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光)《茂州志》"职官志"中的"知州"成体系地记载了历任茂州知州,但仅至成书时的道光十年(1830)。从道光十年至宣统三年,八十年间,再无续志,亦无茂州历任知州的成体系记载。鉴于地方文献的散佚,历任茂州知州的任职年限亦残缺。为此,通过查检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朝的相关史料文献,较为全面地考证历任茂州知州的任职离职时间,既可弥补其缺漏,又可补齐梳理出较为完整有序的历任知州,为相关学者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
姚梁(1736-1785)浙江庆元县松源镇姚家村人.自幼好学,23岁保举优贡,清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考取举人,三十四年登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历任礼部主事、刑部员外郎、顺天乡试会试同考官、山东学政、饶州知府、川东分巡备道、江广按察司、河间府知府等职,所至皆有政绩.三十五年后封奉直大夫、中宪大夫、通议大夫,世称"三大夫".  相似文献   

3.
清代乾隆年间,甘肃有两位诗人曾被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称道过,一位是狄道的吴镇,另一位是武威的张翙。张翙,字凤扬,号桐圃,武威人。约生于乾隆十五年(一七五○)。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吉安府知府,调湖北荆州府知府,护理荆宜施道,历宜昌府知府,郧阳府知府,湖南长沙府知府。卒年不详。著有《念初堂诗集》四卷,嘉庆初刊行。潘挹奎的《武威耆旧传》卷三《刘明府统张太守翙合传》中,叙述了他的生平。  相似文献   

4.
清代宁夏府是回族、汉族、满族等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传统史料有大量关于清代中后期宁夏地区回族的记载,但是对清代前期宁夏北部地区回族的记载却非常少。通过梳理几条关于乾隆时期平罗县人口招募与回汉居住格局的史料,表明平罗县在雍正至乾隆时期就有回族居住。而关于回汉民族的居住格局,尽管总体上是"回汉杂处",但平罗县回族与汉族则是"分界而居"。  相似文献   

5.
明潮州知府李栻著《伤寒述微》 《潮州府志·职官表上》:明天启四年(1624年),潮州知府李栻,福建晋江进士。清理鹾政,商人德之。升本省岭西道,祀名宦。(后一任为天启七年(1627年)马鸣霆任。) 《潮州府志·祀典》:李祠,在府巷,祀知府李栻。 贤守合祀,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知府吴颖[顺治15—18年(1658—1661年)任),合祀贤守陈瑄、郭春震、郭子章、樊王家、李栻、黄廷猷。今废。  相似文献   

6.
正马丕瑶(1831~1895),字玉山,号莲溪,安阳县蒋村人,清代广东巡抚。"中原第一官宅"马氏庄园的主人。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任山西陆县、永济县知县,解州(今山西运城)、辽州(今山西左权县)知州,太原府知府,署理山西按察使和山西布政使。光绪十三年(1887)任贵州按察使,接着又任河南省布政使。十五年(1889)秋,任河南省巡抚。  相似文献   

7.
“三藩之乱”后的余部处置问题,近年来为学者所关注。制作于乾隆五年并陆续添写至光绪二十八年的正黄旗汉军佐领印轴,详细地记载了“三藩之乱”后耿氏家族在京部众编立汉军佐领的始末,以及佐领的袭职信息。相关记载弥补了《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等八旗基本文献中缺失的信息,无论对于研究“三藩之乱”后余部的处置问题,还是八旗汉军佐领及佐领下的“诸姓宗族”现象,以及相关的职官、司法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乾隆兖州府志》为基本史料,通过整理和统计职官志中记载的训导、教谕、学正、儒学教授和四氏学教授的基本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对充州府清代顺治至乾隆间的师资情况作出了初步的展现。统计结果显示:兖州府的师资在各州县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各职位的身份以各类贡生为主,进士和举人主要担任教谕和儒学教授;师资的籍贯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内的济南府、青州府和东昌府等地;任职年限主要在10年以内;府内的师资在州县间可以迁移,可以继续考取更高的功名。  相似文献   

9.
南宋时期,有两位曾在广西任职的朝廷命官,一个是静江府(今桂林市)知府、广西经略安抚使范成大;一个是桂林通判周去非。范、周二氏博学多才,平生留心世事,深入民间,接近群众,注意调查研究。他们根据自己在广西任内的耳闻目睹,稽考有关资料,分别撰写了《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两部著作,成为今天研究广西地方史志和少数民族历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范成大(1126—1193年)吴郡平江府(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以后,历任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县)知州、静江府知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以及参知政事等职。晚  相似文献   

10.
乾隆间福建翻刻《武英殿聚珍版书》是福建刻书史上的一件大事。利用新发现的《四库全书》纂修档案等史料,考订福建翻刻《武英殿聚珍版书》始于乾隆四十三年而非乾隆四十二年,辨析乾隆四十三年至四十九年间翻刻武英殿四次颁发70种聚珍版的进度,并梳理其间历任巡抚任职等情况,基本确定主事者为福建巡抚富纲、雅德等而非福建布政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