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筱良 《云南教育》2007,(9S):38-3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4页~45页。 教学目标:结合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什么是物体或平面图形的周长;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一周" 1.看"一周"。 (师出示5个动画,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感知周长1.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数学王国里的新朋友——周长。你听说过周长吗?猜一猜什么是周长。生:我觉得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相似文献   

5.
以下两篇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设计为参加本期评课活动的文章,评论文章将刊登在2008年4月号.欢迎老师们踊跃投稿.Email:zyb0522@126.com.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5页例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自主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算法之间的关系,体会算法多样化及最优化。2.经历观察、探讨、推理的过程,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掌握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鞠宁  娄凤国 《辽宁教育》2007,(7):106-10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1~43页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周长”。  相似文献   

9.
朱玉凤  孙铁 《辽宁教育》2005,(7):108-10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科书第47页)。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周长”一课是我们熟悉的教学内容.教师们津津乐道于对此课的研究,但往往对“周长”的概念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挖掘下去,使得学生对“周长”的概念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各版本教材对于“周长”的叙述也有所不同。上教版: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桑叶的周长。(仅仅做了简单直观描述,没有给出规范的定义)苏教版:游泳池池口黑色边...  相似文献   

11.
【一点思考】“长方形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在许多人看来,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用所学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逐步达到熟练和正确,这样的课上起来既简单又轻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44~45页。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2.使学生通过围、量、拼、算等操作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  相似文献   

14.
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什么是周长”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如何借“体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感悟与理解。一、激活经验,建立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周长”这一概念在生活中已然接触过,只是对于周长的理解仅限于浅层的生活感知,没有上升为数学概念,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展开探究,能够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北师夫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4~45页第五单元“周长”第1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禽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描一描、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充分感知和认识周长的含义。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交往、合作与探究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张国光 《上海教育》2007,(7B):64-64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对一年级学生在感知、创造方面的要求是:能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感知音的长短、强弱、快慢、高低;能在模仿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探索音的长短、强弱、快慢、高低;在情意方面,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能与伙伴合作。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正方形、长方、梯形等图形的周长。也能测量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周长。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郑君威先生在讲话中提到,一节好课教师至少明确三个方面:一,教的是什么?二,怎么去教?三,还能留给学生什么?这三方面无论哪一点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郑先生的话虽然简明、朴实,但其中却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20.
北师大版教材将小数的认识分两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将小数认识与人民币(元、角、分)和长度(米、分米、厘米)等常见的生活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阶段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一)"是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在本课中学生将脱离具体情境从更高层次理解小数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次尝试,引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能从"形式模仿"走向"意义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