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超  吕赟 《教学与管理》2010,(12):18-19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也正是基于此,当下,我们许多教师都非常注重反思,从而发现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或提炼出相关的经验.但是,所谓"只在河滩上沉思,永远得不到珍珠",笔者认为,反思的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反思之后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就离不开反思,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3.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正是基于此,当下.我们许多老师都非常注重反思。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Posner于1989年提出了教师成长的方案: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方案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Doyle(1990)也提到了“教师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没有成为名师的奢望.但是.我还是坚持写一些教学反思类的短文。不是为了发表.而是需要总结。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说明写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基本依据,据此进行教学反思时,可以有以下的一些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良好教学习惯的标尺之一。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  相似文献   

10.
反思是教师事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剖析和修正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来一个非常有名的公式:教师成长就是经验加反思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界有成就的名师一直非常重视反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宁 《学周刊C版》2011,(12):100-100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一种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行为,是一种需要理论支撑的分析、比较、判断的思维过程,以及思考之后的改进、提升、完善、记录的行动过程。教学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  相似文献   

13.
姬秋芳 《陕西教育》2006,(10):20-20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教师要学会反思,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这样才能立足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取得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业绩和成果。一、对反思的认识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核心因素。面对课堂上的生成,教师以经验无法当场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课后反思来提升教育水平。叶澜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心理学家林崇德也认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相似文献   

15.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自觉思考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也是体现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奚国平 《考试周刊》2011,(59):18-19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著名教育家叶澜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主角,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许多教育家和名师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面临着新的课程改革,置身于教育变革的特殊时期,年轻教师要想迅速成长,脱颖而出,何不从注重教学反思开始?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就教育工作而言,笔者认为就是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写好教学后记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必要了。  相似文献   

19.
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每个敦师都渴望成为一名“专家型”的教师,成长是什么?广义地讲,成长意味着一个人力量的不断提升与壮大,对于教师,成长则意味着教师自身健全人格的的不断完善和专业提升。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教师通过反思发现研究问题的切人点,使经验得到锤炼、升华,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而改进教学。诚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20.
马智馨 《甘肃教育》2014,(14):80-80
正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确如此,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看清自己,更加了解自己,从而有的放矢地弥补缺憾,不断完善自己。当教师更是如此,不反思、不经常回过头来问问自己"这节课我上得好吗"、"有没有更好的设计"、"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