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氏族种落组织是古羌人的社会基本结构形式,其种落繁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论文利用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清理古代羌族种姓,并从七个方面,考察种落得名的理据。对于研究古羌人社会结构、羌族姓氏、羌族历史、文化史以及各民族大融合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常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1-56
运用科学、客观的视角研究羌人历史开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一百年.20世纪60年代之前是羌人问题研究成果相对丰富的时期.80年代至今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和成熟,并逐渐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期.因此,对羌族史的回顾对于重建羌族文化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更准确整理和挖掘其文化脉络.本文就百年来羌族历史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邹莹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9-12
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民族之一的羌族,其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除具有本语系本语族诸语音所共有的一些特征外,更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征。到目前为止,对于羌族语言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涌现出不少可喜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4.
神秘神奇的羌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中的一朵奇葩,但是受制于无文字羌语的限制,只能家传口授,造福一方。汶川大地震后,少数专注而无私的学者,执著地揭开羌族医药的神秘面纱,为羌族医药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很多科学全面的思路。笔者认为新时期羌族医药文化的研究还需要更加注重整体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人类学研究空前繁荣。其中,四川西北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人类学研究,成为该时期人类学西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外知名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纷纷深入羌族地区,从事实地考察,完成了数量可观且高水准的学术著作。本文在阐述抗战时期这种特殊的时代与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该时期四川羌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并分析了抗战胜利后该地区人类学研究的继承与延展。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前十年羌族音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显彪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101-105,110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2000年-2009年羌族音乐研究从羌族音乐综合研究、羌族民间歌曲研究、羌族民间乐器研究和羌族舞蹈与戏剧音乐研究四个方面进行,具有研究的综合性、成果的总结性和理论的创新性等特点。这十年的研究成果对于羌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和羌族文化重建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宝乐日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1):5-8
羌族的语言及新创文字研究是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梳理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使用的相关研究文献,不仅对今后羌族语言及其新创文字的使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为制定羌族双语教育政策方面提供有力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从2000年到2012年这十余年间羌族族源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羌族族源研究理论日益现代化。今后羌族族源研究工作的走向会更倾向于发掘更多的田野调查资料和考古资料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文献计量学理论,通过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核心期刊收录的羌族文化研究论文258篇作为样本,选择其"发文量、关键词、作者、高被引论文、期刊来源"等评价指标,梳理汶川地震以来羌族文化研究论文的现状,分析研究热点及不足,进而对羌族文化的未来研究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29日,由四川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会和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同举办的"首届羌族文化论坛"在阿坝师专异地复课点郫县古城校区举行.与会代表就羌族释比文化、羌族萨朗文化、羌族民歌的传承及变异、羌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羌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高龙奎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29(2):62-65
《洪武正韵》是明初官方修订的韵书.韵书自颁布之后,便受到了一系列的批评.直到20世纪开始才有学者进行研究.随着近代汉语语音研究高潮的来临,众多学人参与《洪武正韵》的研究,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论作.这些论作对研究中国语音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麻省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培训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培训项目涵盖了科学、工程和管理三大领域.MIT培训的理念是紧密联系现实、传播前沿知识、强调实用技能、开展高端培训.MIT不设全校性的专门管理机构,由各学院及培训机构自主管理,但培训项目"形散而神不散".MIT培训规模始终保持适中,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注重与产业界合作,充分占领培训市场.其对我国高校开展培训工作的启示在于,紧密联系教学与科研并为现实服务,抓住特色服务项目,掌握好培训规模,培训活动不唯学历、文凭、证书等. 相似文献
13.
羌族服饰文化是中国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韵味出现在民族文化舞台上。羌族作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同时也作为许多民族的前身,其服装造型、纹样、色彩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羌族服饰图案来源于宗教崇拜思想、生产劳动和娱乐游戏中,这些因素构成了今天羌族服饰的文化状态,体现了目前羌族服饰文化中的稳定性、独特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审美内涵。本文对几个不同地区的羌族服饰形态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其所包含的宗教思想以及历史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金坤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5):45-47
海盐腔创始年代及作者,历来众说纷纭。一说创始于南宋张鎡,一说创始于元代杨梓、贯云石,一说创始于明成化年间。从有关典籍的撰述年代及相关材料的考述中,可以认定海盐腔创始于元代的贯云石,而杨梓父子在海盐腔的传播过程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对于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理论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整体性的内涵、加强整体性研究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主线或总体性范畴等角度挖掘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就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如何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重要成绩。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还存在不足,需要从哲学高度、直面现实的深度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6.
17.
辛苏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44-47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表达思想的载体。概念转变模型研究的是概念动态的转变过程,即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的学习过程。探讨了概念转变模型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两个主要学术流派的概念转变模型,即认知为基础的概念转变模型和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概念转变模型;同时,还论述了概念模型理论的新趋势,提倡在构建科学的概念模型时,必须考虑认知冲突和社会文化的融合,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互式学习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7,(2):98-104
王造时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抗战时期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是活跃在中华民国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对王造时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本文主要概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及21世纪初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曾令超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68
发展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哲学向度”究竟体现在何处?发展哲学作为“哲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或基本问题究竟应该是什么?对国内学者就以上等问题的不同回答加以检视和评价,是深化发展哲学研究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