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现存最早的地图是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的公元前6~7世纪的泥版地图,中国古代地图的萌芽在公元前800年已出现,周公在洛阳附近筑城时就参看过地图.地图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工具,同其他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渊源,其中,"以人为本"既是对管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也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批判地继承了"中正之道"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思想,汲其精华,去其糟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缘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直成为我们取笑江湖郎中的话柄。那么,我们语文素养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贫乏”、“认识肤浅”等毛病,又该如何医治呢?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底蕴,它是对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的一种继承,体现中国传统哲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同时与中国传统哲学所提倡的知行统一的主张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中央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遇到的一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从哲学的深度进行认真分析,才能真正明白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原因,才能让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进而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谈中国文化,离不开经学。离开经学,也说不清楚中国文化。经学有过如日中天的尊荣,也有过被打入冷宫的寂寞。造成这种大起大落,自有其历史原因。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江泽民同志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题词:“总结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着这一精神,我们以“经学与文献学的关系”为题,邀请国内一些学者笔谈。我们希望笔谈能够引起人们对经学的关注,促进学术的全面繁荣。据悉,由北京大学学者主持的《中华儒藏》已于2004年4月启动,由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本年11月在北京举行,种种迹象表明,正确评价经学,给经学以应有的地位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相似文献   

7.
有求必应     
《历史学习》2004,(11):27-30
1.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基本上只有一个年号,为什么?2.从秦汉到清朝,称封建帝王为“某某帝”;从唐到清,称“某某宗”,为什么?梁金成编者简复:1.西汉武帝以前本来无年号。当权者利用权势推行王号纪年,规定以天子或诸侯即位之年为元年,然后按二年、三年往下推,一推到底,直到新王嗣  相似文献   

8.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相传这是远古时代的一首民歌。其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仅反映了古人劳作和休息的生活状态,也透露出古代生产、生活与时间的紧密联系。原来古人的纪时,原先就是从像民歌中的“日出”、“日入”那样比较模糊的概念开始的。人类社会的早期,天文学、数学等尚不发达,人们还不能对一天之内的时间段作定量的分析。要记录时刻,往往多半依据生活中常见的天象,或联系行事和物候来操作。“日上  相似文献   

9.
在列宁看来,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新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这种唯物主义既是实践的又是辩证的同时也是历史的,即他所指的"现代唯物主义".这种发展观认为,社会是人类以自然界为依托组成的人的社会.它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进行.同时指出,发展观是否科学,关键看承认不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承认不承认事物的运动、发展不仅有量变,而且有渐进过程的中断、飞跃、质变;科学发展观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同时适用于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思维.列宁关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于1914-1915年间在瑞士伯尔尼期间集中时间和精力研究哲学所留下的八个笔记本中.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问题上的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统一;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问题上的普遍联系原则和系统优化理论;科学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性与功利性的统一;科学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和发展内容的辩证性相统一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其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它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它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点.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悠悠数千年的中华文学史,首先是一部诗歌史。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包括实践论基础、唯物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辩证法基础和人民主体价值观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构成科学发展观最主要、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逻辑与科学、哲学的关系是科技文化学和科技教育学的重要命题。有一种"中国古代无逻辑"的说法,是一种误识,影响了对逻辑的深刻认识和影响了对逻辑的教育,需要改变和超越:其一,中国古代没有明细的逻辑学并不妨碍其他学术的发展。其二,中国古典哲学的有些基本概念和观念的提出超越了西学。其三,按照中国古代观念,逻辑不是形式是名理,辩证不是逻辑是易道,辩证法与逻辑学是统一的。据此提出逻辑学中国化方案,建议增加三条定律:定义的约定俗成律、判断的同异交得律和推理的容欠理由律。我国大学高等教育的辩证法课,应重新设计,以克服西方传统逻辑学的狭隘和局限。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性发展观,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发展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人学理论、系统论与过程论,是多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世界发展趋势的推动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底蕴;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内在动因;另外,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发展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中有许多同学们不能准确理解的历史概念 ,以至于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吃透教材 ,准确地理解其真实含义。而高考试卷中又经常出现这样的试题 ,如鸦片战争前夕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湖广总督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 ,“湖广”指的是湖南、湖北。那么 ,对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中的历史概念应该如何理解呢 ?我在此以每个单元为一自然段作个提示 ,希望能对同学们在历史概念学习中的准确理解、完整把握有所帮助。鸦片战争后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解体”是指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且日益…  相似文献   

19.
高校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各项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主导功能和价值追求。加强大学生的古代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不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科学的发展观就无从谈起。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我们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弄清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系统,既有涉及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宏观的科学发展观,又有涉及地区和部门的中观的科学发展观,还有涉及企业乃至个人的微观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些不同层次的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中落实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