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具有优先级和需求特性的产学研合作伙伴选择问题,运用QFD的质量屋模型识别产学研合作伙伴选择的关键指标,据此构建"多阶段—多需求"的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然后,结合具有模糊特性的Vague值改进最大化群体效应—最小化个体遗憾的VIKOR法,实现企业视阈下的产学研合作伙伴选择排序;最后,以某制药企业为例实证研究其合作伙伴选择过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信息壁垒、信息整合及信息安全等方面都面临新的困境和问题,其对话机制则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优化。基于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现状分析,聚焦数字化时代主体诉求冲突核心问题,探析科技成果转化对话机制优化方案,并通过构建学研方与转化方诉求冲突博弈模型,解析系统演化及稳定性,从而探究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对话机制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借助MATLAB仿真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及其演化趋势。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学研方与转化方面对诉求冲突是否让步与学研方对转化方的信任程度和转化方冲突损失溢出效应密切相关,学研方对转化方信任程度越高则学研方越倾向于提出诉求,转化方冲突损失溢出越大则转化方越倾向于作出让步。据此,从树立大数据治理理念、基于大数据技术优化对话机制、组建大数据专业团队融通转化链条以及健全大数据法律法规保障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焦点问题,考虑创新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企业和学研机构为博弈主体构建产学研协同模式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系统探讨影响博弈双方合作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及其驱动机制,并结合数值仿真揭示各因素变动下协同创新系统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政策激励因素能够促进企业与学研机构协同创新,但不同政策措施的影响效果具有差异;降低合作成本和“搭便车”收益,提升合作收益增量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盲目设置过高的创新深度而使研发成功率过低无助于双方合作;企业对学研机构的研发资助、违约金、机会损失和声誉损失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系数能够有效抑制中途背叛行为的发生。基于此,提出优化政府政策组合、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体制机制设计等建议,从而为政府科学施策、精准施策,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将创新类型因素及伙伴合作意愿因素考虑到企业伙伴选择影响因素路径分析中,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及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企业原始创新中学研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虽不直接影响企业伙伴选择过程,但通过学研方参与原始创新的意愿间接影响企业伙伴选择投入及企业伙伴评价过程,企业伙伴选择投入及企业伙伴评价过程是企业与学研方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规模特征、企业行业特征及企业所有权性质在不同假设路径中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企业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郎宏文 《科技与管理》2010,12(3):68-70,81
供应商合作伙伴评价和选择的方法有多种,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诸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并降低其风险,构建了GEM-AHP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评估,而且还可以对多个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优先选择排序或者确定每个合作伙伴分担的份额,从而为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和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一种新方法和参考,最终对供应链以及企业集群的建设和形成提供一种量化手段。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和相关机构组成的地理集聚体。这种特点决定了其产业集群是以核心企业为主体,通过集群合作伙伴的选择来组建产业集群。集群伙伴合作能力的评价是组建集群的关键。由于集群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是多目标、多属性评价,而且评价指标间的信息相互重叠,因此提出了基于主成分投影法的集群伙伴合作能力评价选择,分析了集群合作伙伴选择原则,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主成分投影法的集群伙伴合作能力评价模型,并结合算例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创新链条长,因而研究我国半导体产业联盟的协同积极性问题需从更为广阔的产业生态链视角展开。以产业生态链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生产方、学研方和服务方角度构建半导体产业生态链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影响产业生态链稳定发展的各项要素;同时,基于我国半导体上市企业2016-2021年我国半导体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对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生态链的协同运作受各主体不同策略行为的共同作用,与协同收益相比,各方对成本的变化更敏感,且生产方与学研方积极合作意愿对配套服务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大;成本和收益分配机制影响主体的参与意愿,且存在最优的收益分配系数使生产方与学研方采取协同策略的意愿最强;配套服务价值的增加虽然提高了产业协同收益,但难以促进各方积极合作;提高产业创新效益并约束主体行为是促进半导体产业生态链积极合作运行的关键。因此,需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强化政府对于产业生态链的引导与支持,建立健全产业生态链利益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同机制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但针对大湾区基础研究的协同机制研究仍存在一定研究空白。本文从粤港澳拥有的基础研究资源禀赋出发,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的成本协调模型,按照Rubinstein轮流出价博弈模型进行博弈分析,分别研究在委托研发模型和成本分担、利益分享模式下,企业方和学研方获得的增量收益情况及利益分配均衡点。博弈结果显示,企业方和学研方共同承担R&D成本,共同分享市场分成的净收益要大于固定酬金和单纯市场分成方式,是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合作方式。基于此,本文以基础研究链条构建了粤港澳基础研究“目标协同-过程协同-资源协同-成果协同”概念模型,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营销预警管理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本文以营销预警管理的应用为背景,采用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分析系统化的营销预警管理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来建立多目标决策模型,并讨论了模型中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以此来指导企业营销预警管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寿涌毅  宋淳江 《科研管理》2014,35(10):144-149
合理选择合作伙伴是复杂产品系统研发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在对伙伴选择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选取费用、时间、风险及合作伙伴间的协作关系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建立了复杂产品系统研发项目伙伴选择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旨在为各子项目找到整体最佳的合作伙伴组合,以实现总项目失败风险最小化和总项目费用与拖期惩罚最小化。设计了遗传算法用于求解该伙伴选择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证实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