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G804.49 20024521江苏省国民和学生体质监测某些跨系统共有指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A study of some trans-system physicalfitness indices for Jiangsu residents[刊,中,A]/姜文凯,许浩,汤强,姚志化∥体育与科学.-2002.-23(3).-40-44图18参4(LF)体质∥监测∥指标∥差异∥协调以200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和学生体质两大系统监测结果为基础,首次研究了3—69岁跨系统的共有指标及其随年龄、性别和城乡而异的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试图为提高国民体质研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0年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3~6岁幼儿检测结果,着重对浙江省幼儿运动素质的增长发展作初步研究。各项检测指标都显示随年龄增大而成绩提高的趋势。同时,各项指标在幼儿的各个年龄段又显示出不同的增长速度,并显示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刘欣  范本浩 《体育科研》2008,29(1):21-28
本文通过对2005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老年人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0年监测结果的比较。探讨上海市成年人、老年人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影响体质变化的原因,为本市全民健身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5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体质监测按国家统一方案实施。结果:成年人、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年龄变化趋势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总体相同,但在变化发生的时间、幅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体质合格率、优良率均较高。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项机能、素质指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与2000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比较.男性超重、肥胖增幅较大.心肺耐力没有明显改善,但其他机能、素质指标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上海成年人、老年人的体质变化趋势和特点,各项比较分析显示,成年人、老年人体质总体良好,其原因与市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全民健身运运的开展,以及本市体育健身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但应关注静态生活方式、防患意识不强、锻炼效益不佳等因素对市民体质的影响,对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道  王晨 《体育科研》2023,(2):20-24
国民体质监测是全面了解、掌握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有力推进“健康中国2030”建设进程,科学制定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重要调查制度。总结归纳上海市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的概况,从人群年龄范围、体质检测指标、数据采集方式三方面重点阐述并分析本次监测内容的主要变化,最后引出园外活动对幼儿体质影响,超重肥胖的评估方法,成年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作为近期值得关注的体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国民体质标准评价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资料,对辽宁省测试对象进行体质评定。研究结论显示:《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应用于辽宁省时评价结果显现出明显的不合理和不平衡性;部分指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较差。提示应该建立适合于辽宁人体质特点的区域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同时对部分指标的评价方式应该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国民体质研究工作的开展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决定于今年联合召开“体质研究与健康论文报告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 ,现将征文通知内容摘录如下 :1 征文范围(1)国民体质现状的研究 ;     (2 )不同年龄国民体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3)影响体质、健康国素的研究 ;(4)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研究 ;(5)体质监测和测定指标的研究 ;(6 )体质监测和测定评价方法的研究 ;(7)体质测试器材的研究 ;(8)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管理的研究。2 报送要求(1)凡符合征文内容 ,未在全国性学…  相似文献   

7.
我国老年人体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家云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2):64-66,45
通过对2000年全国城乡60—64岁和65—69岁两年龄组男女老年共计6200人的体质监测结果.研究分析了我国这两年龄组老年人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以及城乡差别,以为全面了解我国老年人体质状况,针对性的制定键身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老年人体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洪家云 《体育科学》2004,24(4):45-47
通过对2000年全国城乡60~64岁和65~69岁两年龄组男、女老年共计6200人的体质监测结果,研究分析了我国老年人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的两年龄组以及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9.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2010年是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年,本文通过研究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的问卷,找出生活习惯等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相关问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欣 《体育科研》2002,23(1):22-24
体质测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确立,关系到体质测定和监测的结论。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认为,相对于我国现行成年人体质综合评价的“平行法”,“要素法”能更好地反映出体质测定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国民体质监测研究可资借鉴的一条思路。以“要素法”观点重新审视成年人体质监测结果,可以发现以往农民人群体质较差的结论并不全面。据此,本文提出制定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指标上应突出重点;而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同职业人群应加强健身的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高校学生体质监测是2000年我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整体的一部分,其中20-22岁大学生与普通成年人年龄重合,但高校生源的非本地化以及高校学生特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决定了大学生必有其自身的体质特点,本文将同龄大学生和普通成年人之间的共有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为了解和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动处方干预对体质影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运动处方干预下,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并为大学生的科学健身提供“量化”指导和今后的调研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本校06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组,不实施运动处方干预,实验期为1年,以对比、验证运动处方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肺活量体重指数及台阶试验成绩等指标上,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运动处方对增强、改善大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20-69岁普通居民体育生活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200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报告了20-69岁江苏普通居民体育生活的基本状况,分析其随性别、城乡和年龄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体质指标对上海市不同职业群体成年人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体质状况由好到差依次为技术人员、商业人员、管理人员、办事人员、生产运输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农民;男性不同职业群体之间身高、体重、肺活量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的差异性略小于男性;不同职业群体握力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男性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坐位体前屈差异性不显著,而女性差异性显著.建议:构建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为基本任务,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多元性、公益性特征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澳门学生的体脂率以及与部分运动素质项目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澳门青少年的体质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澳门青少年的体脂率均数、年龄变化及性别差异;得出澳门青少年相邻年龄组体脂率均数差别的检验结果、体指率分布的正态性检验结果、体脂率与部分运动素质项目相关分析的结果,为体育教育和健康辅导等提供依据性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2000年苏州市国民体质监测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苏州市20-69岁1960名居民体育锻炼方面的情况调查,并就其对苏州市国民体质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提出相应的改善苏州市国民体质对策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在对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进行概念释义、背景描述及价值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与实践结构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是融合了“体育”与“农家乐”两个不同社会要素的经营实体,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理论结构由定位、政策、模式及管理构成,不同层面所承担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属性不尽相同;体育健身功能性“农家乐”的实践结构由规划系统、融资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系统、监督系统以及考评系统等六部分构成,以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实践系统。通过本研究,为“农家乐”与“体育”的相关研究开辟了新思路、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四川省幼儿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研究人群,选取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等作为分析指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等人群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四川省幼儿体质合格率达86.1%,总体呈现性别无差异、城镇明显优于乡村的趋势,综合评价状况属于中上水平;比较2005年监测结果,其总体合格率下降1.3%。四川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呈现出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的变化趋势,城镇大于乡村,男性大于女性。幼儿身体指数指标表现为城镇幼儿的身体充实度大于乡村幼儿。四川省幼儿素质指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变化趋势,男性在力量、速度、弹跳力、协调与平衡能力方面好于女性,女性的柔韧性好于男性。城镇幼儿的柔韧、速度、弹跳力、力量、协调能力与乡村幼儿无差异,而平衡能力低于乡村幼儿。与2005年监测结果对比10m折返跑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体育锻炼等级与健康体适能状况之间的相关性,对365位参与锻炼的7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体育锻炼问卷调查及健康体适能测试,建立了体育锻炼等级与健康体适能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完成测试的70岁以上老年人中具有规律性体育锻炼习惯的比例较高,其健康体适能总体达到良好水平,回归方程显示体育锻炼等级与健康体适能呈正相关,运动时间与强度能有效预测7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状况。提示制定70岁以上老年人运动处方时应以规律性锻炼为基础,可适度提高运动时间与强度,为提高或保持健康体适能水平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研和身体素质测试的方法,比较长期从事有氧运动和两种方式结合锻炼的两种中老年人各种素质指标之间的差异,研究两种锻炼方式对中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将社区50-60岁居民120人(均为男性)分为有氧锻炼组(60人),两者结合组(60人)。在锻炼前后各进行两次体质测试,比较各指标均值差异。研究结果:适量规律的力量训练和有氧锻炼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对心肺功能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