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歌 《海外求学》2004,(9):8-10
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其艺术疗面的成就有着很深厚的传统。不少人知道意大利歌剧、音乐、绘画和造型艺术;喜欢它的建筑设计,时装设计及时尚的首饰设计。但是,对意大利的高等教育,能说出点道道的人似乎不多。  相似文献   

2.
《求学》2001,(6):38-39
日前在北京亮马河大厦英国大使馆化教育处,《留学》杂志记就英国的教育和留学生政策采访了英国大使馆化参赞、英国化委员会驻华办事处主任沙利先生(Mr.Michael O’Sullivan),下面是记(简称记)和沙利先生(简称沙)的部分采访对话。  相似文献   

3.
记者;您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新西兰的文化和经济状况吗? 泰哲明:新西兰位于南半球,由南北两大岛组成,国土面积与日本、英国差不多,人口不足4百万,是一个以欧陆文化为主,又富有土著毛利文化和太平洋岛屿传统特色及迅速扩大的多源亚裔文化的国家。英语为主要语言。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在中国人眼里是—个充满神秘、热情奔放的国度。西班牙拥有十分优越的旅游资源,其大部分国土气候温和,山青水秀、阳光明媚、风景绮丽。在3000多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遍布着许多天然的海滨浴场,其中有闻名遐迩的三大海滨旅游区。它们是位于西班牙南部的绵延百余公里的“金色海岸”是各国日光浴爱好者无限仰慕的旅游胜地;以“幸福岛”闻名的加那利群岛,不仅以其壮丽的火山景观吸引了无数个慕名而来的游人,更由于其热带风光,终年阳光明媚,令游人向往,巴利阿里群岛是誉满全球的“地中海浴池”,它的山光水色、海天辉映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5.
记: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布的消息表明,自1997年以来,去澳大利亚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仅去年就发放了学生签证1万1千5百多个,今年预计会发放1万5千个。请问是什么原因使去澳大利亚学习成为许多中国学生的愿望? 万胤忠:我想,有很多理由让他们选择了到澳大利亚留学。澳大利亚大学的教育和学术都有着优秀的水准,并得到了国际上的广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外教育交往的扩展,挪威,这个富庶的岛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优美的峡湾风光、极富特色的雕塑和建筑,更多的是其发达的教育体系,但由于中挪两国的教育合作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大多数人对这方面的了解还不是很多.日前,《教育与职业》记者就挪威的教育理念、留学生现状等方面的问题采访了挪威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博达先生.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在加拿大共同举办了中加研究生教育论坛.本刊记者在会议期间有幸采访了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组教育参赞薛亚霏先生。在本次访谈中,薛参赞主要介绍了教育组以及所辖范围内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并重点说明了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需要注意的17类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500年前,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在巴哈马群岛的附近登陆,发现了美洲新大陆。500年后,中国人冲破封锁已久的国门,踏上了美利坚这块年轻的土地。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和最现代的国家冲撞了,电视剧《新大陆》便在这冲撞中产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国外求学,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引起很多争论。有两种互为冲突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国学生学习被动、安静、顺从、守纪律;另一种认为中国学生注重主动思考,思想开放,善于质疑。通过对80名中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了现代中国学生与以前不同的学习文化,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的学习文化差异很小,但是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学习风格。  相似文献   

10.
记者:对爱尔兰大多数中国人还相当的陌生,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经济和文化状况吗?郝伯安:爱尔兰是欧共体成员国,与英国隔海相望,面积七万平方公里,有三百八十万人口。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爱尔兰都是封闭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爱尔兰采取了开放的政策,一方面大量吸引外来投资,发展高科技,经济增长率在欧盟各成员国中很快居领先地  相似文献   

11.
本刊第三期《留学视窗》栏目刊登《到俄罗斯,读世界名校》一后,很多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专门来信来电就有关申请和办理赴俄罗斯留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一些问题。为此,本刊记再次采访了前中国驻俄罗斯教育参赞陈华生先生。  相似文献   

12.
刘亚轩 《教育评论》2014,(1):138-140
在中国早期留学史上,意大利那不勒斯中国学院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该院所培养的中国留学生,相关论著都是一笔带过。本文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此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刊第三期《留学视窗》栏目刊登《到俄罗斯,读世界名校》一文后,很多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专门来信来电就有关申请和办理赴俄罗斯留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一些问题。为此,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前中国驻俄罗斯教育参赞陈华生先生。  相似文献   

14.
俊江 《海外求学》2003,(24):14-15
近段时期以来,关于“德国国立大学将要收取海外学生学费”及“留学德国的门槛高了”的传闻不断.使打算留学德国的学生十分关注,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寇文刚先生。  相似文献   

15.
近日.记者通过多方连线.就新西兰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专访了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Alistair Crozier。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地区俄罗斯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研究,是根据中俄两国全面交流大背景的实际状况,针对俄罗斯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培养和实际需求为重点,探索对俄罗斯留学生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为俄罗斯留学生教育服务,为创建内蒙古地区独具特色的对外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忘回馈社会─—访吴淞先生1月17日下午,专程来京参加“温暖工程”创立暨捐款仪式的吴淞先生,在百忙中接受了我的采访。36岁的吴先生文质彬彬,一派儒商风度。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有意回避了他十年前只身携带700元港市到香港创业,至今已发展成国际(集团)有限...  相似文献   

18.
去年的金秋时节.纽约气候宜人.风光无限。我来到已经走过250年漫长岁月的哥伦比亚大学.不禁心情激动.感慨万千。两个半世纪以来.哥大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的著名大学.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有众多的海外各国留学生在此读书深造。近百年来活跃在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教育、学术界的那些举足轻重的文化名人.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不在少数。随口数来.即有胡适、冯友兰、张伯苓、蒋梦麟、蒋廷黻、陶行知、陈鹤琴、顾维钧、宋子文、徐志摩等.不下几十位:如果再加上自然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如今,到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更多。漫步在哥大古典而又现代的校园.不时会迎来华族学子自豪而又惬意的笑脸。可以讲.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学的一部分.中国社会文化与哥伦比亚大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鉴于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901—1949年出国攻读音乐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客观地论述了在前后三个阶段中,留学生对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建构所作出的贡献。论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留学生走出国门的历史文化背景;二、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启蒙者;三、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奠基人;四、一代音乐家的崛起。关于建国后我国音乐专业留学生的成就与贡献,本文暂不作论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澳两国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发展良好。两国在教育市场和资源方面互补性明显,合作潜力很大。中澳政府间及民间各级各类教育交流与合作活跃。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教育资源输出首选目的国,澳大利亚亦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重要借鉴对象。为深入了解澳大利亚教育进展和中澳双边教育交流合作的最新情况,本刊记者对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教育公使衔参赞万胤忠(lain Watt)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