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关于今日江、湖汇合处称“三江口”各有说法、很难统一,到底应如何界定呢?1997年笔者就曾撰文论及,“三江口”应是三条江流水口的交汇处,不是首尾相咬的衔接处。“三江口”名称由来有“南江北沱”、“北江南沱”两个不同时期,“北江南沱”时期形成“三江口”的名称后,江、湖汇合地理位置又多经变迁,其原因主要来自自然力与人力的作用。今日江、湖汇合处称“三江口”,是南名北移,约定俗成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古渡幽情     
柳江以一弯柔水的清澈澄明,拨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妙韵琴心;百里柳江绣画廊。这份溢美就从水而来了。 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更顶村,自柳城县凤山镇起至象州县石龙附近的三江口称柳江。柳江流经柳城境、柳江县、柳州城区、鹿寨县、象州县,全长272公里,市辖部分从露塘段起至洛维段止共74公里。“柳江环绕,……北接湖、湘,西通黔、滇,  相似文献   

3.
亚琛是今日联邦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一个城市,在科降西南40英里,与比利时国境接壤。亚琛是欧洲一座古老的城市。在中世纪与查理大帝和神圣罗马帝国齐名。它原是查理帝国的首都,是当时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故有“第二罗马”、“北方罗马”之称。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几乎每一任德皇都要在此加冕,亚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大海对江、河、湖说:“你们敢跟我比大吗?”江、河、湖说:“我们当然不敢和你比。”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小溪突然说:“大海,我来跟你比。”江、河、湖、海都愣住了。  相似文献   

5.
长江与洞庭湖在城陵矶交汇处,滚滚东流,形成著名的"三江口".然而历史上的三江口并不在今城陵矶江湖交汇处,而在今岳阳城之南.由于主泓道的不断改道及地球自转的缘故,乃逐渐推移至城陵矶处.  相似文献   

6.
杼山考     
杼山因为闻名古今,史籍记载不少.考诸文献有晋吴兴太守张元之《吴兴疏》,唐陆羽《杼山记》、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宋嘉泰《吴兴志》,明万历《湖州府志》,清同治《湖州府志》,以及掌故、旧闻、俚语等等.不同时代给杼山打下不同印记.晋以前称“稽留山”,晋代名“东张山”,唐代始称“杼山”.所谓杼山,是因为这座山是夏杼“南巡之所”.故山西北有夏驾山,山下有夏王村(今称王村).夏杼遗迹的考证是陆羽的功绩,在陆羽《杼山记》前还没有杼山这个名称.《湖州府志》载:“郡有专志,实肇始于陆羽.”陆羽写下不少地方志籍,如《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记》、《湖  相似文献   

7.
不畏艰险舍己救人今年四月间,我省霪雨連綿,上犹江和南安江洪水猛漲,齐向两江汇合处的南康县三江口冲来,洪水淹沒了附近几个公社的田庄,冲倒了房屋,卷走了許多財物和牲畜,这是近五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特大洪水。尽管水急浪大,来势迅猛,但在公社党委的正确領导下,社員們团結一心,向洪水展开了一場激烈的斗爭。  相似文献   

8.
一、 历史 回 顾 我 国 高 考 设 置 “综 合 科 目 ”考 试 ,是 在 1990 年 原国 家 教 委 在 湖 南 、云 南 、海 南 三 省 进 行 考 试 科 目 组 改革 试 点 ,逐 步 形 成 “3+2”或 “3+x”的 方 案 的 基 础 上 由 1998 年,黑 龙江 、河 北 、湖 北 和四 川 进 行保 送 生 “综合 能 力 测 试 ”改 革 而 催 生 的 。2000 年 ,广 东 高 考 科 目设 置 为 “3+文 理 综 合 +1”,山 西 、吉 林 、江 苏 、浙 江 等省 设 置 “3+文 综 /理 综 ”。 自 此 而 后 ,综 合 科 目 的 设置 ,正 式 引 入到 全 国 高考 之 中 。“理 科综 合 ”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五湖” ,说法不一。北魏时期的水文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认为“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氵鬲湖”。唐代司马贞认为“五湖”指“具区(太湖)、洮氵鬲、彭蠡、青草、洞庭”等五个湖。近代则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四海”一词 ,最早出现于《尚书》 ,书中的《大禹谟》中曾有“文命敷于四海”的话。古代以为中国四周有海环绕 ,所以把中国叫作 :“海内” ,外国叫“海外”。至于这四海叫什么名称 ,具体地点在哪里 ,《礼记·祭义》说四海是“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但没有明确海域。…  相似文献   

10.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都江堰市城西之岷江中游,是名震寰宇的水利工程。建于秦昭王时,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堰名也几经更变。近世“都江堰”的含义一般是指分水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四大工程;而古代则不然,仅指分水鱼嘴和金刚堤。“都江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史籍是在《宋史》。《宋史》卷95《河渠志》云:“皂江支流迤北曰都江口,置大堰”。卷247《赵不(?)传》云:“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为何称“都江堰”?唐李泰《括地志,云:“郫江一名都江。”郫江即鱼  相似文献   

11.
民勤方言里语气词"啷"可用于句末或句中,其作用是增添"强调"的口气。这个词来自连词"啷"("那么"的合读),是用于句首衔接话语的连词"啷"因易位而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罗宾逊·杰弗斯提出的“非人本主义”理念贯穿其文学创作始终,是理解其作品的关键。“非人本主义”来自于作者对自然的近距离观察和深入自然的生活。在生态诗学话语中,“非人本主义”提倡生态整体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启发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今日的杏花村文化现象都与托名杜牧的《清明》诗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实,杏花村意象是杏花意象在唐宋文学中的诗意延伸。据考察,"杏花村"词组在今存唐诗中出现过3次,在宋诗中出现过17次,在宋词中出现过4次;"杏村"在宋诗中出现过3次。这27个杏花村除了南宋方回诗中一个"杏村"是实指外,其余全是虚称,则《清明》之中的"杏花村"也当是虚指。学者从目录学、诗韵学、诗歌风格学等角度曾经怀疑过杜牧对《清明》诗的著作权,此外,若从诗意传承的角度去看,《清明》诗也不可能为杜牧所作,它只能产生于两宋之间。南宋以来的个别词选中录有一首署名北宋宋祁的已经化用了《清明》诗意的词《锦缠道·春游》,但至少有四点理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革命”是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事件,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键词”。在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革命”的声音覆盖了一切,在“告别革命”的时代,对“革命”的质疑和否定也形成了一种值得警惕的文化遮蔽,在今天,中国文学中的“革命”意义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清理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怕”在北陀客家方言中除了作心理动词、语气副词外,还可以作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可协助表达疑问、祈使等语气.在“怕”表达的多种语气中,它们都含有一种“不确定”的句法语义,这种语义是来自于其语法化源头语气副词“怕”的“推测”义.虚词多功能的认知和统一解释需要加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相互结合,“怕”的研究即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学者认为"三足乌"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太阳崇拜和图腾崇拜,即源于《山海经》中的"阳乌载日"神话,其实不然。从考古学和文献学角度论证最初之阳乌并非"三足","三足乌"是汉代儒学与阴阳术数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在“三维”课程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过程和方法”是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情感态度和和价值观”是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动力戈激励力量。每一阶段的语文素养都是该阶段“三维”目标与“四面”目标交融渗透、螺旋上升而综合形成的。其中后一阶段的语文素养是在前一阶段语文素养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而且是前一阶段语文素养螺旋上升的结果,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生长性。  相似文献   

18.
劳乃宣是清末民初历史舞台上一个较为重要的人物,重民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乃宣的重民思想中“重民”、“爱民”与“镇压党团民乱”的因子并存,而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争取民众素质的提高以取得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则是他思想的最终目标所在,在当今社会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复仇是古今中外文学的一个恒常主题,广泛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各自所代表的文学、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其中《基督山伯爵》和《赵氏孤儿》是中西方表现复仇主题的经典作品。两部作品都是写复仇故事,但二者在复仇动因、复仇者心理及性格等方面所表现的复仇主题存在很多差异,二者在复仇主题方面的差异与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古籍研究中,对是否存在错简问题一定要慎之又慎,不仅因其对正确解读文本关系重大,且求证极难。《燕燕》的前三章并不能独立成诗,它与末章是一脉贯通、前呼后应、不容分割的艺术生命体,合则神完意足,离则彼此俱残。根本不存在“误合”、“错简”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