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锦仪  田文 《新闻知识》2023,(8):11-18+93
影视剧CP是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媒介景观,人物的情感关系成为生产性的视觉文本。观看影视剧CP是对媒介化情感商品的认同,不仅契合了个体对理想化亲密关系的向往,也体现了群体间的情感共鸣。影视剧CP消费过程中,粉丝参与了景观再建构的情感劳动,并模糊了艺术角色与明星演员的界限,基于“情感真实”原则在全拟态的景观世界里寻求亲密想象的延续。影视再生产通过提高可见性将CP文化收编进增殖的闭环,实现粉丝与资本合谋共造的情感狂欢。  相似文献   

2.
赵华  曹青 《新闻窗》2007,(4):18-19
偶像崇拜的演变 偶像是人们的情感寄托和行为模范,偶像崇拜现象可以说是随着人类历史发轫而相伴相生的,而且,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的偶像崇拜也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消费社会由生产主导转向消费主导,对不同人群的消费模式的分析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所必要的,E世代作为受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冲击与影响的一代人,其消费模式与中国的其他人群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佳琪 《新闻传播》2022,(15):43-45
“Z世代”也被称为“网生代”“二次元代”“数媒土著”。“Z世代”对于新兴事物更容易接受,与此同时也更容易消费新兴事物产业链产品,他们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动漫消费作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近几十年一直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动漫消费的基础之上,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及文化需求逐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动漫消费也改变着动漫产业的前进方向。基于以上,笔者期望探讨“Z世代”动漫的消费,以此了解Z世代的消费观念,并对动漫产业的营销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伟迪 《新闻世界》2011,(6):232-233
近年来,东北二人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先是一系列有关乡村生活题材的电视剧火爆荧屏,然后与电视剧同名的"刘老根大舞台"闪亮登场,人们蜂拥而至。本文旨在运用景观社会的文化理论对刘老根大舞台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石娜 《新闻世界》2011,(12):224-225
近年来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也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中国商务部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面对如此强劲的奢侈品消费劲头,我们不得不审视大众媒介在其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应看到大众媒介在塑造整个中国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欧洲中世纪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初期的禁欲主义到19世纪30年代以《便士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介提倡消费,再到现在跟着流行走甚至“超前消费”的消费倾向,媒介一直在对大众消费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鞠启航 《新闻世界》2010,(10):107-108
消费与媒介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二者的两种结合方式进行了阐释,同时对这种现象的一些建构方式进行浅析,以期对媒介消费这一现象有更清楚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万珊 《东南传播》2010,(2):35-36
媒介形象的生成与变迁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影响并制约媒介的最重要的力量是政治、经济与公众力量,三种力量之间在不断进行着各种搏弈。而其中,受众的力量对于媒介形象的生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是未来媒介发展的大趋势,它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媒体更快更好地发展.但是,媒介融合进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笔者就媒介融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诸如信息泛滥、媒介垄断经营、媒介化社会形成等问题作了相对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以此引起业界和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1.
媒介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机构,自身的经济基础,审美情趣,由大众社会赋予,同时又影响着大众媒介文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传媒市场化的背景下,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作为新媒介,凭借其移动性、互动性、个性化、多媒体等媒介消费特征促使个体消费者的身份、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消费时空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为企业、政府、公共机构等组织消费者提供了新的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13.
彭兰 《现代传播》2022,(9):129-137
以年轻用户为主体的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在今天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以生活与消费话题勾连起一种轻社交,容易形成用户黏性。这类平台在很多方面改写了人们的“消费”。它们促进了媒介化消费的深化,也由此加深了符号化消费及其影响。媒介化消费也是一种群体性消费,个体消费集合为群体行为,群体互动又会作用于个体的消费行为。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也推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的美学化,而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开始引领这些平台的审美化走向。媒介化消费与流行文化、政治等也有着深层的关联与互动。  相似文献   

14.
曾鼐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241-242
地铁作为人类工业和后工业的杰出代表作,变革了我们的生活方式.2011年北京地铁拥有14条线路,已形成超过330公里的运营路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增加,地铁产业发展迅猛,尤以地铁媒介为代表.随着地铁移动电视的正式投入使用,报刊亭商业销售的引入,文化墙的修建等,地铁不再单单是一种便捷交通工具的代表,它正一步步彰显着自己独有的文化个性.地铁媒介也开始彰显消费文化的特点,成为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消费社会符号消费盛行的视角下出发,研究商业橱窗广告作为一种广告形式所呈现的内容和符号意象,并将之与德波所说的"景观"社会相结合做了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6.
消费文化一直影响着媒介传播的实践.在消费文化沉浸下,有的媒体容易被关注度、收视率等因素困扰,有时会发生忽略甚至丧失人文精神的传播现象,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因此受损.消费文化沉浸下的媒介传播需要找出改善传播效果的策略,加强自律,主动履行好媒体对社会文化舆论的正确引导,提高媒介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当前媒介进行信息配置过程中,在"消息"话语和"消费化"话语之间,往往倾向于关照后者。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媒介信息的消费化趋向,并针对这种趋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为我国媒介工作者正确进行媒介信息资源配置,克服此不良倾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电视传播中超真实空间对消费社会景观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岩  张丽萍  范明 《编辑之友》2015,(10):51-55
媒介与人类生活已几近融为一体,人类对鲍德里亚所谓的“超真实世界”的依赖感越来越强,如今脱离开信息传播的世界已很难想象.如果说现代传媒技术在诞生之初,还是仅仅试图去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客观世界,带给受众更逼真的“在场感”的话,那么随着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换代,传媒已在有目的地建构、创造一个看似真实、甚至比真实世界更加可信的符号世界——媒介帝国.大众传媒的各类传播形态在适应市场化运作机制的进程中,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不得不与消费主义联姻,进入一种共谋共生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9.
李莎 《新闻通讯》2013,(12):34-35
私人化、非公开性是隐私的显著特征。然而在当下,隐私话语尤其是普通人的隐私借由大众媒介得以公开表达,并且这种表达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隐私话语不但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并且引发了受众对其进一步的“消费”,这在情感调解类拦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以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为例,对普通人的“隐私消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深层探析。  相似文献   

20.
<正>在移动性与社交化技术的强力渗透下,经由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而形塑的社交媒介实践已然成为“Z世代”青年群体日常生活的景观模式。“Z世代”主要是指出生于1995—2005年间的一群人,其深受互联技术的深度卷入,长期浸润于互联网化的社交媒介之中,也被称为“互联网世代”或“数媒土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