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菊珍 《成才之路》2014,(21):52-52
在初中几何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感知图形,对比观察,合理猜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定位思想,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几何图形,从而正确而快速地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能全面体现数学的价值,不单一地以知识为中心,还应该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方法、数学思想、学习态度等多方面有相应的要求。 对于事实性知识,可以采用接受性方式进行学习,但此时如有可能,配以实例或图形,则学生对该结果的理解更深化。 评课时要看是否有全面的教学观,教学过程中能否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参与学习。 有些课例(如开放性、探究性问题),是否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多种预测并设计备用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与预设方案不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而不是生硬地阻断学生的思维。[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教给学生的物理知识,对许多学生来说,在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派不上什么用场,但如果我们能注重科学思维方法内容的挖掘,并把它与我们所传授的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传输的系统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在比较中求迁移、求创新的思维策略,从而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4.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即学习是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的过程,通过操作使学生的备种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体验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基本图形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学具,通过拼图形学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类图形的特点.使之对图形有着充分的认识,并建立起对这些图形的深刻认识的表象。  相似文献   

5.
1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儿童喜动不喜静 ,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点 ,把某些数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动手操作中的各种学具就足以引起学生兴趣 ,他们就会以最大的热情自主地投入到教学中 ,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从而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2 通过实践操作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感知 ,进而得到深刻的理解  在操作中 ,学具具有直观性 ,加上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这能使他们在操作中感知到知识的要点 ,理解知识的内涵。如我在教“角的度量”这一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识时 ,我指导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6.
一、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使数学教学生动化 万物皆有形,形象性是艺术的外显特征。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形象化的语言。课堂上可采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两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时,可引用女儿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②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可通过数形结合、类比等方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要弓l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触摸、描绘,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增加对图形的直观感受。③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时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数学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形象感知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专门编入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通过集中单元的专门教学,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初步接触到常用的几何图形。如何教好几何图形知识,下面谈点粗浅的建议。1.利用实物直观、初步感知图形不管教学哪种图形,师生均要事先准备好该种图形的实物或学具。如长方形课本及练习本的封面;正方形的手帕及识字卡片;三角板及圆形硬币、纽扣  相似文献   

8.
在认真研读教材、对比分析学生练习情况的基础上,探究一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路径及实施策略。在"认识图形"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实物载体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完善学生对立体图形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整理知识体系,加以灵活运用,从而产生联想,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一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诱导学生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点、线、面的综合和升华,明确其共性和个性,探究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使认识不断充实、不断发展、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使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信息为基础,让学生在思维中增知识、长才干,在思维中求技巧、促能力,从而最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由此可知,感知、理解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将教科书中归纳好的知识照本宣科地讲授给学生,致使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教学不但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加重课内负担,而且使学生身心难以得到健康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抓住“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屠力 《辽宁教育》2007,(9):51-52
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儿童随着空间观念的积累,可以逐步形成空间想象力.这将为目前和以后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新课标教材在第一学段安排这部分内容时.改变了过去少“空间”、少“图形”,仅仅让学生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的做法。在削弱单纯计算的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既让学生认识图形.又增加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以及测量的内容。如让学生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会使用各种工具来测量物体等。  相似文献   

13.
依据义务教育大纲的要求,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教改探索。一、注意培养变通思维能力例如:在第一册准备课的“多些”、“少些”的教学中,结合图形,让学生明确“鸡比鸭多3只,也就是鸭比鸡少3只、”教学数的计算时,结合图式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思考问题来揭示加减法的关系。这样,学生既潜意识地感知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又增强了变通思维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了用分析综合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提高了变通思维的能力和连续思维的能力。这样学生学有法,患有路…  相似文献   

14.
三段授课法的教学过程就是感知的建立一感知的强化一感知的深化。它是依据人的思维活动规律来进行的。人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和概括认识的过程,是一种从感知到理解,最后上升为综合运用的过程。基于思维活动的这一规律,我们运用的二段授课法这一教学方案,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三段授课法的教改方案,现以“酶”的一节课为例:一、感知的建立阶段这~过程就是让学生对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一过程中,我问是通过让学生带着知识提纲去阅读课本材料或者倾听教师…  相似文献   

15.
张俊玲 《新疆教育》2013,(3):115-115
教师教给学生的物理知识,对许多学生来说,在其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可能派不上什么用场,但如果我们能注重科学思想方法内容的挖掘,并把它与我们所传授的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传输的系统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在比较中求迁移、求创新的思维策略,从而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受益终年。  相似文献   

16.
对比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也是很有效的方法,恰当地运用对比,不但能巩固原有的知识,还能在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发现新的内涵,起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使学生掌握这种学习知识常用的方法既能锻炼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发展思维,学会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教学中的示范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现举几例说明. 一、同篇课文不同角度的对此. 同篇课文中可比较的内容很多。如句子、词语的变化,段与段,人物与人物,环境与环境及其前后变化等.可用纵向对比,如《雷雨》中,把周朴园…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11册100~102页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含义,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及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正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具与学具准备…  相似文献   

18.
在感知中训练数学思维———探索小学数学课堂素质教学的实施(四)○卢中平(永修县教研室)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它是认识的最初阶段。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个阶段,并在这个阶段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数学...  相似文献   

19.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学生能建立起良好的空间观念是这个领域所要达到的核心任务。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能够优化广大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作为小学数学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应该把握图形教学的特点,促使学生对图形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精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感知、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  相似文献   

20.
邹美清 《湖南教育》2006,(11):21-21
一、巧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多在无意识下完成.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结合学生这一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个由多种图形组成的卡通人物奥特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