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梅 《楚雄师专学报》2013,(8):34-37,41
汉语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于汉民族的民风民俗和文学作品中。笔者试从汉语语音和汉语语义文化特质两个方面探讨汉语谐音的内部形式基础和转化机制。汉语谐音从形式上看是依据语音来延展的,亦即汉语语音是汉语谐音的形式基础;汉语谐音从内容上看是依据汉语语义的民族文化特质来进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转化的。  相似文献   

2.
汉语谐音的运用及其文化心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汉语中的谐音作为一种普遍的民俗、民风现象存在于汉人的日常生活和文艺创作之中,数量之多,应用之广,一直为汉族人所乐道。一种语言中的谐音成分跟该语言的语音结构固然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还跟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相联系。弄清楚汉语谐音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汉语交际语言,并在语言运用中表达得体。  相似文献   

3.
谈英语的双关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或称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常见于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谜语中。它有意识地将语音中的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与句子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使之产生“表”、“里”两重意思,以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从而使语言更具魅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拟从语音、语义及文体的角度,具体分析谐音、一词多义及习语在双关中的运用。 一、利用谐音产生双关 我们知道,语音是可以传情达意的,利用某些语音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语音在产生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利用谐音产生双关便是其中一种。谐音双关是将两个在语义上本无联系的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同音词巧妙地安排在句子中,使之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例如:  相似文献   

4.
语音与修辞     
汉语语音的修辞作用是一种客观存在。本文着重论述了汉语语音与修辞的关系,总结了汉语语音在摹声、迭音、双声迭韵、押韵、声调、音节、儿化韵、谐音双关、谐音析字、语音飞白等十个问题中的修辞现象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谐音修辞与汉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谐音与汉文化亦然。它们相互影响,密切相关。谐音是汉民族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汉文化的语音结构和民族心理是谐音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名和人名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因此,命名应当首先考虑语音是否得体。一、注意谐音的负效应谐音是一种重要的命名手段。如“赵中华”,“赵”与“照”同音,表达了希望名字使用者能像阳光一样普照中华大地的意思。此  相似文献   

7.
语音偏离是一种言语表达手段,是交际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偏离现象。无论是在日常的语言交际中还是在文学语言中,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运用语音偏离提高表达效果。本文从谐音角度对语音偏离实现类型进行拓展分析。  相似文献   

8.
英汉谐音双关的语言基础及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双关是英语和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段,大量存在于学作品、日常生活和言语交际活动中。虽然英汉谐音双关都是建立在字(词)语音同一性的基础上,但是从化学的角度却反映出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化心理、思维习惯和社会习俗。  相似文献   

9.
语音隐喻是隐喻的表现形式之一,其认知方式是通过语音的相同或相似来表现新的含义。以网络谐音语为研究对象,从语音隐喻视角分析其生成理据及语用动因,分析表明:网民选择网络谐音语的语用动因是通过不同概念域相似性的映射来实现语言的诙谐性、委婉性和简洁性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在汉语中尤其多见,汉语中谐音数量之众多,应用之广泛,是我们重视这一现象的原因.谐音经过与汉文化的长期融合,逐渐产生了汉民族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现象.谐音现象对于母语并非汉语的学习者而言很难掌握,所以本文以分析汉语谐音现象特点及应用为出发点,揭示谐音现象的重要性.笔者希望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研究汉语中的谐音现象,通过谐音现象更好地帮助留学生理解汉语的词汇、语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以参加15th"大师奖"福到——中国春节形象创意大赛的指导过程为例,探索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教学。以学生设计的参赛作品为例,从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构与互融、传统理念在设计中的体现以及谐音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为出发点,探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并行融合设计。以期为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教学提供广阔的思维,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设计产品。  相似文献   

12.
由于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赞成汉维两个民族对不同数字的好恶禁忌心理与行为之差异,本从宇宙观,方法论和宗教以及谐音方面阐述了汉维民族对某些数字的好恶禁忌化内涵差异。  相似文献   

13.
客家民俗的象征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试以客家民俗为考察对象 ,从象征意义这一角度入手 ,重点分析它与文化、民俗的关系及其在民俗中的表现形式 ,对客家民俗事象的意义进行归纳、分析 ,认为客家民俗存在隐喻象征、谐音象征意义等。通过这些民俗的象征意义分析 ,促进我们对客家民俗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并求得此类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英语习语承载了浓厚的西方(尤其英美)文化信息,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研究英语习语的文化翻译旨在消除文化中的文化障碍,进行积极而又高效的文化翻译。要研究英语习语的文化翻译,首先要了解英语习语的语言特征。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来分析英语习语的语言特征,以更好地研究英语习语的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15.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它独特的艺术风格要求在演唱中要有独特的技巧。掌握好发音、腔韵、装饰音和衬词等方面的特点和运用技巧,是演唱客家山歌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才能在演唱中既保持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又不断为客家山歌的科学演唱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6.
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而钢琴兼有和声以及音色精致变化的功能,因此,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对触键控制的技巧以及对作品整体色彩的把握,能更好地描述音乐主题形象和反映整体音响效果。文章以印象派代表作曲家拉威尔最具独创和美感的代表作品集《镜子》中的《山谷钟声》为范例,结合作曲家本人创作背景风格,分析他在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和对音乐色彩的理解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上博七》中助词有"之、所、者、是、亦、夫、噬、虽、其"9个,其中以"之"为主,占74.7%。"之"作结构助词,用法非常灵活、复杂。"其"、"亦"作助词用,都没有实际意义,也无表示语法、语气等作用,只起到衬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植物文化形成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造园要素之一,在中国园林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植物凝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试从农耕、文人、士大夫、宗教及民俗中探悉中国植物文化形成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样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国家民族文化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现代企业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当前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病症及应对之道等三个方面,揭示了现代中国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从自在的影响到自觉的吸收,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充分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阐述得相对较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新的世纪,认真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建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的问题.中国社会的独特性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社会的历史实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必将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将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即社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文化思维模式的奠基作用和文化格局的优化作用.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与西文化的互动.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