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观周刊》2013,(1):251-251,237
广东省实施文化强省建设的目的是进一步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推动广东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是以文化艺术为载体,以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为目的的全民审美教育活动。文化强省建设在目的、内涵上与群众文化的目的、内涵有着许多密切契合的共同点。可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建化活动,对推动和促进文化强省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新闻出版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闻出版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全行业倡导敬业诚信、遵纪守法、改革创新、团结合作的新风气,提高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践行能力,使全体从业者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3.
李正培 《新闻界》2003,(1):46-46,50
2002年5月,中共四川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西部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中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强省建设至少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A、具有一批国家级水平的文化人才,如出版家、著作家、演艺家等;B、与社会发展同步,不断生产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积累先进文化的作品;C、产业化程度高,居国内兄弟省、市前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等年产值在全省GDP中的份额(百分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向发达国家靠拢。D、全省国民文化素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占全省人口比例在全国兄…  相似文献   

4.
一、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的重要性 1、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可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凸现出来。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更多地享受文化生活,获取更多的信息,成为他们的强烈愿望。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文化消费服务。  相似文献   

5.
2月1日.重庆市召开2010年全市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会议提出,重庆市新闻出版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新闻出版强国和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规划,用3年时间初步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闻出版强市;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文化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彰显了出版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为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增添了百倍信心和十足底气。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尤其是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新时代出版工作的根本遵循,不断建强新时代出版业,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在山西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建设文化强省将成为山西"十二五"时期的一个奋斗目标。公共图书馆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在文化强省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部门。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利用馆藏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中,要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和作用,为实现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建设文化强省将成为辽宁"十二五"时期的一个奋斗目标。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中,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利用其特殊的文化功能,在文化强省建设中扮演文化传播媒介的重要角色,并担负起推动区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刘艳 《图书馆学刊》2012,34(5):15+117
阐释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在当前文化强省战略中,公共图书馆要在服务体系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非遗保护和传承以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文化自觉,全方位拓展服务,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云 《兰台内外》2023,(1):73-75
在自媒体广泛流行、大数据广泛应用、文化建设与传播需求增强的新形态下,传统移交、接收文书档案以及档案工作人员著书立说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后,认为新形态下档案文化资源建设及传播具有更加注重地方特色档案开发、捐赠征集档案现象更普遍、开发宣传方式更多元、跨界合作趋势增强、更加贴近大众生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构建"大档案""大文化"工作理念认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们建设档案文化传播工程指明了方向。档案部门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精神中,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大档案"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1、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可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文化消费服务。因此,档案馆不单是传统意义上查阅档案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档案文化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发挥其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开辟档案文化为文化强省建设服务的新途径,对于建设文化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治区图书馆积极参与自治区党委组织的“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提高了全馆对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认识。全馆表示,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厢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口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档案》2007,(5):14-14
档案馆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的主体和基础。档案工作服务四川文化强省建设成效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工作在推动四川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中作用的发挥。在推进向文化强省跨越中充分发挥档案馆工作的作用,强化档案馆工作与建设四川l文化强省的对接,必须既立足于四川文化强省建设的要求和工作重点,又立足于综合档案馆本身的职能职责,着力于搞好档案馆功能的发挥与推进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要求和工作重点的对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文创产品有别于其他类型商品的地方在于多数消费者是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他们在博物馆里买东西的行为更多属于偏感性需求的文化消费。本文通过对博物馆消费人群分类的研究,论证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引申出几种设计思路。结合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才能抓住特定人群的感性需求,诱发他们的感性消费。本文通过众多博物馆的经典案例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创产品的感性设计表达,以期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新闻出版工作承担着培养人、激励人,传播知识、传播先进化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闻出版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社会更加和谐”的价值观,把社会和谐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对待,并且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优、做强新闻出版业。  相似文献   

18.
时统宇 《视听界》2009,(3):114-114
经济危机来了,有人挖掘出了“口红效应”。 简单地说,“口红效应”就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需求会紧缩,而精神文化需求会膨胀。当购车、买房成为困难的时候,人们会转向相对廉价的消费,文化消费既能满足精神需要,又符合其承受力,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需求。这种效应被称为“口红效应”。不相信吗?有人说:今年全国贺岁片票房超过5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06,(2):79-7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月17日在广电总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强力推进新一轮“村村通”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葛明 《新闻爱好者》2011,(12):116-117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河南,促进经济强省与文化强省建设互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是河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一种战略选择。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