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将共同富裕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话语体系,其中蕴含了中国智慧,具有世界意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以数字新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力量在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夯实了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推动了民众的精神富有。当然,在数字新媒体赋能共同富裕过程中也存在数字鸿沟加剧、媒介素养不足等问题,但数字新媒体依然可以在赋能数字社会发展、传播共同富裕理念、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这三个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整合社会以及传播主流价值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托当前数字媒介生态环境,探究红色文化在当前以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为传播渠道的环境下,其传播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文化消费主义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面临着困境.传播主体对大众文化采取或坚决反对、或全盘接受的态度,导致红色文化的传播走向两个极端.红色文化的正向传播意义重大,传播主体要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不断进行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肩负着传承中国千年文明和塑造国际形象的双重使命,是作为东道主的杭州展现城市历史脉络、文化民俗风貌和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严格遵循“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智能科技与传统文化交织,绿色低碳与江南美景辉映,在为世界人民献上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将“文化中国”“绿色中国”和“开放中国”的理念逐一贯彻,对外文化传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主导下的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娱乐消遣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受众的青睐。短视频内容生产者如何在鱼龙混杂的短视频行业中脱颖而出,提升短视频的制作水准,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应当是提升短视频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数字化科技赋能短视频产业为切入口,从短视频用户规模推动短视频节目质量升级;短视频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升级;短视频视听元素制作升级与短视频传播的后台数据支撑短视频创作持续升级几个方面对当下短视频传播的升级策略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新业态模式,集中代表了当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演进和全面应用,数字技术所具有的诸多技术优势为乡村文化变迁赋能增效提供了现实可能。从数字技术的技术特征出发,阐释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变迁的价值逻辑、技术逻辑和制度逻辑,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调适机制与整合机制,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变迁助力添智。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网络人群逐渐壮大,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网络化”日益高涨的发展趋势,高校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凸显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结合网络时代背景,分析了网络语境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于高校网络语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数字技术与科技创新的耦合视域透视可以归纳出数字技术具有助推科技自立自强良性互动,提供异质性知识与互补性资源和提升科技自立自强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理。由于数字技术特性与科技创新实践的部分脱嵌,导致了数字技术赋能存在信息过载与价值偏移、供需错位与主体疏离、人才短缺与转化低质和安全隐患与平台虚化等症结。基于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明确价值导向,完善供求体系形成举国合力,统筹人才资源推动高质转化,善用创新平台强化安全管理,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是社会结构变迁下满足民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数字赋能将从民众角色转轨、合作边界拓展、文化空间创建、消费刺激再生产维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论文以C县为例,从主体协同、平台驱动、空间重构、文旅融合四方面介绍了该县依托数字赋能优势,结合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做好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与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在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如何传播及红色基因如何传承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秉承技术创新与数智动能的融入性原则,促进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共同富裕。当前,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一系列外延性挑战。一是数字技术性嵌入不足,需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参与主体的数字化素养有待提升,需要大力引进和培育数字化专业人才。三是数字化应用场景相对单一,需要建构多元化在场式产业融合机制。四是基层网络化防范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由此,必须采取多元化措施,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探索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5G技术的应用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为数字阅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章从社交与共享功能升级的增强型社会化阅读、新型阅读媒介下的场景化阅读、5G与人工智能结合下的分众化阅读3个方面探析5G技术赋能下数字阅读的趋势。在以5G为基础的新技术支撑下,数字阅读服务将更加倚重互动关系链、媒介延伸、富场景感知以及基于全方位数据采集的用户画像。因此,在深耕内容的基础上,阅读服务机构应积极构建读者与他人、读者与媒介、读者与场景的深度互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转变,乡村群体对于信息的需求和获取逐渐多元化,但是当下乡村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处在一定的滞留期.根据这一现象,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的村落为例,通过文献分析以及实地考察,深度调查新媒体在X村的传播状况,探究全媒体的时代下乡村群体与新媒体之间的适应性情况,思考如何在数字信息时代下利用新媒体技术为乡村中的弱势群体赋能.通过调查,初步总结当下乡村传播的阻力主要表现为新媒体基础设施的落后、村民媒介素养的缺失.对此,应该联合多方力量,加大新媒体在乡村的投入与使用,提升群众的信息接收能力,并利用新媒体实现"助农",促成技术发展下的人文回归.  相似文献   

15.
朱昭萍 《出版广角》2022,(20):93-96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数字阅读已然成为当前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字鸿沟问题愈发引人关注。在传统出版领域,随着数字阅读技术的使用,数字融入困境亦逐渐暴露。数字阅读技术应用于传统出版行业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将日益高深的技术使用到出版实务中,而在于如何利用技术应对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融入困境。文章通过对融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中关于数字阅读技术应用的分析,阐释其通过拓展数字化服务、提升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构建数字认同等一系列手段解决数字融入问题,弥合数字鸿沟的技术赋能。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在挖掘、存储、分析等方面具有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价值性的特点。大数据技术为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价值。借助大数据技术拓宽广西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即通过借助海量数据搭建广西红色文化数据库,打造广西红色文化传播矩阵,凭借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实现传播内容精准推送,形成多元化传播管理机制,可以进一步增强广西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吸引力,提高受众对广西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与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白洋 《兰台内外》2020,(11):45-46
作为人类信息资源中心,公共图书馆不仅承担着保存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而且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神圣使命。有必要在保持公共图书馆现有功能的前提上,弥补部分馆舍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的缺失与短板,拓展传播空间,增大传播力度,丰富传播载体,使之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生代和生力军。应以开放性、公共性和共享性为原则,从馆、藏、阅、享、乐等多个角度入手,构建立体化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通过多样的文化活动,实现红色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主要载体的红色文化传播占据着重要位置,我们要增强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自身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分析红色文化传播现状,探析互联网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激发观众主动追寻和缅怀革命先辈足迹的自觉性,继承革命传统,感悟伟大民族精神,让“红色记忆”永存。  相似文献   

19.
延安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中,积淀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目前,延安有我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群,拥有丰富的精神形态红色文化,但延安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存在传播主体专业化素质有待提高、传播内容不够丰富、传播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在充分掌握延安当地的红色文化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创新路径,旨在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燕  明甜 《今传媒》2022,30(5):95-97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旧媒介形态的多方融合,诞生了全新的传播生态,构建了“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传播格局,为陕南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机遇。但是,也存在传播内容可读性不足、红色文化商业化以及传受双方媒介素养有待提升的困境。通过分析研究,本文提出可通过增强传播内容的引导性、延续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保存与时代性、有针对性地培育与提升媒介素养等途径,来加强陕南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