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性新闻对于变革中的主流媒体具有新的探索价值和发展空间。汲取建设性新闻理念中符合国情发展的优点,升级传统主流媒体实践经验和价值,营造新发展阶段整体向好向善的公众舆论环境,助推国家社会发展和治理,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过渡并创新建设性新闻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2.
技术驱动下传媒业态和媒体格局的变化冲击着主流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具体表现为议程设置能力不足,权威性、公信力下降,职业新闻人领地被蚕食.西方媒体在对"挖丑"式报道方式的反思中形成的建设性新闻理念,对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比较与思考,指出中、西新闻界对新闻理念的"建设性"具有共同追求,试图从"...  相似文献   

3.
李劭强 《中国编辑》2021,(6):33-37,42
作为一种新闻理念,建设性新闻的研究在回溯历史、梳理脉络、厘清内涵之后,需要有一个如何在中国语境下实现的议题跟进.这个跟进,是建设性新闻理念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建设性新闻理念在业务中扎根的过程.在建设性新闻理念研究由文本转向实践的进程中,实践观念为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探索进路.实践中,能够提供思想力观点和建设性意见的...  相似文献   

4.
智媒时代的到来已然深刻改变了主流媒体的定位,被稀释的影响力、正在流失的受众、“把关人”角色的偏移成为主流媒体发展的破圈难题。然而,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主流媒体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认为弥合圈层矛盾、促进社会良性运转是新时期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而践行从积极心理学理论中汲取灵感的建设性新闻理念不失为主流媒体在智媒时代展开舆论引导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媒介技术变革、巩固壮大主流媒体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国内一些广电媒体将目光投向建设性新闻并展开相关探索实践。本文从广电媒体建设性新闻实践的历史脉络与探索进路、现状与经验等层面分析广电媒体建设性新闻实践创新路径,进而探讨新形势下这一新闻实践如何赋能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6.
万婧  潘高耸  张志强 《今传媒》2022,30(1):37-41
作为地市级媒体的创新改革者,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以"问题+对策"形式梳理县区发展问题;发挥"专家+记者"调研优势,打造"新闻"+"智库"产品;其"喉舌+智库+平台"发展设计,是全球建设性新闻理念"在地化"的典型案例.本文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为例,分析其运用建设性监督及融合创新观念,打造与国内一流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路径,探讨地市级专业主流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与发展趋势,为新时代的新闻价值与媒体角色创新,以及全球建设性新闻"在地化"提供阐释.  相似文献   

7.
刘峰 《中国编辑》2021,(8):20-24
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实践在我国的兴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诸多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社会发展对新闻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业者需要立足这一背景梳理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内在逻辑,寻找建设性新闻实践开展的路径.新闻从业者存在对建设性的认知误区,建设性新闻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新闻业自身发展、新闻...  相似文献   

8.
随着建设性新闻运动在全球的蓬勃发展,建设性新闻研究在实践的反馈下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建设性新闻文献的梳理,剖析近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现,我国的建设性新闻研究正在经历从关注欧美,到探索适应时代、本土语境理论体系的转变;我国的建设性新闻实践已经在主流媒体实践、突发事件应对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整体来看还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9.
10.
读图时代,通过新闻图片获得受众的注意力是媒体的共识。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在使用新闻图片方面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类媒体中新闻图片的相同与不同,并辅之以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为探索如何才能更恰当地使用新闻图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多元化正在成为新时代的新特征,由政府单一主体包办社会治理职责的时代正渐行渐远.各种社会自治力量正在迅速成长起来,并开始在社会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主流媒体既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鼓励民众参与治理的重要工具.主流媒体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建设性新闻为寻求更优解提供了一种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智能化技术驱动下的广电媒体新闻话语呈现工具价值偏向,回归到人性与理性的建设性新闻似乎为当前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思路,这或许为广电媒体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了思路。本文主要从新闻话语的实践转向入手论证了我国广电媒体建设性新闻的必然性,进而结合建设性新闻实践的知识特性,立足知识生产视野,从时间秩序、知识生产视角、知识生产范式、知识生产者等不同侧面探讨建设性新闻话语生成逻辑为知识融合。知识生产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仍需回到交往实践,因此本文也回到广电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进而分析建设性新闻话语的具体生成路径为:动态交往—主体间交往—融合交往—向善交往。  相似文献   

13.
"建设性新闻"在欧美国家兴起,并引起了中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西方媒体的实践案例,对欧美国家"建设性新闻"兴起之缘由、新闻实践的主要特征以及社会影响进行归纳阐释,并略加延展,对中国新闻实践中的"建设性"理念与实践进行初探。"建设性新闻"的兴起被视为对传统新闻价值的纠偏与重塑新闻业自身价值的探索,报道中侧重解决方案、未来导向、包容性与多样性、运用建设性采访技巧、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并赋权于民实现共同创造,因而对新闻业变革、社会进步、全球"向上向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的国情与语境决定了新闻报道的"建设性"本来就是我国媒体尤其是主流新闻媒体实践的应有特点和必持之策,虽与西方在操作层面享有一些共同之处,追求的目标可能各有不同。但两者对于重塑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推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后情感社会的来临,加之新媒介生态的加速演进,情感转向客观上已经在我国新闻业实践中兴起。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重大战略部署下,我国主流媒体应当立足全媒体传播格局,合理运用情感表达策略,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当前我国主流媒体已经初步探索出情感融入新闻生产的可行实践路径,但在后真相语境下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从主流媒体情感转向的动力机制、情感表达的策略运用,以及后真相语境下过度情感化的风险等层面展开深入思考,并探讨新闻情感建设性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时代背景下,媒介生态与新闻场景正在经历着快速迭代与升级。在信息传播范式加速转型的过程中,新闻业表现出明显的情感转向。但是,情感新闻有可能在无形中侵蚀公共价值和文化民主的根基。文章着力于探究数字时代建设性新闻的平衡理念,冀图通过新闻从业者的“介入”与媒介叙事的“连接”手段,寻求建设性新闻态度介入、情感介入、责任介入等操作理念与连接技术、连接公众、连接社会等实践路径,化解数字时代情感新闻转向所带来的公共价值缺失与文化民主缺位之困。  相似文献   

16.
李晓 《青年记者》2021,(2):59-60
新闻评论这种原本高度专业化的新闻形式已经平民化、简易化.通过何种方式做强知识型新闻评论,在嘈杂的众声中发出理性、权威的声音,成为主流媒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叶 《声屏世界》2022,(1):16-17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融媒体的发展给建设性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文章从建设性新闻的概念出发,着重分析了建设性新闻在融媒体时代的全媒体呈现方式及其社会功能,由此总结了在融媒体环境下建设性新闻的发展现状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徐扬 《新闻知识》2022,(7):26-30
近年来,建设性新闻理论的生命力在辩证中不断提升,但随着建设性新闻理论全球实践的深入,对其的评论与质疑也逐渐增多。本文分析其理论局限,总结其全球实践难题,认为在运用建设性新闻理论指导中国新闻的实践中,应该注意语境的差异、新闻把关的张力、“积极-中立”价值的把握和技术匹配等问题,以促进建设性新闻理念与中国新闻报道原则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王慧敏 《中国传媒科技》2023,(11):119-122+131
【目的】探索智媒背景下,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的重要意义、实践进路与风险防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一是要掌握数据主动权,警惕新闻泄密;二是要祛除数据客观性迷思,警惕新闻异化;三是要辩证看待可视化,防止新闻故事虚化。在数据新闻的发展与提升上,一是应以新闻的建设性为基础,涵养新闻的服务功能;二是应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核心,强化记者的职业素养;三是应以新闻的视频化为方向,聚焦消费的场景化。【结论】发展数据新闻对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具有重要意义,主流媒体要坚守好数据新闻作为新闻的根本要义,坚守主流价值观;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数据新闻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革新,推动数据新闻更好地服务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蔡雯 《编辑之友》2023,(1):14-20
“新闻传播现代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新景观,体现出技术驱动下全球信息相通相融的共性。而“中国式”则是在共性基础之上,由政治制度和国家利益决定的,体现出我国媒体肩负党和国家重托的特殊性。我国主流媒体以自身变革和跨越自身的资源整合,引领了中国式新闻传播现代化的进程。文章以主流媒体接入互联网之后的标志性新闻业务实践为观察对象,分析其资源配置模式的变化及效果,并讨论主流媒体作为引领者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