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探究肇庆区域经济特色入手,分析了端砚的城市文化功能,通过对传统端砚产业的特点与存在I'.-1题的分析,提出端砚从传统手工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创新观点。针对端砚图案造型设计滞后,缺乏创新的状况,探讨新形势下端砚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开设端砚设计课程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西江大学学报》2006,27(3):18-19
端砚是肇庆市的传统手工制品,并且享誉海内外。最近,“端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推动“端砚制作技艺”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旅游科学研究中心牵头,肇庆学院组成了师生共同参加的课题组,就“端砚制作技艺”进行资料的搜集、采访、整理和研究,并于2006年5月14日召开了由学校和黄岗镇领导、肇庆市端砚界知名人士及课题组成员参加的“‘端砚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现将此次座谈会发言摘要发表,以期引起各方重视,共同为肇庆市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物产资源丰富,有闻名古今中外的端砚和草席,两者都是传统实用的工艺品,是肇庆的著名特产。  相似文献   

4.
四大名砚     
<正>端砚、歙砚、洮砚和鲁砚,称为四大名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隋唐时代属于端州。歙砚产于江西婺源歙溪,又称婺源砚。洮砚产于甘肃洮州(今临潭县)。鲁砚产于山东。还一种澄泥砚也很有名,因此,有人主张四大名砚应以澄泥砚代替鲁砚。澄泥砚不同于其他四种天然石砚,用的是人工料。制作时,  相似文献   

5.
端砚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在端砚上镌刻的砚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审视端砚业现状,传承、弘扬端砚的人文精神将对振兴端砚工艺、提升端砚文化品位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肇庆,北回归线上的绿洲,西江流域一颗璀灿的明珠。这里有闻名于世的端砚,以一砚光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这里有风景秀丽的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里有蜿蜒迤逦的西江,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一衣带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肇庆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肇庆人,在"创建教育强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精神的指引下,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以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理念推进教育强市创建工作,投入之多、力度之大、发展之快、成效之著,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7.
陈大同 《西江大学学报》2006,27(4):33-34,47
从清代以来就流传着的端砚制作始于唐武德的成说并不确切,在《苏轼全集》中见不到这样的论定。相反,苏轼以重金购得东晋王羲之使用过的古风池紫石砚。清宫内府收藏、乾隆皇帝钟爱并珍玩的东晋王廒原有的璧水暖砚,实际上也是端砚。从可以认定或者有待认定是端砚的晋代砚品统合观察和考量,端砚最晚在东晋前期就已面世,这比端砚面世于“唐武德之世”的说法提前300年,从而拓展了端砚历史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端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首,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由于端砚市场厂商众多、市场竞争无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导致端砚价格偏低,市场不温不火。建议:在政府支持下,提高端砚的行业集中度,培育几家大型端砚企业,并通过培训、在职学习(如读电大、自考)等方式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端砚文化的立足点,丰富端砚的文化内涵,提高端砚在全国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9.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广东省肇庆市,被誉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入选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对六祖禅宗文化、七星岩摩崖石刻、孔学大师陈焕章、中西文化交融的使者利玛窦、清官的化身包拯、端砚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开出有特色的国学教育课程,建立国学实训基地,健全大学生人格,使国学教育真正成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郭林 《焦作大学学报》2005,19(3):14-14,17
黄任不仅是清代康熙时期的诗人、书法家,而且是著名的端砚收藏家。黄任的题砚诗对端砚的石质、石品花纹、形制、雕刻或讴歌赞美,或记事抒怀,或论砚言志,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特色。解读黄任题砚诗可以拓展人们欣赏砚台的想象空间,挖掘出中华文化史的奥妙和内涵以及以端砚为首的我国四大名砚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江大学学报》2005,26(2):F002-F002,F003
5月15日,是肇庆学院建校35周年纪念日。35年前,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创办于新兴县高村,掀开了粤西地区高等教育历史性的一页。1979年,学校迁到现在的校址。1985年,在肇庆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创建西江大学,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90年12月撤销肇庆师范专科学校,将其并入西江大学,成为西江大学师范部。2000年,西江大学与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本科院校一肇庆学院。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之际,肇庆市政府紧抓机遇,将地方特色经济端砚业当做文化品牌产业来开发扶持发展,使之市场规模扩大,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也渐渐增多。本文以端砚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端砚产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应提出了一些举措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解读唐宰相许敬宗女儿的墓志铭,探究岭南豪酋冯氏与岭北经史笥世家许氏的联姻过程,指出联姻中,他们以端砚作礼物的赠送行为,得到文人的认可和模仿,使唐代的文化界形成了互赠端砚的风气,促进了端砚开采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肇庆学院     
《高教探索》2006,(1):F0004-F0004
肇庆学院的前身是1970年广东教育行政学院下放到肇庆地区新体制兴县高村办学的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其后于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本科肇庆学院,先后获得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  相似文献   

15.
《西江教育论丛》2005,(4):F0003-F0004
教育学系起源于肇庆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教研室:1993年5月,西江大学成立了心理学系,办有学前教育、市场心理与营销策划两个专业;1999年1月,心理学系改名为教育学系;2000年9月,西江大学教育学系与肇庆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合并为肇庆学院教育学系。  相似文献   

16.
《西江大学学报》2004,25(6):F002-F003
中文系是肇庆学院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系之一。1970年开办,先后经历了肇庆地区师范学校、肇庆师范专科学校、西江大学(肇庆教育学院)、肇庆学院4个发展阶段,至今已有34年的办学历史。中文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高级秘书3个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和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中文系有专任教师50人,全日制在校生1153人,其中本科生1040人,成为肇庆学院师资力量最强、在校生最多的专业系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肇庆高等职业教育在广东省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现有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4所高职高专院校,本文结合肇庆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特色建设进行分析,并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重点探讨肇庆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建设与当地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古村落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内在发展机制与发展脉络,从总体上概括肇庆传统村落的基本分布特点与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肇庆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入手,试图寻找影响和主导肇庆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肇庆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城市空间形态的外部空间环境以及内部运行2个层次,提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裹蒸粽作为肇庆的特产,是肇庆人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已传承上千年,它的诞生是源自劳动人民突发的灵感与生活的智慧.本文介绍了肇庆裹蒸粽的基本情况,从肇庆裹蒸粽诞生的由来和蕴含的文化入手,探讨了肇庆裹蒸粽代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