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保国 《今传媒》2006,(8X):60-60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想出名并不是一件多么为难的事情。不需要金钱投资,不需要高等学历,也不需要什么出类拔萃的技能。想出名,关键看你会不会造新闻。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中国新闻界"最出名"的记者,莫过于陈永洲。只不过这个"出名",并不是让媒体同行与有荣焉的骄傲,而是给中国记者行业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霾"。2014年来了,"雾霾"仍没散去,"陈永洲事件"给媒体从业者带来的警示仍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不搞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报道。这是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另外,该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3.
杨光 《记者摇篮》2009,(4):49-49
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浩如烟海,每个人可能接受的新闻却极为有限。要想让你的新闻引起别人注意,让别人阅读、收看并记住你的新闻,你就不能不重视新闻前期和后期的制作。这就是说,同样是新闻报道,同样的新闻事件,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和编辑制作出来的新闻,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社会反响,因为你采制的新闻角度和深度与众不同,当然在新闻的市场中就会有更高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1.强调书而不是新闻本身 要正视这一点,书不是新闻,不会一周就印发2000份。你要做的是发掘新闻素材,创作新闻故事,或者将你的发行和近期的一个新闻故事联系起来。新闻发布不是做书评,也不是你要发行的书的传单或广告。几乎每个人写发布稿时都是从“新书”的角度,那不叫新闻。编辑会删掉任何类似于广告的东西。你必须承担起记者的角色,寻找“新闻”。我们通常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做记者,出名容易“成名”难。因为,既然是干记者,发稿就相对容易一些,当读者打开报纸,你的大名就会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眼帘,久而久之,你就出名了。想“成名”则难上加难。这是因为,名记者不仅要有高的知名度,还要有很高的美誉度;而美誉度的获得,靠的是作品——要让读者看到的每一篇“大作”,都要超出他们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6.
每天,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浩如烟海,每个人可能接受的新闻却极为有限。在新闻信息和新闻载体都极大丰富的时代,新闻传播已经由“卖方市场”不可避免地向“买方市场”转变。要想让你的新闻引起别人注意,让别人阅读并记住你的新闻,就不能不重视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7.
报纸、电视和广播经常有这样一些新闻:你想知道的,一带而过;你不想知道的,没完没了。比如,报道会议,出席人员名单一大串,空话会话一大篇,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与广大群众有什么利害关系,不甚了了;报道事件,不讲来龙去脉,结果如何不得而知。看这类新闻,叫人干着急。自然这个“想知道和不想知道”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以个别人为依据,而应以广大读者为尺度。这种不看读者需要,不懂读者心理,不对读者胃D的毛病,在我们函授学员的新闻写作中也有表现。现举三例:起码要让外行人看懂学员黄跃忠写了一条无标题短新闻。全文如下:市…  相似文献   

8.
有同行曾问我:"跟写消息、通讯相比,评论不太好写,可你为什么愿意写呢?"在我看来,新闻评论源于新闻,而又高于新闻。这说明,评论要有新闻性,而新闻事件经过评论这一形式反映出来后,其新闻的思想内涵就丰富多了,也就是高于一般的新闻了。有些时候,一篇新闻若想挖掘透,让新闻有深度、有力度、有厚度,就得需要新闻评论这个品种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新闻学角度来说,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  相似文献   

9.
宋一新 《新闻窗》2013,(6):39-39
一、事先设计好问题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套系统的过程,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前期做好问题设计工作。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对有些记者来说,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在采访现场不知道如何提问,他们在遇到突发新闻事件现场通常问一些大而空的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谈谈你的感想、  相似文献   

10.
写稿子,起步之初最难。且不说一开始了无凭借,有“老虎吃天不知从何处下口”之苦,单是那些闲言碎语,也常常如同芒刺在背,让你不得安宁:若写了稿子登不出,有人会说你“没有金刚钻,硬揽磁嚣活”。若是写稿被用出,又会说你“想出名”;用稿单位寄来稿费,又会有人眼紅,说你是“想捞钱”。如此等等,不知伤害了多少意志脆弱者。其实,是不是“金刚钻”,可以用实事来证明。暂时还称不超“金刚钻”的,也可以在实践的炉火中锤  相似文献   

11.
档案之歌     
档案自嘲说:为什么我会躺在黑暗的库房枕着冰冷的箱柜我的一生难道就这样度过难道我就只能在封闭的黑暗中摸索徘徊难道就没有我闪光的时候机会总是有的就看你是否有可利用的价值人们常说需要时你就有价值千年老纸做得药不需要时你就什么都不是在有些人眼里我就是这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就不重要档案人默默无闻的劳动着在七彩世界里我是一种痕迹虽然不懂却也明白档案人也想成就七彩的人生一份文件里看出一个世界一盒档案里转出一个乾坤把价值握在掌中把信息传向茫茫人世我不时的闪光让纠纷成为过去我不时的闪光使机器欢歌线路通畅危险排除技术…  相似文献   

12.
左珺 《声屏世界》2013,(1):56-56
路径一:现场中找新闻 当你没有新闻线索时,你可以到自己所跑口线的部门和相关现场走走。或许能发现新的变化,这就是新闻。抑或,当你接到一个报道任务而苦恼从什么角度去写的时候,你到现场去。现场会告诉你报道的角度。此外,当你为做一件新闻报道深入现场时,现场也会不吝啬地让你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3.
今天,当世界性的新闻竞争已经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激烈竞争的时候,新闻策划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每天,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浩如烟海,每个人可能接受的新闻却极为有限。要想让你的新闻引起别人注意,让别人阅读、收看并记住你的新闻,你就不能不重视新闻策划。 那么,怎样作好新闻策划呢? 搜集足够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新闻策划的核心是精谋。所谓精谋,就是根据需要报道的新闻题材和媒体的特点,制定最能接受事物本质、最有冲击力和感染力、最有希望达到预期目标的报道方案。 制定报道方案以前,最重要的是调查研究。要事先摸底…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15.
随笔     
吃粮不隔年 出名不过夜想当作曲家?跟我?那你算是找准了人啦。咱别的本事不敢说,要出名,包在我身上。老前辈张爱玲讲话:出名,要趁早哇!  相似文献   

16.
信息动物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人会上网、会使用手机,动物不会!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但离开了网络和手机,人还能活吗?肯定能,只是活得不舒服、不自信、不踏实。你有没有在吃饭或者聊天的时候突然翻出手机查看,然后发现其实并没有响?并没有人找你汇报工作或者指派任务(让人沮丧的是你分明很清楚即便漏过了某些电话也无大碍,因为你并不是某国总统,也不是跨国公司的CEO或全球瞩目的UFO),但你就是担忧,仿佛随时会错过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或者,你一进家门就顺手打开电视机调到新闻频道,一上车就调到新闻频率,一进办公室就打开电脑浏览新闻,虽然你明白自己不是报社总编或电视台台长,但就是潜意识里不愿错过任何重大新闻(哪能天天都有“重大新闻”!我们害怕把新闻“落下”,其实是我们害怕自己被“落下”)。以上症状,传播学上应该叫“信息依赖症”。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概念,似乎注定了非事件性新闻让普通读者瞩目的难度。 工作性报道,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非事件性的。像水利建设活动,企业发展呀,计划生育呀等。这种工作性的东西,一般不是独立的主体事件,没有明显事件属性,地点也比较宽泛。它的发生、发展,是渐进的,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与那些突发的,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事件性新闻相比,它不是一眼  相似文献   

18.
一、好记者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包括三方面:(1)对采访事件的好奇.这会让采访对象认定你的企图是纯正的,你是来搜集与事件有关的事实,而不是来寻找与事件无关的内容爆料,或者来对采访对象进行道德审判的.(2)对采访人物的好奇.这种好奇是一种真正想要了解采访人物的故事、想法的意愿.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好奇,让采访对象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而更愿意袒露自己心里的想法.(3)从受众角度的好奇.采访的最终目的是写成一篇新闻稿件、制作出一期广播、电视节目.记者需要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什么内容是受众想要知道的,最后形成的产品要满足受众(合理)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的影像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摄影影像语言的把握能力如何,对于其价值的实现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像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让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人来讲,就会毫无吸引力一样。“一图胜千言”这句话,只有当你拍摄的照片确实胜过千言时,才能算作是真理。因此,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和总编辑等必须下功夫研究新闻摄影的影像语言,才能使图片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我认为,新闻摄影的影像语言有以下几种: 1、纪实语言 新闻摄影的语言,不需要华丽的词句,不需要太多的形容,不需太多的艺术加工,只需纪实性、见证性的语言。纪实语言是新闻摄影的一个最显著的表达方式。纪实性语言与文学、绘画等其它艺术语言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是对新闻事件的纪实,它不可以像拍电  相似文献   

20.
陈伟 《新闻三昧》2007,(12):28-29
笔者做新闻的时间不长,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个人认为,写新闻,尤其是要写出有一定新意、有一定深度和影响力的好新闻,不认真地去想,不多费点心思去认真琢磨是不行的。当然,想,不是凭空想象。想,是从新闻事实本身出发,依靠平时的各种积累,多动脑,勤思考,并把这一思维活动贯穿于新闻作品创作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