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诗表现出"苦情"和"圆满"的两极生命形式.从佛教"一心开二门"的义理来看,二者统摄于"一心",却分属两个价值维度.苦情诗持社会道德伦常的价值判断,由心生灭门而生,不具备心性层面的超越.圆满者属心性本源的终极价值,契合心真如门而生,是"一心"之禅境界.  相似文献   

2.
心性论是指对人的先天本性的认识。在印度佛教中,心性是"本净"的。人人生而具有成佛的潜能和内在动力,只是因为"客尘所染",所以不能自见其心。而中国佛教认为"心性本觉",人心就是道德和精神的圆满状态,只要自认其心,当下便能成佛。因此,中国佛教心性论是对印度心性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3.
《歧路灯》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这与作者对儒家"心性"说的独特理解与创造性的运用是分不开的。《歧路灯》中对谭绍闻堕落与浪子回头的描写,形象而生动地演绎了儒家"心性"说。  相似文献   

4.
理学家们把本来具有道德性的孔子之仁与《易传》的生生观念相结合,将此生生不息视为生意、生理,并与人的心性相结合,建立起了"仁"、"生"、"理"三位一体的形上架构,完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预设。这种建立过程包括了对孔子的同情、《易传》的阐发,包括有佛老的刺激、中医的启发,以及他们自我的体贴和思考等一系列工夫。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说明,可以更清楚地把握理学本体范畴的结构与含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理学的整个体系及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君毅认为宋明儒的心性论发展到王船山时达到了其内在逻辑的最高点,船山的心性哲学正是在宋明儒重内圣的基础上开出外王之学,心性、天道、治化融为一体,成宋明儒心性哲学的集大成者。简言之,若宋明儒的心性哲学为"心性—天道",则船山的心性哲学为"心性—天道—治化"。  相似文献   

6.
"解释学循环"理论描述了人在经验阅读实践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状态,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树立的"目标教学"模式,阅读中预先确立的"理解目标"都是在这一心理状态中形成的;而良好的篇章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扩展知识范围,培养他们自觉更新"图式"的意识和习惯也都受益于这一心理。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18,(4):40-45
在生活困苦和价值混乱的时代,杜甫以反身而诚的方式,将价值追求从外在事功转向内在心性,追求人性的提升与完备,并将之视为个体生命的存生依据和价值根源,达致了人格全美和人性全善的境界。杜甫这种以仁心为基础的家国天下情怀和精神贫乏时代的心性追求,启发当代诗人突破个人狭隘的精神限阈,召唤着当代诗人加入到向伟大心灵进发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8.
别离是人类普遍的一种遭遇,更是使人生不圆满的一大遗憾。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别离之情就成了重要的主题。别离无论是对送别者还是对远行者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类诗所表现的送行者的"怅然独归"的凄凉孤寂的身影和若有所失的怅然感受不由让人潸然泪下。而这些都是诗人有意或无意借营造氛围创设的。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一生以学圣成圣为治学与教育宗旨。他以自身心性实证为基础和前提,继承了先秦儒家"心通天道而为圣"的思想理路,在教学中先后提出"心纯乎天理而为圣"、"心之良知是谓圣"的观点学说,为弟子及后学"学以至圣"指点了明确的方向与切实可行的路径,对我们当前学术研究和民间国学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上看,"三生教育"是人生的根本性教育,是让人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人生教育,是通过关爱人的生命成长、激发生命价值从而惠及社会良性发展的教育,也是人才和人格形成的生命动力之基础教育。"三生教育"的深层底蕴,应当深入到人的生命理性、生存理性、生活理性中去,这样就会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共人本主义哲学精神结合进来,即通过"每个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而实现"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的、既是个体的又是公共的人本价值精神。"三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特征,表述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传递了一种“天人合德”的精神,天不仅是自然秩序的代表,也是人间的秩序与价值的根源,人的“仁德”源于天的“生德”,所以天人能够合一,合的基础是德,合一的标志是在对天的体认中,觉解人的精神生命,而仁就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最高境界,所以通过对人的“仁性”的把握,就可以体认这一超越的价值源头,臻于天人合一之境,在中国哲学中,仁对的把握,离不开对人的心灵心性的探讨,而传统的心性之学所传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与人,宇宙与人生,心性与天道的相互贯通。“天人合德”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中国哲学必然走向一条内探求心性之路。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以"否定"、"破坏"、"消解"和"颠覆"现存一切观念、价值和制度,强调"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和"非连续性"等为特征的思想观念,与我国新时期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强烈否定意识有着极大程度的相似性。但两者各有其特定的生成、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鲜明的不同。对两者的正确辨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我国新时期小说的本质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它的实施领域可以涵盖学科课堂、学科课堂延伸,以及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活动性课程等多方面。生本课堂,则主要侧重研究学科课堂及延伸领域,重点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充分依靠学生,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教"的课程。一、生本课堂实施的价值所在生本课堂与其他各类教学模式或教学经验相比,它不仅能实现一般意义上的学科教学目标,还  相似文献   

14.
李翱的《复性书》表达了其性善情恶(惑)的性情思想,“性”为人先天纯善的本性,不生不灭。“情”为人后天因受外欲诱惑而生的善恶混杂的杂染心性,是对“性”的掩盖而生的迷惑心性。因惑情使人作恶堕落.所以要去情复性,以寂然不动的复性之法回复纯善之性。  相似文献   

15.
禅宗美学是生命美学和美的集中体现。因为禅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验,同样禅宗美学始终所关注的也是人的生命活动。在审美理想的追求上,禅宗以圆为美,认为"大圆境界"是最高、极致的境界。而圆又是"禅"、"心"、"悟"的核心范畴,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展示出蕴含冲突因素的宇宙、人生原在、终极和谐之美。所以禅实质上就是一种圆满之美,"禅"就是"圆","心"本自"圆","心"、"物"相"圆",因而禅宗所标举的参禅与审美体验是以"圆"求"圆",即强调从圆满的自足自性、本心出发,经历万物万象,再复归为圆满具足的自性和本心的圆融之美。  相似文献   

16.
"生"是儒家伦理中的重要概念,围绕着"生",儒家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生"之伦理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原始的崇"生"观念——促成儒家"生"之观念的产生;上古天命意识——深刻影响到儒家言"生"的方式及其伦理主题的确立;上古气论——彰显出儒家构造"生"之伦理的实体形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孟子以"天"或"天道"作为人至善的价值根源,但同时又认为善内在于人的世俗生活,"内求"就可实现善。荀子强调天人之分,天、天道完全是纯粹自然的观念,人所得自天的,也完全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而没有先天的道德规定性。礼义等道德内容完全是人得自后天的认知和实践创造。情欲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俱来。欲不可去,欲不可尽,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善恶是社会治理的结果。荀子建构了以"礼以养欲"为核心的不同于孟子心性道德观的礼学思想体系,通过礼义原则对财富的合理分施,在人类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和谐有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即"三生教育",作为云南素质教育创新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举措,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应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点。从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体验;从活动环境的企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渗入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教育。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开展才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内在超越是指人通过把握自己完善的本性而把握对象世界的本性,并扩充、外显、推广这种本性,以期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超越特征,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而孟子心性论思想的提出更是使这一特征明朗起来。孟子的心性论是儒学心性论主流,它非常明显地影响了中国佛教诸宗的心性本体论,更是之后的宋明理学形成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人们不能依文解意,认为荀子心性思想是性恶,而应回到文本中,具体解析。荀子所谓"性"是就人的生理本然而言,而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欲"。作为生理本然的"欲"不能言之善,也不能言之恶,这就是说,"性"无善无恶。作为人生理本然的"性"有着天然向外流露性,此则为"情"。若顺着人之性向外流淌,则"欲"处于放纵状态,"情"则趋于恶。放情纵欲则为恶,那么在荀子看来,当操存此"心",逆"情"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