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深入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党委领导为根本,乡镇政府、乡村社会组织、村委会及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共同体路径,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3.
4.
粤北民族地区中职教育通过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提升学生在校满意度、多举措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等已在地方教育扶贫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中职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仍存在法律和制度制定的不完善、缺乏社会吸引力与认同感以及办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对此,应制订长期性制度计划和完善法律法规、增强中职扶贫的吸引力和认同感、明确中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办学目标,更好地发挥粤北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乡村文化振兴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民族地区特殊的民族结构、民族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使其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面临着主体缺失、内生动力流失等难题;要从坚持文化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唤醒村民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意识,植根传统加强培训等方面来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承载多维价值,是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遵循以培养"现实的人"为价值目的、以"反贫"与阻止"返贫"为价值功能和以"扎根乡土"为价值实践的教育逻辑,并通过人存在的五种状态直接或间接服务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表现出五重向度的价值耦合.因此,要构建"五维一体"的实践联动体系,以教育扶智、技术赋能、载体创新、场域变革和秩序重构全方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  相似文献   

7.
明确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指向、价值耦合是提出实践策略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跨界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其与民族地区乡村空间、主体及要素特殊性联结的关键耦合点。特征耦合决定价值耦合,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动力系统的核心和终极旨趣在于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主体的自我价值、实践价值、精神价值、伦理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业教育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可从人的专业教育、文化自觉、育人理念、内涵发展角度出发,促进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文海红 《广西教育》2012,(7):149-150
就民族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利用来看,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关注民族服饰的审美情趣;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发挥地方环境资源的作用;在手工制作教学中开发学生自身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在美术创作教学中感受民俗活动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就民族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利用来看,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关注民族服饰的审美情趣;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发挥地方环境资源的作用;在手工制作教学中开发学生自身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在美术创作教学中感受民俗活动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11.
民间美术图形是一个民族区域文化的符号,对当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骆越文化中的美术图形是广西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拥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分析骆越文化中美术图形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研究其艺术审美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可对传承和保护广西民间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是脱贫攻坚结束后摆在老区人民面前的中心工作.湘南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存在脱贫不稳定户返贫风险大,特色产业发展艰难,脱贫人口稳定就业难等挑战.其背后既有环境的因素,如革命老区多为山区,生态脆弱、土地贫瘠,也有产业融合举步艰难,村民主体意识没有释放,内源式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湘南革命老区的振兴归根结蒂是要激...  相似文献   

13.
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铸牢边境地区国家认同的根本保障,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当前,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在思政融合教育理念、信息化教学能力、多元文化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存在教师队伍配置机制单一等现实问题。破解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不仅需要牢固树立思政融合教育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而且需要整合多种文化资源,实现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配置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这对我国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以适应乡村建设需求,是此战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农村教育资源当前存在学校布局结构合理性欠佳、办学条件滞后、师资队伍供给不足、教育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乡村振兴下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可从学校布局结构、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培养、社会教育资源、法律制度监管等方面考虑,形成合理、协调、系统的农村教育资源结构体系,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振兴乡村建设的新型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传统手工技艺凝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智慧,其发展将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增进乡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助力乡村振兴.调查分析认为,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传统手工技艺人才培养面临着年轻人不愿学、人才稀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产业支撑不足、行业管理与协调机制有待加强、传统手工技艺濒临断代失传等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针对农村传统手工技艺人才培养,提出了提升传统手工技艺认同度、完善人才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乡村传统手工艺特色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较大的美育作用。相比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如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设施设备简陋、教学条件无保障等,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借乡村振兴战略东风,通过利用农村本土艺术资源,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村艺术教育教学条件等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提高受教育人口的文化和艺术素养,逐步反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农村地区民俗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西壮族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在民俗旅游开发方面,存在管理水平滞后、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品缺乏创新、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应通过发挥资源优势、搞好旅游规划、多元开发旅游商品、加大景区宣传力度、加强壮族文化研究、培养民俗旅游专门人才等对策,全力提升广西壮族农村地区的民俗旅游业。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能够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使用2012-2020年我国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联性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能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产生经济效益直接促进乡村经济振兴;能够优化服务管理,实现乡村文化与生态振兴,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能够助推乡村组织振兴,推动乡村社会发展。2012-2020年我国30个省市整体的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呈逐步上升态势,但地区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多数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和高度区间,少数省市处于低度协调和极度协调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