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压强和浮力"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  相似文献   

2.
刘占财 《青海教育》2014,(12):44-44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多数实验是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没有安排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说明的:“对于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鉴于操作难度大,现象不明显,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以使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形成完整的认识。”笔者认为,仅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而不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总结结论时缺乏说服力,得出的结论也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个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新人教版8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中,多数实验是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新教材中又没增加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鉴于操作难度大,现象不明显,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以使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形成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实验是科学课堂上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节: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完全建立,采取具体形象的可视化实验教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事物的本质。流速与压强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但教材未安排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演示实验,同时现有文献中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差异。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对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实验装置加以改进,不仅可以用其完成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演示实验,而且可以用其完成部分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演示实验,具有“一器多用”的特点,凸显科学实验现象背后的学科本质,在一定程度上为一线教师减轻了“负担”。  相似文献   

5.
将医用塑料注射器改制为能够演示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观察到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第四节"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中有几个流体实验.初中学生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规律比较难理解.通过实验,学生可直观形象地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因此实验成功与否,就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一知识点.教材中的原型实验多用人工吹气充当实验用的流体.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初衷《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液体压强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进行猜想与假设是一个难点,原因之一是学生对于液体的压强缺乏足够的感性  相似文献   

8.
张青岷 《物理教师》2005,26(11):7-37
在初二物理的“液体内部压强”教学中,使用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做好演示实验,对引入液体内部压强的概念,揭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进而导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测量液体的内部压强实验,也是初二学生分组实验之一.笔者认为,现在  相似文献   

9.
压强与浮力渗透题,往往是将压强与浮力的考查融于同一个情景中命题,虽然置身于同一个情景中,但多数的压强与浮力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所以分析压强时用压强公式及其相关规律等分析解决,分析浮力时用浮力公式及其相关规律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10.
用量筒和自制的长柄铁皮托板、变向探头盒、简易压强计组装而成的液体内部压强实验装置,可代替2113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2114微小压强计或2185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器做初中物理“液体内部的压强”内容的三个实验。能降低实验成本、节省经费,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本装置的制作、组装和使用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气体压强问题分散在初中化学教材的实验之中,“碎片化”比较严重,给学生认识相关实验增加了难度。通过对气体压强相关知识进行重构与整合,并采用模型建构的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厘清化学实验中气体压强问题的认识思路,构建此类问题的认识模型,充分发挥模型的分析与预测功能,培养学生迁移与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用量筒和自制的长柄铁皮托板、变向探头盒、简易压强计组装而成的液体内部压强实验装置,可代替2113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2114微小压强计或2185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器做初中物理"液体内部的压强"内容的三个实验.能降低实验成本、节省经费,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本装置的制作、组装和使用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课标要求,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为例,对如何创新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具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创新了教具实验器材的采用、教具的设计思路,提高了实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中有关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演示实验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二章第九节"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中,教材给出了如图l所示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第四节是"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生通过实验能较好地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因此,实验成功与否就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一知识点。为成功演示该实验,笔者自制了流体实验器,经课堂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并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下面,笔者以2项典型实验为例,介绍该流体实验器。  相似文献   

16.
以“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课中课后题为例,借助实验还原的方式,将实验效果和插图效果定量对比分析,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实验方案,最终取得相对满意的实验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探讨两种不同结构的喷壶工作原理,帮助和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物理概念或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提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高中物理教材对此进行了讨论。人们很早就知道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压强和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体积变大时压强就会减小,但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直到300多年前才被发现。1661年6月18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玻意耳(Robert Boyle1627-1691)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空气是可以压缩的,并且指出这种可压缩的空气体积与加在气  相似文献   

18.
本学期学习了三个较大的物理知识单元:《力和运动》(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第十至十二章)、《简单机械和功》(第十三、十四章).各单元的知识系统和要点如下:本学期还学了三个学生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眼深度的关系;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及五个重要的演示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和表面状况的关系;物体的惯性演示;固体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托里拆利实验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以上都是实验考题的常选内容.对这些实验的主要器材、实验原理、重要步骤、测量数据和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结…  相似文献   

19.
<正>教材仅仅设置了浓度、温度及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并没有采用实验的方式来分析压强的影响效果,而是简单地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的方式来进行说明。本文主要分析了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创新设计,仅供参考。一、实验原理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如果温度、质量等因素都相同,压强与气体的体积之间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压强越大,气体本身的体积就会  相似文献   

20.
1目标要求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有压强。(2)认识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上各方向压强的关系。(3)认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知道实验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3)感受探究实验的思维程序和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设计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验。(2)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内容分析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