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步一得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农民,有写稿的愿望和热情,但一篇篇稿件常如泥牛入海。我想,象我这样何只一个?希望贵刊多介绍些浅显易懂的写稿经验和采访知识。淇县北阳乡黄堆村斐海洋编辑同志: 我们乡里许多领导同志都想写稿。他们深知提高通讯员采写水平的重要性,他们理解农村新闻爱好者渴求学习的急切心情,所以给每位通讯员订一份《新闻爱好者》杂志。目前,农村有许多新闻爱好者新苗苗,但不知怎样把稿写好,所以都希望从  相似文献   

2.
偶然翻开我的刊稿登记本,其中,大部分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稿件。粗略地估计,我写的稿件有三分之二是农业题材,其中,新闻稿件90%是农业报道。农村、农业、农民才是我写新闻取之不尽的源泉。农村通讯员写稿,要走出农村、农业、农民题材没啥可写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真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无职称、无文凭、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羊年竟有6篇稿件在全国、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10篇稿件获得省、市新闻单位好稿奖。他,就是长安县委中心通讯组组长、《长安报》聘用记者张宝贵。张宝贵参过军,当过生产队会计。1982年,改革的春风使农村巨变,张宝贵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了篇  相似文献   

4.
作为企业一名业余通讯员 ,尤其是身处矿山最底层的通讯员 ,要抓住素材写好稿件上报纸 ,实属不易。当区队班组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 ,你兴冲冲地左打听右了解 ,弄清了事情的脉络 ,埋头写好稿将要发出时 ,忽然又意识到此类事在本单位确实新鲜 ,而在别的单位根本算不上新鲜 ,甚至各类报刊隔三差五都能看到 ,你说还投个什么劲呀。只好将眼瞄在矿上 ,当你听到矿上突然发生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匆匆赶到现场时 ,众多的同行已捷足先登 ,甚至稿件都发出了。都怨咱自己新闻嗅觉不够灵敏 ,消息太闭塞。在经过一番冷静思考后 ,我便把新闻触觉伸向了矿外 ,走…  相似文献   

5.
简讯     
《新闻爱好者》2005,(9):28-28
为提高全县新闻写作水平,内黄县委宣传部成立了“好新闻”评选委员会:今年7月9日,评委会对上半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过的新闻稿件进行评选,从500多篇作品中评选出了10件“好新闻”作品,并对这些“好新闻”作品进行讲评和奖励,进一步提高了基层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新闻要新,是当前新闻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这里有主要是记者如何采写新闻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上的一些原因,结果往往使新闻变成旧闻。我想就后者谈点看法。(一)记者为本报写的昨日新闻,第二天应当见报,如果两三天内见不了报,应允许记者将稿件另投其他新闻单位。不属于昨日新闻的稿件,最好也规定个见报期限,比如十天、十五天,过期还不见报的,应允许记者撤稿,另作处理。这样做,一方面能调动记者抓新闻的积极性,抓到了新闻有处发表,促使其多抓昨日新闻,多写好新闻;另一方面,各新闻单位之间有竞争,看谁家的昨日新闻多,总之,达到一个目的,使报纸上的新闻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认稿与认人     
稿件是人写的。编辑处理稿件自然还会遇到人的问题。记得新闻界曾有人提出,编辑应认稿不认人。这对当时刹住不以新闻质量、新闻价值取稿,而凭关系、熟人用稿的不正之风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认稿不认人无可厚非。然而,认稿是否就不能认人呢?我以为,只要  相似文献   

8.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导不以官衔相称,而是直呼其姓或名,让人感到亲切和平等。记得当年自己刚参加新闻工作队伍时,常有这样情况,记者采写稿件回来,需配评论的,夜班总编辑当即在班上写出发排。编辑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编辑记者,都要练笔,而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经常写一些稿件,1987年我共写了320多篇新闻稿件,只被地市级报刊电台采用了两篇,一度失去了信心,不愿再写稿件,去年,我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使我受益不少,学到了很多新闻知识,1988年1月份到12月份,我共发出稿件110多篇,被报刊电台采用28篇,其中省以上报刊电台上稿21篇,地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篇,并被支队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所有这些成绩都应归功于我的良师益友——《新闻知识》,是她提高了我的上稿率。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地市报的普通编辑,编稿之余也写写稿件,但不觉间,从1999年到2003年5年中,自己采写的稿件竟然有二十多篇获得了省级以上新闻奖。其实,仔细想想,很多同志的功夫比我深,采写的稿件比我好,我之所以能获奖,只是自己采写稿件格外用心罢了。所以,我常说用心就有回报,干什么事都要尽心,有多大的劲就用多大的劲,老天不会辜负有心人的。扑下身子,多研究些问题。新闻关键是新,没有新意,就没有新闻。写新闻如何写得有新意,这是能否写出好新闻的关键,而要写得有新意,就要多观察、多学习,多研究些问题。我获奖的稿件多数是问题新闻。这些问题,或是…  相似文献   

11.
报社办新闻学习班,我这位编辑有幸带学员下部队进行了一次实习采访。采访回来后,社领导召集我们一起分析研究稿件,在研究几篇稿件的过程中都卡了壳。社领导提醒我们这些直接采访者:采写稿件有时就是“写好关键一句话”。这几篇稿件缺的就是那“关键一句话”。大家怎么都写不出这“关键的一句话”来,不得已,社领导亲自动手。大家采写的稿件本来都灰头土脸的,经过社领导精心编辑,一下鲜亮起来,见了报后有人反映还“有些意思”。社领导高明在何处?初稿和见报稿比较一番,发现稿件里的事还是过去那些事,稿件跨上了一个“台阶”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勤奋     
薛金山,安阳县崔家桥乡学校民办教师。几年来,他在教书之余醉心新闻写作,发表稿件200多篇,连续被县、市评为优秀通讯员,有四篇稿件在好稿评选中获奖。其实他基础并不好,最初写过100多篇稿件发出去,都如泥牛入海。稿件没见报,却惹出了不少风凉话,说什么他“不务正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薛金山有点心灰意冷。一天,他从一本书中看到,法国作家莫泊桑30岁时,写的废稿堆了一  相似文献   

13.
我赞成“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说法。当我翻阅今年上半年新华社记者报道北京的一些新闻稿件,特别是读了被评为新华社社级一等好稿、编辑部级二等好稿的稿件时,在我的脑海里总要跳出这四个字:新、实、活、短。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好稿无不是记者或记者、编辑共同精心经营,下了很深功夫的结果。选题求新题目,即主题,是新闻的灵魂。选准题目,对  相似文献   

14.
欧福泰 《新闻前哨》2012,(11):59-60
一次,我派一名年轻记者去采访农民土地入股分红的情况。原想这篇新闻应该写得较为出彩,因为农民土地入股是个新事物,这样农民一边腾出身来去企业上班领工资,一边还可坐收土地所带来的"租金",增收之乐有谈的。过了几天后,这名记者将写好的稿子交上时,我一看,干巴巴的没什么"肉",也没有新闻细节,有的只是  相似文献   

15.
我在乌鲁木齐矿务局主管全局对外报道工作。去年,我局稿件在各级报纸、电台刊用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呈现了可喜局面。我们体会到,千方百计调动广大通讯员抢新闻的积极性,是提高刊稿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把用稿任务下达到基层,(编者按:这种办法好不好?大家可以思考。)局宣传部积极带头,上下竞争。本来,各单位的新闻应由各单位自己写,但我采用‘激将’的手段:如果你们不动笔,可别怪我们从你们眼皮底下抢走新闻!这样可以鼓励通讯员多写稿。二、一条新闻两人写,比谁角度新、质量高,共同提高刊稿率。我们在不断交流经验、互传‘秘方’的同时,还拟出题目,让局、矿通讯员一块采访,分开写作,哪篇写得好就发那篇。用这种办法,迫使通讯员和自己不得不动脑筋提高稿件质量,以减少无效劳功。三、同类稿件在速度上爭,看谁发稿快。我们经常鼓动通讯员在‘快’字上动脑筋,为  相似文献   

16.
说起来很惭愧,自己写了近3年的新闻稿件,还没有上过头条,也没有几篇“重头稿”。恩来想去悟出了一点道理,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看好“路”才能写好稿。看好“路”,无论对于初学新闻者还是“老新闻’”都至关重要。这“路”指的是“新闻宣传动向”、“两头”精神,如果把握不住这条“路”就很难出好稿。报纸是党和国家的喉舌耳目,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主要舆论阵地和窗口,所以吃透“两头”精神,掌握动向,看好“路”是每个通讯员最基本的素质。记得我初学新闻时,因上稿心切,自己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埋头写稿上,很少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每年都要搞新闻好稿评选活动,这是件好事。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有的广播单位为了推荐好稿,往往投入相当力量,对准备送去评比的一些新闻稿件进行加工润色。真实是新闻作品的生命。那些加工后的稿件,并没有经过大众媒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乐清日报社建立新的用稿制度,规定报社内部人员的稿件一律采用电脑稿。稿件由编委办分类并遮盖作者姓名(通讯员的稿件也是如此),然后在每日下午的谈版会上定稿。由于稿件上没有出现作者姓名,有效地排除了“关系稿”、“人情稿”,以新闻价值高低、稿件质量优劣来评判和取舍稿件,真正体现了用稿“看文不看人”的原则。我认为这种做法好。与此相反,时下有的新闻单位“看人不看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稿件取舍往往看文章作者的身份和地位而定,这可以说是一些新闻单位的通病,也是多少年都想治而难治的顽症。正因为“看人不看文”…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先后有三篇新闻稿件在省、市新闻单位获得好稿奖。体会是:只有“身入”、“深入”、“心入”才能写出好稿来。 一、“身人”是写好稿的前题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人民武装工作,而武装工作与拥军优属工作有着内在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我在做好人民武装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抓好拥军  相似文献   

20.
自今年1月1日起,邮电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收件人总付邮费这项业务后,笔者与一些通讯员交谈,了解到他们有一些要求,归纳起来有“三盼”。一盼新闻单位公正地采用稿件,减少或杜绝人情稿、关系稿。现在通讯员寄稿件自付邮资,寄出的每一篇稿件,一般都是自认为写得较好的稿件,希望新闻单位能让他们的稿件公平地参加竞争,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