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倾听是什么?倾听是细心地听取,它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新内涵.学会倾听,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精彩,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的课堂从倾听开始.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中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作了如下的界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倾听、表达、交流"是课标对口语交际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对“口语交际”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1.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什么是倾听?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倾听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质。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2.要让学生紧盯教师或黑板。学生要看清课堂上的非语言交流信息,如教师的手势、眼神、板书等。同时,要以点头、摇头、微笑等形态和教师进行交流,不要低着头,更不能左顾右盼、交头接耳。  相似文献   

6.
陶胜 《华章》2012,(36)
“咬文嚼字”,原意为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但上海有本杂志——《咬文嚼字》,专门在汉语的语言树林里“捉害虫”,为我们的无知、疏忽、粗陋纠错.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也曾经写过一篇文艺随笔——《咬文嚼字》,对咬文嚼字的好处进行了绝妙的论述.由此可见,“咬文嚼字”已被人们升华,成为“追求更好”的代名词,成为认真治学的褒义词.《生物学》课本是编者的心血所在,言辞贴切,字斟句酌.仔细研读,发现其中精妙缓缓呈现,每一个字眼都有可以“展开”之处.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者能够抓住那些经过“咀嚼”后的关键词,让学生好好理解其中的奥妙之处,“有效课堂”的境界一定能完美实现.以下是我的一些理解及做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邹节华 《广西教育》2006,(1A):83-84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第9条提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是口语交际教学总的目标。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9.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有些课堂“对话”中出现了为求生成,淡化文本价值;追求形式,弱化文本内容;盲目拓展,虚化文本意蕴的倾向,对话变了味,走了形,值得引起重视。本文试着就课堂“有效对话”要立足文本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积极、主动、有效地倾听,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可是,如果只是狭义地理解倾听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言语层面的传达和交流,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捕捉学生的各种想法,就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沟通,就是"被倾听"。  相似文献   

11.
倾听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倾听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一些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热闹的背后是随意和低效,学生的交流更多是表述的过程而缺乏倾听的过程。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将会极大地影响“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使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2006年中考语文卷的口语交际题分量有所增加,形式更加多样,命题具有下列特点:1.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体现口语交际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3.
顾卫华 《考试周刊》2009,(43):53-5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试想,如果我们和孩子都能乐于倾听,善于倾听,耐心倾听,何来课堂教学中令人尴尬的现象?我们和孩子都需要一对慧耳呀。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采用多种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然而,如何使“对话”更有实效,如何不断提升对话效应,使课堂充满酒力呢?可以通过“五式”互融,有效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智慧的课堂是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探究欲望不断激活,知识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的课堂。据统计,在课堂中,有45%的时间用于听,有80%以上依赖视、听觉来获取信息。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以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体验到智慧课堂中求索的愉悦和求真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17.
倾听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倾听是人类获取信息,与人交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倾听别人发言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样重要,它既是尊重别人的文明交际的表现,又是我们学习经验、汲取教训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情况却并不乐观,往往是老师在很卖力地讲课,  相似文献   

18.
所谓倾听,就是听取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并进行内部认知加工,以期得到对方语言的真意,并在行动上有所表示。倾听不仅指倾听者通过听觉器官获取信息,而且具有理解信息、反馈信息的意思。可见,倾听既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反映。  相似文献   

19.
张建成 《学周刊C版》2011,(6):126-126
一节有效的课堂,必须有好的导入。这是一个通过教师的“行动”激发学生“心动”的环节,它既是对文本的积极导向,也决定着整堂课的基调和最终走向。一、披情入文,创设氛围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作品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教学是师生双边情感的交流。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堂应该成为调动学生情感的磁场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对"口语交际"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