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有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现在的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专制式”的,学制、教育计划、考试制度、教材,以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从医有医德,从教有师德。师德的核心是什么呢?我认为,师德的核心是尊重学生。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颠倒了——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  相似文献   

3.
杜盖世 《甘肃教育》2008,(13):11-11
一、着眼“荣辱观”。落实德育目标。班级是教育学生的基本单位,为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我们要把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一一具体化。使大目标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班级日常小事,老师要大力倡导做小事、做好事。  相似文献   

4.
有位教育评论家曾经这样说过: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被倒了个个儿: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学生们坐着的躯体里掩藏着却是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站着或匍匐着,乃至于跪着的灵魂。  这话说得或许尖刻了些,以至于令那些对眼下的教育现状持乐观态度的先生们殊难接受,但熟谙当今学校教育内情的人恐怕不能不承认,此言乃是对时下多数学校(尤其是普通中小学)师生关系的形象而精辟的剖析。也难怪,中国学生自古便饱受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诲,而今更是领教了“不听老师言…  相似文献   

5.
有位教育评论家曾经这样说过: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被倒了个儿: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学生们坐着的躯体里掩藏着的却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站着或匍匐着,乃至于跪着的灵魂。这话说得或许尖刻了些,但熟谙...  相似文献   

6.
贲友林 《福建教育》2007,(2):48-50,64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先生的这首诗我们多数人耳熟能详。但我们眼中的小学生,往往都被视作“小小孩”。有位教育评论家曾这样描述中国传统教育:“在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恰恰被颠了个儿,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着至尊地位,  相似文献   

7.
研究背景“在中国的教室里,从形体上看,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之躯体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此语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国长期存在着的师生教学心态。  相似文献   

8.
更新教育理念 ,深化体制改革 ,不会摒弃课堂教学形式。实施素质教育 ,倡导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需要减负增效。笔者以为 ,正确看待并适当提高课堂教学的“紧张度”很有必要。江苏泰兴洋思初中蔡林森校长在介绍教改经验时 ,谈到“课堂上学生要紧张”。反复琢磨这句话 ,我体味到蔡校长所说的“紧张” ,应该是学生在认识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求知的精神状态。当今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曾有一位教育家这样描绘 :“在教室里 ,坐着的是学生 ,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 ,这种画面恰恰被颠了个儿 ,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至尊地位 ,而学生坐着的躯体掩…  相似文献   

9.
在从事班级德育工作中,本人发现我们的德育实效性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为什么会这样呢?班级的德育工作该如何做,才能切实提高实效呢?本人就此积极开展生活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试图寓班级德育于学生生活之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通过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事实证明,只要摒弃空洞、枯燥的说教,从生活走向德育,让班级的德育回归生活,就能切切实实提高班级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樊健 《江苏教育》2023,(34):57-59
班华先生的实践德育、整体育人思想引领着一线班主任创新班级教育、做自觉道德教育者、享受道德人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多维体验中自主建构道德生活,实现自觉成长;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建设班级教育共同体,有助于提升班级教育合力;进行“融和德育”的实践探索,有利于优化班级教育生态,帮助师生共享道德人生。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主体性”班级管理,既是对教学主体模式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最基本内容。这种管理不仅可以科学有效地强化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意志品质、心理人格、社会行为等方面塑造学生,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但是,当我们为“学生主体性”管理模式的科学理论和突出育人效果而惊喜,并着手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时候,却发现实行这种管理并非易事,不能一蹴而就。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更具广泛意义的问题。因此,我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着力将“为”“学生主体性”班级管理转移到“对”实行“学生主体性”班级管理的探索研究上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具体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班主任“导管”阶段——主体性定位 这一阶段要先发挥班主任在管理上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民素质忧思录》中有一句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教师,而在精神上,站着的教师占据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教师在居高临下的在讲台上,盛气凌人的发号施令,板着面孔捍卫我们的师道尊严,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要求学生甚至家长尊重教师。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使得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老师往往会不自觉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表达一种对学生生硬的爱。有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坐着的是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毫无疑问,老师的人格尊严应该得到尊重,但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观、学生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师生关系上,俯视学生的威严变成蹲下身子,平视学生.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他真的“坐着”吗? 有人曾经尖锐地批判当今课堂:“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学生是一个个生命体,具有发展性和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姚秀琴 《甘肃教育》2013,(20):30-30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最不经意却是最好的切人点,是最佳的教育时机。教育上没有小事,班级里发生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实际的教育行为.小事不小,小中有大。班级教育足由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构成的,而教育的作用以及科学的育人理念都是通过小事彰显出来的,真正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应当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着眼,应该做到以小见大,知微见著..为此,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一件小事映射着我们的行为习惯,看似不经意, 但是能够让我们受益无穷。我国现阶段德育主体性理论提倡: “以德为基,育人为本”。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重新界定了教 师课程评价能力的定义’教师参与并提升课程评价能力成为课 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 是班级学生的管理者。新课标在这方面指出师生之间的合作、 引导、参与等各项内容构建了新型的教育样式。笔者身为班主 任,希望通过课程评价能力的提升着手引导、培养学生们的良 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因为听说我们在做生活化德育课题研究,有位外学校的老师很好奇,就问“你们的班级管理怎么管呀?”。我就告诉她:“班级就是小社会,班主任就是班级事务处理的导师和顾问,学生的事儿学生做主。”那位老师似懂非懂,但这个话题很大,时间场合不允许我展开多说。而我倒很想就这个问题多说几句,因为我觉得我们现时的中小学班级德育离开儿童的生活太远了。让班级德育回归生活形态已经是迫在眉睫,再耽误不得了。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来说,大量时间都在做一些小事。但是从我的实践来看,怕就怕连小事也做不到位,小事也做不好。首先,确立指导思想意大利著名的刑法学家贝卡利亚说过:“制止犯罪发生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并不在于刑罚的严酷,而在于刑罚的不可避免。”“重要的是使每一个人的已为人们所知道的犯罪行为都受到处罚。”列宁也曾经对此论述:“有人早就说过,惩罚的警戒作用绝不是看惩罚得厉害与否,而是看有没有人漏网。”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虽不能与“犯罪”、“刑罚”相提并论,但就借鉴其思想而言,就是必须正视在班级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德育内容问题是德育管理的核心问题,中小学德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如何做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如果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是五、六十年代的教育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我们是“老古董”、“老八板”,持抵制的态度。虽然优良传统必须发扬,但也要根据时代发展增加新的内容。德育内容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未来社会要求、学生心理特点。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内容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内容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因此必须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以…  相似文献   

20.
所谓“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就是以班级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通过班主任的有效组织,放大班级管理的功能,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以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班级管理工作模式。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管理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