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改革要注重从传统的知识型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智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一、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卜,学生领会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形式的教学活动。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作者写作的思维方法,要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思维方法。 如何教给学生理解作者写作课文的思维方法呢? 首先要讲清作者的思路。作者写一…  相似文献   

2.
马列原著课教学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就是如何将启发性思维原则贯彻其中,使学生不仅便是学几条原理或结论。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经其作家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自我评价水平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自我评价水平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自我评价水平的策略是:引导学生分析数学思维过程,梳理数学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思维策略,反思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重新剖析问题本质,对问题进行推导引申;引导学生剖析解题方法的实质,优化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剖析作业错误、受挫原因,深刻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解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活动在思维过程中个性的表现,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正是通过各项思维品质的优劣来反映和体现的。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就能够对所研究的化学问题认识敏锐、分析深刻、方法巧妙周密、处理灵活。所以,在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分析是将事物的各种要素分解开来,加以具体考察的思维方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是解答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洪利荣 《云南教育》2002,(28):43-44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发展学生的思维来说,以往应用题教学中大多偏重于集中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教师所关心的是训练学生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集中思维,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比如: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是配套设置的,学生理解了例题,就能依照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独立完成练习中相应的练习题。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解题思路雷同,解题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因此,在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7.
语教学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课堂上设置各种类型的悬念,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走进课情境,扮演不同角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保护学生好问的天性,经常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目前中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同时问题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了解怎样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成为中学数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训练数学思维的最优方法是说题,说题活动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思、说、做合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王芳 《中学理科》2006,(8):72-73
化学习题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化学习题课,不仅能及时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如何充分发挥化学习题课的功效,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习题讲解中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应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在习题讲解中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教案是“问题教学法”的一个案例.何谓“问题教学法”?简言之,它是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从而尽快提高思维品质,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会芳 《山东教育》2002,(13):42-42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维动向,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而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一、不拘一格,发展求异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在讲授《司马光》一课时,学生知道了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落水儿童,我又进一步提问学生:“除了砸缸救人,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掉在缸里的小孩救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思维,说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回答问题后,我让学生对所说的方法对比讨论。这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学生思维的动力,充实思维的材料,且要善于引导、疏通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在让学生能做对题,而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我觉得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主要途径,但解答应用题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比较困难,需要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找出合理的解答方法,然后再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应用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有了良好的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作出许多成就,如果方法不好,即使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对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切中要害,辨明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造思维是求异思维与辐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等多种思维的综合。对小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他们在教师启动发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解题方法;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新颖性、独特性表现。当然这种表现是不成熟的、不系统的、隐隐约约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这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在自然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难于进行,更难于深入和创新。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数为属于呈现型的“问题”。它往往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也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它只要求学生“按图索骥”、“照章办事”,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而我们通堂所说的“强化思维意识”,主要是指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它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  相似文献   

18.
一、从思维的活化性方面培养创造性思维理念 学生思维理念的培养和发展是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教师应积极活化教学过程,使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势利导,富有启发性和感染性,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的思考状态。通过设疑、讨论等方式,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下功夫探索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摆脱单一性、僵化性思维定势,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从思维的发散性方面培养创造性思维理念 发散性思维亦即多向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  相似文献   

19.
陈勇 《山东教育》2005,(14):21-22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高中化学新课程提倡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关系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教师可以把问题设计得非常具体、琐碎,使学生容易获得标准答案;也可以把问题设计得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尉志新 《甘肃教育》2003,(12):37-38
思维定势能帮助人们迅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按一定的方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这是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按一定的模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集中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