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词"之"有多种用法,在常见句型"A之谓B"式中的词性和用法多有争议。文章以为,当A为指示代词"此"时,"之"为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无义结构助词;当A为非指示代词时,"之"为指代前文A内容,并起复指强调作用的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中的“之”字,主要有三类用法:作动词、作助词、作代词。“之”作动词时,一般表示“到、往”之意。这种用法较为少见,它在句子中作谓语,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表示方位(或地点)的词语作“之”的宾语。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之”即为“到”的意思。又如“吾欲之南海”(《为学》)中的“之”亦为“往、到”之意。“之”作助词时,有三种情况:⑴作音节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可不译,常用在时间副词后。如“久之,蛇竟死”(《螳螂捕蛇》)。⑵作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私底下"和"私下里"的相关研究成果寥寥,两者作为一对近义三音节词,在语义内涵与句法特征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我们认为,"私底下"是由表"背地里、不公开"之义的双音节词"私下"和"底下"通过删略重叠成分糅合而成的;"私下里"是由副词"私下"加词缀"里"构成的。  相似文献   

4.
儒家经典《论语》中"之"字出现频率高,涉及用法范围较广。用作动词时,"之"字为表示"到、往"的及物动词;用作代词时,"之"可作人称代词,指代人物、事物,也可作指示代词,表示"这(些)、那(些)";用作助词时,"之"字主要体现在作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方面;用作介词时,"之"字相当于"于"、"对于"。  相似文献   

5.
从先秦到明清时期,"行、走"的"行走"和"奔跑"两个义项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走"逐渐卸去了"奔跑"义转而承担起"行走"义,并成为汉语中表示"行走"义的常用词。而"行"的"行走"义逐渐消失,"行"表示"行走"义只出现在双音节词和书面语中。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中,"家家"仅用于构词,可表多重感性义,构词能力不强,表名词词性,视为后缀更为合适。"家家"并非是音足调实的双音节形式,它与双音节名词搭配并未违背韵律词对音节的限定,又由于其叠音形式,"家家"倾向于选择表年龄小、偏女性语义的名词来搭配。"X家家"在句中可作主语、谓语,也可加"的"自成小句,搭配出现的"的"与"一个"均可发挥凸显感性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它可作实词中的代词、动词,也可作虚词中的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等,成了最常见的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里,"之"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其中最特殊的一种用法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举题目如下:下列带点字的解释或用法,正确的一个选项是()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A取消句子独立性;B助词"的";C代词"他";D动词"去"很显然,此题给出的C、D选项是  相似文献   

8.
虚词"式"在<诗经>中既具有虚词"既"的五种功能,又作为音节助词起到凑够音节的作用.<尚书>中的虚词"式"同样如此.随着语言的发展,加之先秦虚词的特点,"式"的虚词功能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9.
《集宁师专学报》2018,(1):68-72
古汉语词汇里表示行进类动词的"行"、"步"、"走"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的"行走"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作为一个语素保留在"行走"这样的双音节词里;"走"由"奔跑"义逐渐转为"行走"义。  相似文献   

10.
"V得上"是现代汉语中使用极其频繁的固定格式,其中"V"主要是自主、单音节动词,双音节的"V"较少;"得"是表可能的助词;"上"是补语,词性、语义复杂.在"V得上+事件/动作"中,"上"是构词成分;在"V得上+客体/工具"中,"上"表示动作带来的结果或动作持续的状态或动作达到的某种目标;在"V得上+终点"中,"上"表示...  相似文献   

11.
《元曲选·合同文字》宾白助词“的”共出现89次,根据用法分为四类:一是用于其它词或词组后,构成“的”字短语,单独作句子成分;二是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地”“得”;三是作动态助词,相当于“着”;四是作为代词或语气词“兀的”的构词音节,相当于音节助词。  相似文献   

12.
《小弁》出自《诗经·小雅》,旧说是周幽王太子宜咎因褒姒之谗言被放逐,太子怨刺其父之诗。前人对诗句"我心忧伤,惄焉如捣"中"捣"字的解释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假借义,通"疛"或"?","心疾"义;另一种认为是本义,"舂"或是"捣碎"。通过对"捣"字的甲骨文字形、文献印证、诗文创作、同义连用及"捣"字所在词句的词性、句义等各方面的考察,我们认为,"捣"字用的是本义,不存在假借义这一用法。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中学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文言文中“之”有代词和助词两种词性 ,作为助词 ,“之”有四种用法 :一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表示领属或修饰的偏正关系 ,可译为“的”。二是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能或不必译出。三是凑足音节 ,没有实在意义。四是用在宾语前置结构中 ,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之”有两种用法 :一是人称代词 ,二是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14.
助词"得"与语素"得"有时不好区分, 我们不妨采用加词和变换句式的方法辨认。具体方法是: 带助词"得"的句子,可以加时态助词"着、了、过"变成复句,形式是:主语 谓语 时态助词,谓语 得 补语。如: ①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  相似文献   

15.
陈燕 《文教资料》2012,(11):38-39
"得"是西昌方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在西昌方言中,"得"有三种用法:助动词、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西昌方言中的"得"。  相似文献   

16.
"赤"之"空尽无物"义与其本义"红色"相差较大,但这种情况不由假借造成,且两者之间不存在过渡义项,"空尽无物"义是由本义沿着"显耀昭著"的词义特点直接引申而来。  相似文献   

17.
"×死了"是一个双音节谓词性语模,多用于口语交际。"×"的语形特征主要从词性、音节结构、语法结构三方面分析。"死了"逐渐副词化,语义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凸显性状义,致使结果义,顶级程度义、主观量化义。"×死了"可以充当谓语和独立语,还可独立成句。具有主观评价和转移话题的语用功能。"×死了"和"×透了"在语义特征、语法形式、受事位置、评价色彩、时体特征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死"属于程度副词,"透"属于范围副词。"死"的语义程度强于"透"。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语料探讨分析"纷纷+V"结构的句法表现和语义特征,补充修正前人研究结论,对留学生造句偏误进行探讨。在句法结构上,"纷纷"后接双音节光杆动词的用法并不罕见,动词后接趋向补语用法应区分单、双音节两种情况。在语义特征上,副词"纷纷"具有突出的"无秩序"义,"纷纷+V"结构主语全部有[+多数]义,大多表现为[+人类]或与其相关;谓语动词全部有[+动作性]义,不局限于"有界"动作,并且可以不具有[+变化]义;从主谓语义关系看,主语应具有"非受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学文言文所见助词“之”在常见用法之外 ,还有三种特殊用法 :用于专名和类名之间的“之”作用为凑足音节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作用为加强语气 ;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的“之”作用为标志补语。  相似文献   

20.
徐浩 《语文知识》2012,(3):103-105
"奇"有"美"义,前人已有论述,本文在补充更多文例的同时,借助前代训诂材料,对从"奇"得声的同源词的意义进行归纳,发现"奇"字的"美"义与其"长曲义"密切相关,于是从字形和词义上追寻"美"义的来源。"奇"字所从之"可"是"奇"字声音和意义的来源,"可"本初的"长曲木茎义"逐渐衍生出"奇"字的"长曲"、"美盛义","美"义即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