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在历史上曾经有三个民族在这儿发挥过深远的影响,最早是藏族、接着是漠西蒙古和硕特部,最后才是彝族.这一特殊的历史过程使得今天在这里所看到的文化生态特点既有别于凉山腹地,又与藏区不同.但从今天调查到的当代彝族生计着眼,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彝族文化对这里的特异生态环境作出了成功的适应.其社会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成效,都比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更能彰显文化再适应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薄弱 ,既有历史原因 ,又有现实原因。本文主要分析凉山彝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几个影响因素 ,并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力求弄清凉山彝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3.
彝族是我国西南各兄弟民族中一个约有两、三百万人口的民族。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大小凉山地区,东起西昌,西至雷波,北起大渡河,南至金沙江,是彝族现在仅存的一个最大的集居区。这个地区的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76万左右(内彝族63万多,汉族十万多)。作为这个地区彝族的社会经济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还保留着奴隶制度。一、凉山地理环境与人口对彝族社会性质的研究中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凉山彝族在过去长时期内处于汉族封建社会的包围圈中,为什么在这种长时期的包围中还能保存这种落后的经济制度?汉族封建制度对彝族社会的发展曾  相似文献   

4.
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凉山彝族地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明显大于城市地区,出现这个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凉山彝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正确。调查结果显示,凉山彝族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预习、课堂、练习、方法以及认知的习惯上存在明显的问题。文章结合凉山彝族地区背景原因以及普遍原因分析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彝族是中华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西南民族人口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少数民族。四川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凉山彝族代代传承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后,大小凉山彝族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特的彝族民风民俗也体现出其价值。但是,由于历史、自然、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凉山彝族民风民俗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多年来形成的婚姻习俗中的高额彩礼、厚葬铺张浪费、频繁的人情礼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凉山彝族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因此,研究凉山彝族婚丧嫁娶消费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加快推进凉山彝族脱贫攻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凉山彝族地区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彝族女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话语权,只能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民主改革之前,凉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彝族女性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甚少,只有通过家庭代际教育,代代相传。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彝族女性的代际教育状况有所转变,但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旅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大渡河与金沙江之间。全州十四县,昭觉等十一县位于黄茅埂以西,称大凉山地区,以东是雷波等三县所在的小凉山地区。整个面积约35,000余平方公里,人口据1956年3月统计,约96万人,其中彝族近69万,汉族36万余人(主要住在边沿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1956年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还保留着奴隶制度。下面将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面貌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在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心区域”的汉族地区,社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汉族家庭在物质、精神、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步,那么作为少数民族的彝族他们的家庭是否也发生了相同变化呢?本文在调查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对凉山彝族家庭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凉山彝族家庭的发展状况及出现的问题,并简要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旨在对凉山彝族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可以把凉山彝族社会分为三个不同地理空间对应下的三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教育发展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实施的凉山彝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凉山彝族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实施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向是凉山彝族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千里大凉山,遥远、神秘而又气势磅礴。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在地,也是全国唯一由奴隶社会形态一步千年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地区。全州人口420多万,有彝、汉、藏、回、苗等14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凉山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经济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凉山的民族教育事业出现了徘徊不前甚至下降的态势。2001年初,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民族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十年行动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四川省将每年拿出3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计划同时要求省内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加大与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教力度。凉山的民族教育开始  相似文献   

11.
凉山彝族的生活条件和过去相比是提高了不少,但是要完全脱贫和走向小康之路还需要改变一些盲目的消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彝族传统习俗不断演化,这些传统习俗的变化已经影响和制约着彝族地区生活质量。特别是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各种人情消费的变迁让人担忧,从凉山彝族地区当前的人情消费现状进行阐述,以揭示诸多的人情消费出现和变迁对目前凉山彝族同胞们自身生活和扶贫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解决生计问题是人类个体获得自身存续和发展的必然路径与现实命题。文章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建构了人们多元化的生计模式。通过对小凉山彝族传统生计模式如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代性条件下该地区彝族生计方式发生的具体转向。研究发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政府力量推动及个体对迁徙与流动是该地区彝族生计模式发生转换的重要推力,不同的生计模式均是人类适应多样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换取自身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凉山是彝族的主要聚集区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得这一地区的彝族文化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形成并传承着其独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凉山彝族特有的家支文化与德古解决纠纷机制为彝族地区社会治理产生了一些正负面的影响,在新时期彝族地区社会稳定中也受到一些冲击。因此,应该要探寻一些时代性与民族性相一致的治理对策,以促进该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当今凉山彝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及其相互关系的状况,认为当今凉山彝族人正处在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的现实环境里,提出凉山彝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中受教育主体的彝族青少年学生的教育需求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技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族地区在1956年民主改革后,从奴隶社会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政治、经济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凉山彝族习惯法对凉山彝族现实社会生活仍存诸多影响。1956年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习惯法与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等级制度、家支紧密相连,严格维护着等级秩序、奴隶主的财产权利及家支组织,体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对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习惯法有所认知,一方面可以了解现今少数民族群体内部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基础,积极去保留符合时代需求、有利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习惯法;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国家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进行有益地变通提供参考,从而实现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的情况及原因调查,发现彝区农村学生辍学情况较为严重,辍学的原因有个人的、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复杂多样。只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加强彝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才能有效改善凉山彝族地区初中生辍学严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凉山是彝族最为聚居的地方,凉山本土彝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以火葬为主。居住在都市的凉山彝族即“都市凉山彝族”虽传承了凉山本土彝族的丧葬习俗,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凉山本土彝族和“都市凉山彝族”的丧葬习俗进行比较研究,是全面认识凉山彝族丧葬习俗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凉山彝族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法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传统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很多法治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流传于彝族民间的习惯法就是例子,它在凉山彝区地区直到今天都发挥着重要的秩序功能。通过对凉山彝族特殊案例"死给"现象的法社会学分析,探讨国家制定法与彝族习惯法的冲突及调适。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凉山地区历史悠久的农作物,历史时期水稻种植时空演化过程是由河谷地带向山地推进,彝汉聚居区向彝族聚居区传播,边缘地带向凉山腹地推进.推动凉山地区水稻种植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外来移民的推动、水利的兴修和得当的政策,同时山地多平坝地少、高海拔山地寒冷的气候和水源的匮乏、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习俗、落后的生产技术等因素又延缓了凉山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18年CFPS微观数据和OLS模型实证分析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并且采用工具变量回归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支出能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但对于不同类型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对于子女为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成员的家庭,子女为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及其以上学习阶段的家庭,其教育支出降低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更为明显。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从支出规模来看,中、西部地区农户家庭教育支出降低贫困脆弱性的效果显著,而东部地区不显著。从支出结构来看,西部地区家庭校内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都有利于显著降低贫困脆弱性,中部地区降低贫困脆弱性的效应主要来自校内教育支出。机制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积累、家庭成员自我效能感提升、劳动力就业转移都是农户家庭教育支出影响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