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藏彝走廊"分布域——多民族活态分布与多元民族活态文化;"藏彝走廊"语言域——藏、羌、彝语支是走廊鲜活的语言主体以及"藏彝走廊"文化域——岷江流域古遗址凸显厚重的古羌文化三个侧面探讨藏彝走廊文化域中的尤为凸显且厚重的羌文化元素,以此实证:无论从多元的文化角度,还是从具体的民族学视角,古羌文化作为藏彝走廊的重要文化积淀和藏彝走廊文化的最重要组成之一,从丰富和发展学术的客观视角来看待民族走廊,把"藏彝走廊"定义为"藏羌彝走廊"更为妥切。  相似文献   

2.
白马藏族的"面具舞"是"藏彝走廊"上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活态"载体之一。本文拟在对白马藏族面具舞相关研究的学术回顾的基础上,梳理不同阶段所取得的相应学术成果及各自的学术关照点,进而归纳学术界关于白马藏族面具舞研究40年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学术参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对西藏和藏彝走廊地区大量的实地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对西藏争藏彝走廊地区碉楼的分布、形态、功能等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探讨在藏区存在的碉楼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将"残存概念"作为研究藏羌彝走廊历史、文化、族群互动的切入点,在重新建构了残存概念以后,具体选用与世界广大范围中存在的民俗信仰"Evil Eye"几近同质的羌族"毒药猫"为分析对象,联系中国及藏羌彝走廊诸族中类似"毒药猫"的民俗事象,最终确认在南北通透的藏羌彝走廊中,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南向的民族迁移,因与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的相互作用,原来同质性的民俗文化现象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而随后形成的走廊诸民族虽也有长时期的相互作用,但仍保持住了自身的文化特性,使得走廊中的诸民族文化在这一地理空间中,形成了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文化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一体格局中,从历史、语言、文化等视角探讨羌族和彝族的渊源关系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不过,以宗教的经咒为切入点来进行比较研究的,还不是很多。对羌彝敬神经咒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藏羌彝走廊上的民族流动与文化格局。同时,羌彝敬神经咒文化的诸多相同性及其所体现出的共同思想,充分印证了藏羌彝走廊上羌彝两族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羌彝敬神经咒文化相互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6.
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为例,对从国家战略层面打造和提升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的重大意义、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的比较优势作了一定的理论阐述,并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的着力方位进行了探讨,其目的是为了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7.
横断山的地缘环境及民族文化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提出的“藏彝走廊”,其位置大致相当于地貌上的横断山区,行政上包括西藏的昌都地区,四川的阿坝、甘孜、凉山3个民族自治州和攀技花市,以及云南滇西北的迪庆、怒江两自治州和丽江市。民族学和考古学研究成果已经证明,沿着这些通道确实有过古代民族的迁徙。论文从地名的起源对横断山脉、从地缘政治角度对民族走廊、从地缘经济观点对农牧交错带进行了初步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觉探讨藏彝走廊的地缘环境特征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问题。地缘政治学意义的藏彝走廊,既有通道的功能,又具屏障的作用:走廊中横断山脉间南北“纵贯”的河谷就是历史上民族迁徙的通道;而屏障有三:即地貌的屏障、生态的屏障和民族的屏障。这些条件就形成了走廊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呈南北走向的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带的特征,给本地区的开发带来值得关注的一系列问题。人们最爱走的路是前人踏出来的路,而“张林源线”就是一条沿古代的民族迁徙的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学对于文化传播的研究有其成熟的一套研究方法。由其发端之始,便有以泰勒(E.B.Tylor)等一批学者开始对文化传播机制进行讨论,之后更是出现了一个关于文化传播的人类学理论流派。[1]费孝通接受了文化传播学派和文化功能学派的双重影响,为其后来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学说打下了理论基础。1982年,费先生又对"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中的"走廊地区"作了特别论述:"上述几个复杂地区:一条西北走廊,一条藏彝走廊,一条南岭走廊。"1确定了南岭走廊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的地位。这样一来,对于在此走廊内生息的客家族群建构与文化传播的研究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同时,  相似文献   

9.
藏彝走廊地区石棺葬所属人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棺葬是继新石器时代以后整个藏彝走廊地区最主要的一种考古文化遗存。藏彝走廊石棺葬文化族属的“羌人”说和“氐人”说均难成立。从汉代史籍记载来看,藏彝走廊地区与石棺葬文化相对应的人群应与《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载的徙、筰都、冉駹、巂、昆明等五个部落相关。  相似文献   

10.
关于开展南岭民族研究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岭民族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与"西北走廊"、"藏彝走廊"相并称的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是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各民族的聚居区.这里族群构成复杂,文化积淀深厚,需要借助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拓展南岭民族研究的新领域,促进南岭民族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复兴,以"边缘活力"展示南岭民族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前景,为构筑涵盖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史观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