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汉语方音史稿(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持续八年,出现历史上外籍人士人滇,规模最大、数字最多的移民活动。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形势和学术研究的需要,在调查云南方音方面产生了两部划时代的巨:一为丁声树、董同和、杨时逢的《云南全省方言调查报告》,一为罗常培《云南之语言》。下即以这两部书中记录云南方音的代表地区--昆明方音作比较研究,先谈前。  相似文献   

2.
清·光绪乙巳三十一年 (公元 1 90 5年 )云南大理府人杨琼、李文治合著《形声通》一书。1 995年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五期 ,张华文先生写《〈形声通〉研究》。文章录用张先生提供《形声通》一书中的“音系” ,提出它实际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云南汉语大理地区方音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3.
史稿(十)主要谈杨时逢先生编《云南全省方言调查报告》(汉语部分)中的昆明方音。下面接着谈罗常培先生《云南之语言》的昆明方音。(罗先生原全已由笔整理注释在1986.5-1987.1玉溪师专学报上连载,后合为单行本)。本着重于杨与罗之比较,并提出原来注释外的一些补充看法。  相似文献   

4.
林本裕的《声位》是马自援《等音》的姊妹篇。两位作是同时代人。写作时间相差不多。林书对马书有多方面的修订,它的价值就在这修订上。通过详细对比,从中可以发现通用语语音和云南汉语方音,各自发展道路的分歧。显示出两部书观点立场的不同,当然功绩的缺点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5.
上谈原,本谈改编本。改编本与原比较,最大变动是韵目。写法上仍继承原,把古韵一一分列,同时又批注它们“同某鹤附之”,增加重申古韵变今韵的内容,起到让读温故而知新的作用。通过对批注的逐条分析,我们知道改编本更向“滇音”靠拢。  相似文献   

6.
清代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小说《镜花缘》第三十一回“谈字母妙语指迷团”描写的故事内容、实际是同一作另一声韵学作《李氏音鉴》一书提要的形象化表述。本将对此作出解释,帮助对声韵不太熟悉的读读懂小说这一部分。这两部书的作李汝珍是北京人,他的声韵学是兼顾当时南北音的。云南汉语方音就是接受南北音影响的产物。《李氏音鉴》中记载了很多北京话里的老人声字,与云南汉语方音非常吻合。本力求弄清当时南北音情况,以此来填补《史稿》在清代中叶上的一段空白,所以把它作为附录。  相似文献   

7.
兰茂《韵略易通》一书中所反映的云南汉语方音情况,只代表明·洪武到正统(公元1368~1442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当时声母zh、ch、sh、j、q、x都没有出现.韵母中还有“端桓”和三个收[-m]尾韵.入声依然保存.这一切以后如何发展演化?云南汉语方音中,前、后鼻音相混,鼻化元音特别发达、其产生根源何在?明、万历丙戌(公元1586年)昆明嵩明邵甸僧人本悟对兰书进行修订.通过他在近、现代汉语语音发展史中的最大贡献——“重韵”,对上述问题作出初步答案.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又是外地移民入滇的一次高峰时期。首先是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旧部“四将军”入滇,接着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带着一大批随行人员逃到昆明。不久清后分三路向云贵进攻,后来吴三桂统治云南二十三年,向四方大量招后买马。当时云南居民夫是五方杂处,虽然汉语已占绝对优势,但汉语内部分歧极其复杂,推行汉语语音规范化的韵书必然应的要求而产生。清康熙癸丑十二年(公元1673年)前后云南有两部声韵学姊妹篇-沾益马自援的《等音》和姚安林本裕的《声位》。本先谈前。  相似文献   

9.
198 9年 9月 ,《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出版。《史稿》到此告一段落。本文作个小结 ,并对云南汉语方音中一些特殊声母、特殊声调的历史来源再提供点线索。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而汉语方音却属北方话,,如何解释它的形成?曾经是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讲清楚这些历史,目的在于古为今用。了解云南汉语方音演变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它与通用语语音产生对应规律的原因,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从而掌握在云南省教学通用语语音的重点,难点所在,相应地也不难创造出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汉字的语音表现。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汉字的语音表现,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21个声母,39个韵母和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12.
距本悟“重韵”出现后三十二年, (公元1618年)云南通海河西人葛中选写了《泰律篇》。因为他用“音律、气、干支、阴阳之声、五音”等等概念套在音韵系统上,从而创造了绝大部分都令人莫名其妙的理论。全书糟粕、精华并存。本文不作全面评介,只着眼于它对云南汉语方音有贡献的地方,略作阐述。全书分:1、专气音图。2、专气声图。3、直气声音定位图。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下文论述,以此为据。  相似文献   

13.
师范院校汉语语音教学出现古汉语语音与现代普通话语音断层的现象,师生对汉语语音史缺乏系统的历时性观念,对于地区方言与普通话差异的根源把握不住,不利于普通话学习。我们应用历史的观点将汉语语音的演变轮廓给予勾勒,以利于汉语语音教学;并把握汉语语音特点在湖南各地方言中的表现,使学生进一步学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4.
井陉方言在方言区划上以往多认为属北方方言中官话的范围,通过调查发现该方言仍有百分之五十多的入声字,保留着与其它三声明显有别的读法,因而断定它当属于晋语区的张呼片。语音系统中声母有20个,韵母有32个,分开齐合撮四呼,声调有平、上、去、入4类。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鄂尔多斯方言属西北官话。该方言共有声母24个,比普通话多两个声母[η]和[ν]。韵母共有38个,其中有单元音韵母9个,没有单元音韵母[o];复元音韵母14个,带鼻音韵母7个,入声韵母8个。声调5个,保留了古入声,阴平、阳平调值与普通话也不相同,没有连读变调。  相似文献   

16.
湖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平湖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平湖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9个,韵母有41个,音节有500多个,而且平湖话还存在文白异读、内部差异等情况。对平湖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平湖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7.
语音双重同化现象是语言中很少见的、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山东方言也存在着语音的双重同化它是只涉及声母和韵母的同化现象,其同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叠音词。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临沧方言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云南次方言的一个分支,临沧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系统上既有内在的广泛联系,又有较为显的差别,将二的语音系统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汉语方言大家族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分析临沧方言成因,探索临沧方言规律以及促进该地区的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兰茂成书于1442年的《韵略易通》反映的是明代的通用官话,本悟成书于1586年的《韵略易通》是明代云南汉语方言形成的标志。“韵略”是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特征,少数民族汉语的“易通”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肃徽县方言中有声母28个,韵母40个,声调4个,本文对其进行了描写,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归纳了徽县方言的语音特点,并将徽县方言的声韵调与普通话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