过程中应应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相辅相成,并融入语境和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隐喻在两千多年前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或修饰手段,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隐喻研究一直滞留在语言表层。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隐喻。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和认知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对语言学习,尤其是对词汇学习的作用,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14.
雷小玉 《海外英语》2016,(15):113-115
歇后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是汉语习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内涵意义总是隐晦的,具有隐喻性的本质。因此,歇后语的翻译一直以来都绝非易事。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英国语言学家约翰逊(Mark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使隐喻的研究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认知阶段。随着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此理论应用于翻译的研究中。概念隐喻理论也为歇后语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具有解释作用。该理论中的映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它们有相同或不同的源域或目标域,实现这两个域之间的合理映射有助于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映射原理部分地解释了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帕尔默文化心象理论为理论基础,阐述概念隐喻的重要性,它已成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应用文化意象影响概念隐喻生成这一规律,分析文化意象形成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共性与差异,旨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进而达到跨文化互融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胡小异 《鸡西大学学报》2011,(12):122-123,127
隐喻研究和对学习的研究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课题。概念隐喻理论为研究人类的认知带来了新的视角,“学习”这一抽象概念的构建也可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来研究,在讨论“学习”和“行走”两域之间的映射后,进一步从汉语语料验证概念隐喻理论,并从一定意义上指导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8.
词汇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手段,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在商务英语语料库中得到了很多运用。本文以莱考夫"隐喻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从《经济学人》《时代周刊》等西方主流报纸、期刊选取实例,详细分析"战争隐喻""水隐喻""舞蹈隐喻""生命体隐喻"等相关词汇隐喻如何植入商务英语语料库中,对词汇隐喻类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如何在商务英语语料库中发挥作用,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实现对经济活动、经济概念从抽象到具象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说隐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探讨隐喻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语言现象。着重介绍了塞尔的《隐喻》、戴维森的《隐喻意谓什么》以及莱柯夫/约翰森的《我人 以生活的隐喻》,指出了他们的疑点和不足,提出了自己对隐喻概念的思考,尝试从根本上修正哲学传统中对隐喻的定义,把隐喻理解为通过已有的语词成形机制来规定另一些形式指引较不明确的经验。本文最后探讨了一般的隐含、蕴含概念,提出了语义条件等新概念。  相似文献   

20.
英汉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璐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28-129,173
传统的隐喻理论把隐喻看作是语言的问题,然而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们思维和推理的方式.利用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研究扩展至经济语篇.对英汉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从而发现英汉语两种认知方式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