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29名青年长江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CV分析方法构建指标体系,从该群体状况的自然特征与成长过程,探索出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广义成长周期为20年,与青年长江学者当选年龄的峰值对应;教育阶段形成连贯的长周期培养模式,且硕博贯通为关键成长路径;校际流动、留学背景和博士后的经历明显缩短成才的时间;学术职业发展阶段的学缘结构相对多元等。藉此研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依据和导向。  相似文献   

2.
3.
教师的课堂学术力是教师课堂创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学生体察力、学科把握力、学习转化力、课堂研究力、课堂创新力等组成。近年来,我们在课堂学术力的培育中提升了教师的课堂创生素养。一、发展学生体察力。激活课堂创生的源点学生体察力,是指教师能敏锐体会、洞察学生所知、所感、所想和所需,并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能力。学生体察力是课堂创生的源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物理学术竞赛(CUPT)平台的拓展训练模式。物理学术竞赛是一种赛前命题、研究辩论式竞赛,其题目研究深度弹性较大,比较适合作为研究能力培养的入门训练内容。本文提出的拓展训练模式在竞赛基础上实施,分为竞赛培训、后续研究引导和论文写作辅导三个阶段,引入先进的组会式研究引导方式和迭代式论文辅导方式,取得了相当成效。前期经验表明,拓展训练是联系学科竞赛与后续科学研究的良好桥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德尔菲法,对我国教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素养”框架进行探索性建构。该框架以拔尖创新人才核心素养为逻辑起点,以国际上关于资优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理念为借鉴,以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三维说”作为一级指标的建构依据。通过三轮德尔菲法对三个级别指标进行意见征询,综合吸纳12位专家意见,建构起以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专业精神素养为一级指标,并包括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中国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素养”框架,各素养指标之间呈现出互依共生性、权重均衡性与发展协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就“课程教学——嵌入式实践——主题拓展”三个方面提出针对师范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素养的培养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五项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围绕西安交通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实践与举措,探索在当前背景下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方法,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科学的培养模式,建立能够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长效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现实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全国"挑战杯"获奖者的创新素养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文通过对上海市11所高校的全国"挑战杯"获奖者创新素养进行调研发现,全国"挑战杯"获奖者的创新素养包含19个因子,其中,在冒险性、挑战力、兴趣和观察力以及评估创新想法上表现出的创新素养最高,在主动性和联想力、探索力、发散思维、学校创新氛围感知、家庭支持感知、好奇心、执行力和创新习惯上表现出中上水平的创新素养,在达成目标的自信、应对困难的自信、学校创新资源感知、社会支持感知、学校课程设置感知以及批判意识上表现出中下水平的创新素养,在想象力因子上表现出的创新素养最低。通过与未获奖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全国"挑战杯"获奖者在创新素养的15个因子的得分上均高于未获奖者,而在想象力、执行力、社会支持感知以及学校创新氛围感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美国的6所顶尖研究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组织实施、申请条件、评价与激励4个方面对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论述。总结启示:丰富的科研参与机会是本科生科研的基础条件;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本科生科研的核心要素;全过程的项目评估是本科生科研的质量保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激励措施是本科生科研的不竭动力;充足且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本科生科研的有力支撑;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是本科生科研运行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他们的心理特点、思维认知和价值观念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如何认清和把握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探索大学生有效教育的成长成才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所有教育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临思想观念和认识、培养过程和实践、政策供给和制度层面的现实阻隔,在实践中应树立“整体系统”观念,探索人才培养多元通道;注入“终身发展”内涵,完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营造“协同育人”生态,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学周刊C版》2017,(12):5-8
中国正处于信息发展高速期和网络媒体兴盛期,90后大学生借着时代优势,迅速占领新媒介,他们媒介素养的高度,尤其是媒介自律意识与道德规范的认知度对当代中国的媒介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同时,媒介的产生与发展也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等。为此,需要了解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真实情况,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广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及其媒介自律意识与道德规范的认知度,追根溯源,从而促进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素养观念,净化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重庆地区部分高校9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调查培养等途径,经过多年跟踪研究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影响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素分析,总结90后大学生成长与成才规律,探索更好地教育90后大学生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中的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下的大学生社团以"90后"为主,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当下大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新一代社团的建设提出建议,希望大学生社团更加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已然成为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第一要务.高校应从智力、动力、能力、人格等四个维度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具体来讲,要加强科研实训,提升学生自主科研水平;破除体制藩篱,从源头上创造激励创新的科研条件;构筑科研共同体,全方位形成代代传承的科研动力;融入思政元素,前瞻性打造报国利他的科研文化.让创新和报国成为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辽宁教育》2011,(4):44-44
“慢教育”是根据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特点,细化学生每一个成长阶段的教育内容,静心等待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策略。“适度”教育是指教育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让教学的容量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遵循“慢”且“适度”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品格,实现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管理的生命力,关键是实现素养教育与人才发展的有机结合。因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管理策略实施等,成为大学教育内容全方位开发、管理思维方式定位和价值观念更新的奠基石。在实践上,合理建立有效制度、实行学术休假制和弹性学制,开辟学科博客论坛,发展学报电子期刊,使课程的师范性、实践性与学术性统一,有利于全面、有效地开发人才资源,进而为科技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管理的生命力,关键是实现素养教育与人才发展的有机结合。因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管理策略实施等,成为大学教育内容全方位开发、管理思维方式定位和价值观念更新的奠基石。在实践上,合理建立有效制度、实行学术休假制和弹性学制,开辟学科博客论坛,发展学报电子期刊,使课程的师范性、实践性与学术性统一,有利于全面、有效地开发人才资源,进而为科技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